孟子曰:“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也。”生而为人,本性皆善,就像水会往低处流那般自然,75年前,一对中国夫妇捡到了一个日本遗孤,受尽他人白眼,含辛茹苦几十年将他养大,然而令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养子回到日本后,竟然音讯全无……
故事还要从1945年说起,这一年,是所有中国人难忘的一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我国终于获得最后的胜利!得知日本天皇宣布投降,在哈尔滨的关东军立马四散而逃,东北地区的老百姓终于迎来了安宁的生活,其中便包括赵凤祥一家。
同年冬,赵凤祥如往常一样,推着板车在街上捡破烂,今天运气很好,赵凤祥收获颇丰,想着买点好吃的给老婆女儿,他推着板车,缓缓朝家里走去。突然,他听到哪里传来小孩的哭声,这大雪天,谁家孩子在外面哭?
赵凤祥寻着哭声,在垃圾堆旁边的角落里看到了一个大约三四岁的孩子,他浑身脏兮兮的,衣服破烂不堪,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如此冷的天,他连鞋子都没有,说实话,他要是在这里待一晚上,恐怕小命难保。赵凤祥便问他,家在哪儿,送他回去。
结果孩子一把推开他,接着说了一大串日语,这时候赵凤祥才反应过来,原来这是个日本遗孤。诚如上文中所言,当时东北地区还有不少日本遗孤,虽说这些孩子没做错什么,可看着他们的脸,老百姓们就会想起日寇在中国土地上犯下的无数滔天大罪,特别是那些因日寇失去家人的人,恨不得将日寇千刀万剐,对于日寇的孩子,谁又会给好脸色呢?
其实赵凤祥的家人,也有不少死在日寇刀下,他也恨日本人,可看着这个年幼的孩子,赵凤祥想起家里刚满3岁的女儿,他们是一般大……赵凤祥叹了一口气,把这个孩子带回了家,接着向妻子李秀荣说了原委,李秀荣沉默了,但她并没有说什么,只是转身给这个孩子下了一碗热腾腾的面条,他狼吞虎咽地吃完了面,露出了笑脸。
看着他清澈的眼神,赵凤祥夫妇决定,收养他,并给他起名赵连栋。说实话,在当时能鼓起勇气收养一个日本遗孤,实在需要太大的勇气。果不其然,赵凤祥夫妇收养了个日本人的消息立刻传开了,所有人都对赵凤祥一家抛去白眼,讽刺他们是“汉奸、卖国贼、给日本人养孩子”云云,所有人都排挤他们一家,为了不让女儿和养子受影响,夫妻二人卖掉房子,回到了农村老家。
可即使躲到了农村,流言蜚语依然包围着他们,等到女儿和养子要上学时,学校更是直接拒绝他们,好不容易找到愿意收他们的学校,孩子们在学校里也是遭到无数人的欺辱,最惨的一次是怀孕7个月的李秀荣,在拦住上门“找麻烦”的村民时,意外被推倒,导致流产,最终丧失生育能力。
可即使这样困难,夫妻二人仍然保护着赵连栋,他们已经把这个孩子当成了自己的儿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赵连栋终于长大成人,他也有了工作,组建了家庭,让父母过上稍微好点的日子,赵凤祥夫妇以为他们一家人可以这样相互依偎,共度余生。
然而1992年,赵连栋却提出——想要回日本寻亲。找亲生父母,自然是无可非议的事情,几个月后,赵连栋就成功找到了日本亲人,原来,赵连栋是日本一军官的孩子,本名为野板祥三。成功找到家人的赵连栋自然十分开心,李秀荣也为养子而高兴。
2年后,赵连栋决定回到日本定居,临走前,他再三告诉母亲和妹妹(父亲已逝):我很快就会回来,到时候给你们买大房子,让妈妈安享晚年,等着我!
然而此时的李秀荣不知道,这一等,就是10多年,这10多年来,赵连栋从未联系过他们,甚至2001年李秀荣脑溢血住院,他都没回来,李秀荣的女儿赵连芹联系到了赵连栋的女儿,希望她叫赵连栋回来看看母亲,但赵连栋却选择了拒绝。
如今李秀荣常年患病卧床,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她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她如今唯一的心愿,就是再见儿子一面,虽然赵连栋做了这样过分的事,李秀荣老人依然不怪他,她说:“没有儿子不想母亲的,他肯定有自己的苦衷……”实在令人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