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在第二次大战中的强大武力的确让全世界都为之惊叹。尽管德国的法西斯最后还是战败了,但是这次战役的取得却并非一帆风顺,欧洲几乎被德国人踩在脚下,庞大的苏联几乎被彻底摧毁。那时德国有一个名义上的同盟,但总体来说,德国一个人就能单枪匹马地向欧洲和美国发起了战争。在许多人看来,希特勒就是一个不可一世的人,他要统治这个国家,简直是异想天开,但是,苏联如果没有阻止德国,那么德国就会成为真正的统治者。
实际上,日本和德国最主要的同盟意大利从未帮助过德国。德国曾经说过,假如意大利是他们的对手,20个师团就能把它消灭;假如他是一个同盟,我们还要再派50个师团去保卫他。日本人在那个时候就是一个很难对付的盟友,在莫斯科战争进行到最激烈的时候,希特勒要求和日本一起进攻苏联,但是日本对希特勒的要求充耳不闻。
意大利在二战中好像有“功劳”,若非意大利对希腊等国家的打击失利,希特勒也不至于为了解救墨索里尼的部队而出征巴尔干,以至于巴巴罗萨的“巴巴罗萨”行动被拖延了一个多月,战争形势千变万化,一个月内很有可能改变战况,所以很多人都把意大利称为“猪队友”。
从策略上讲,希特勒和拿破仑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他们在向英国发起攻击之后,都将注意力转向了苏联(俄国)的东部。希特勒对苏联发动袭击,其意图较为明显:一是因为他看中了乌克兰这个自然的粮食基地;二是高加索的丰富的能源,以及苏联对德国的后防构成了巨大的压力,因此,与其坐以待毙,倒不如在苏联发动进攻之前占据优势。
德国占领苏联后,第一件事就是占领英国,希特勒的意图在英美等国家看来很明显,虽然那时他们和苏联存在着思想上的矛盾,但是英国在共同的对手面前不得不和苏联进行联合。苏联永远不会崩溃,当苏联被占领时,英国就会被占领,所以英国在一九四一年组织了一支庞大的舰队,向苏联运送补给品,以抵御德国的侵略。
也许有些人会觉得,德国打不过苏联,但实际上,从德国的表现来看,他们的确是可以将苏联给吞掉的,要不是因为严冬和美国的关系,苏联早就没落了。日俄之战后,以及诺曼罕之战后,日本对北边的“巨熊”依然有些忌惮,诺门罕之战后,日本“北进派”的阴谋失败,而“南下派”则主动挑起了更加凶残的美国。因为日本的“北进”政策,苏联不可能支持两条战线,所以苏联很看重这场战争,因为一旦失败,苏联就会被两线战争击溃。
假如德国打败了苏联,英国就是它的天下,德国唯一能被征服的目标就是美国(也有一些人认为是日本,但是以德国的力量,并不会将日本放在心上)。希特勒征服世界的策略是三大步骤,分别是击败苏联、英国、美国,只有击败苏联,德国就能成为欧洲的主宰,在掌握了欧洲所有的产业和人才之后,他就可以进军世界了。
然而,日本对珍珠港发动袭击之后,美国宣称加入了二战,不仅在太平洋战役中对日寇进行了阻击,而且在欧洲还与英、法等国家结成同盟,开创了欧洲的“二战”,致使德国在两面夹击之下,希特勒的如意算盘打的一塌糊涂。
德国的实力远不如美,英,苏三个国家,这场仗打到最后,德国输了,希特勒的雄心壮志也没能如愿,三部曲结束了对法国的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