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李自成拥兵100万,为何不敌多尔衮10万清军?
迪丽瓦拉
2025-07-21 13:04:10
0

1

甲申巨变。大明覆灭。

李自成攻陷京师时,一度拥兵百万,但是军队结构混乱:一、农民军虽多,但都没有经过严格的军事训练,多为乌合之众。二、明朝降军,这是迫于形式而降的,虽有战斗力,但基本上都是骑墙观望。

与此同时,李自成在军事部署上,严重缺乏战略眼光。

一、李自成推翻了明朝,并没有意识到辽东满洲军事势力将是同自己争夺天下的主要对手,没有及时调整战略部署,组织有效兵力迎战清军。对于他的轻视,后来有人说他在围攻京师时,胜券在握,竟然向崇祯帝索要一百万军饷,如果同意,他愿意助明剿灭关外清军。

二、李自成在包括京师在内的占领区,强制推行追赃助饷政策,放纵将士四处劫掠,导致被迫投诚的前明官员和地主士大夫阶层,以及底层百姓出现了严重的抵触、反感甚至仇视情绪。进城后的大顺政权,出现了内部分裂情势。李自成有心做一个好皇帝,却遭到了私设刑堂、疯狂劫掠的部将刘宗敏、李过等地强烈抵制。当李自成责问诸将“何不助孤作好皇帝”时,得到的回答是:“皇帝之权归汝,拷掠之威归我,无烦言也。”(《甲申传信录》)而以牛金星为首的文官集团,一边组织登基演练,一边利用选官拉帮结派,最后导致内讧不断,激化李自成在败逃途中擅杀有能力的大将李岩,逼走大军师宋金星,刘宗敏愤怒分兵出走。

三、李自成认为他的福地在西安,而非京师,故把大批主力部队分布在西北、湖广、河南等地,并分散在山西、畿辅、山东等地,没有及时调集有效主力,所率东征迎击吴三桂与多尔衮的联军,而不足以抵御对手。

四、占领紫禁城的李自成,暴露出麻痹轻敌思想,对京师山海关一线并没有派出嫡系部队镇守,而是仍命前明降将率旧部接手辽东防务,如对投降不久的密云唐通、辽东巡抚黎玉田委以重任,并对拥兵自重扼守山海关的吴三桂招降却暗行迫害全家的手段,对于他们骑墙观望、迎风而倒并没有设防。

李自成既想招降吴三桂,送去了四万两银子劳军,却又没及时制止刘宗敏拷掠吴父、霸占陈圆圆,导致吴三桂虚与委蛇,暗通清军,最后屈膝降清,联合清军在一片石战役中将仓皇东征的李自成击败。

结果,李自成败归紫禁城,仓皇演了一次登基大典后,第二天一早仓皇西逃。

2

当时,清摄政王多尔衮准备逐鹿中原的各旗旗兵和壮丁,不过12万人,另加上蒙古2.4万人、汉军3.3万人,总共近18万人。

多尔衮自知实力不济,故在1644年正月,特遣使者借道蒙古前往陕西,希望与刚建大顺政权不久的永昌王李自成联合攻明:“欲与诸公协谋同力,并取中原。倘混一区宇,富贵共之。”(《明清史料》丙编第一册《清帝致西据明地诸帅书稿》)

不巧,李自成已率五十多万大军东征,没有给多尔衮任何回复。多尔衮与李自成的相逢,则是在李自成攻陷京师,率军东征吴三桂时。多尔衮迫降吴三桂,联合击败李自成,于是一路追击,迫使李自成让出北京城,仓皇而逃。

多尔衮进入了紫禁城,接受了大学士范文程及洪承畴、宋权等前明降臣的建议,打住联明剿闯的旗号稳住还很强大的南明军队。于是,多尔衮打出了“吊民伐罪”“为崇祯帝复仇”的旗号,契合了南明弘光政权君臣“借虏平寇”的心理和政策。

弘光政权派出左懋第使团北上议和的时候,清廷决定派英亲王阿济格等率军进攻陕北,追逃李自成的大顺军,同时命豫亲王多铎等率另一支大军南下进攻南明。清兵分兵作战,大顺军在河南怀庆反击,多尔衮急调多铎大军暂停南下,进军怀庆,攻陷大顺军的陕西门户潼关,继而占领西安,迫使大顺军退入河南、湖北。顺治二年五月初,李自成遭隶属南明的地主武装突袭,牺牲于湖北九宫山。

此后,大顺军分崩离析,虽然主力部队随李锦、高一功投效南明隆武政权,打出了“联明抗清”的旗号,但也遭到何腾蛟等南明权臣的排挤。此时,多铎大军早已南下,在内奸陈洪范的配合下,攻陷南京,先后俘杀弘光帝和史可法。

南明集结了百万大军,各自为政,争权夺利,内讧不断,即便张献忠的养子李定国、刘文秀等投靠南明永历政权后,在两广地区打了不少胜仗,创造了两蹶名王的佳绩,但内部矛盾加剧,大将具奏降清的事件不断,最后使得如丧家狗的南明君臣,被满洲大将和吴三桂、尚可喜、耿继茂诸前明降将的合力剿灭。

3

清军之所以能逐步强大,成为最后的胜利者,其内部合力对外是一个原因,另外有前明降官的自亏投效的原因。而南明军、李自成和张献忠势同水火、内部倾轧、争权夺利、临阵倒戈,干了不少自我削弱以资敌的蠢事。

而作为清廷的实际统治者,天纵英才的多尔衮,无疑是这个时代伟大的领导者,其能力绝非吴三桂、李自成、张献忠之辈及自视清高的南明君臣们所能及。

当大明崇祯十七年(大清顺治元年,大顺永昌元年)四月,多尔衮、吴三桂和李自成争霸斗智一戏,足以看出多尔衮的杰出。

大顺政权的永昌皇帝李自成已攻占了北京,大清国摄政睿亲王多尔衮陈兵关外意图入关,而驻守山海关的前明宁远总兵、平西伯吴三桂,李自成与多尔衮,都在拉拢吴三桂,前者派人送去了四万两银子和封侯的承诺,后则则是要对其裂地封王、世袭罔替。

吴三桂却打着自己的算盘,两面和谈。他既想接受李自成的招降,毕竟他的家人都在李自成的手中,同时他有不想当汉奸的顾忌,但他想与李自成以黄河为界,分治关内。对于多尔衮,他想得最多的还是借兵复国,报君父之仇,同时考虑画地分治。

斗智就是博弈,理由则是借口。

李自成本来有机会招降吴三桂,吴三桂也想臣服李自成。但是,李自成的大将刘宗敏,改变了僵局:他掳占了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并对吴襄进行数以十万计的拷掠助饷,还将吴襄及家人进行拘押。

消息走漏,吴三桂怒斩李自成招降的使者,打出了复仇的旗号,激怒李自成统兵东征,要进行武力征服。

吴三桂一面组织迎战,一面向清求援。当吴三桂与李自成在山海关展开大战,多尔衮却在一旁做壁上观。吴三桂不敌李自成,只好向多尔衮臣服。多尔衮当即派兵攻击李自成的左翼。李自成战败,一路向西溃败,回京后仓皇而逃。

吴三桂成为了清朝的平西王,而多尔衮成为了最大的赢家。多尔衮并不相信吴三桂,曾在顺治二年,李自成兵败身亡后,命吴三桂赴镇锦州,五年四月才迫于南明抗清势力高涨,重新起用吴三桂,出镇关中,同时留其长子吴应熊为质子。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沙...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好,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千禧。每天我都会分享一些有趣的故事, 看完觉得有趣的话,还请麻...
原创 王... 王者荣耀里面很多英雄,都有着有趣的典故。比如百里玄策,就是唐朝神人——王玄策。他作为个毫不起眼的文官...
原创 原... 梁山好汉征讨方腊,当时十停好汉去了八停,大和尚鲁智深也重伤坐化了,宋江先是给鲁智深上完香后,才想起自...
原创 晚... 图为一组拍摄于晚清末年的人物老照片,这组珍贵的老照片非常详细且直观的记录了一百多年前的百姓生活场景及...
原创 末... 本文所有史料均来自于《我的前半生》一书,作者保证史料之真实性,同时无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影射、...
原创 康... 康熙皇帝是清朝的第四位皇帝,也是清朝入关以后的第二位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最长的皇帝,从8岁就登基...
人才兴邦,点亮民族未来之光 在历史的长河中,人才始终是推动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的核心力量。“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造就大批德才...
原创 关...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说到三国名将,...
原创 在... 天国倾覆:从“军师”到“东王”杨秀清的权力迷局 1856年的天京城,笼罩在一股诡异的寂静之中,往日里...
原创 中...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东北地区留下了大量日本遗孤。在哈尔滨的一个寒冷冬日,赵凤祥夫妇在街头发现...
原创 雍...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此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任何平台不得搬运,搬...
原创 令... “国外的月亮比国内的圆,美国的空气更是比国内的香甜”正是出自美国留学生之口! 崇日、崇美、短短10年...
原创 浅... 前言 沃尔特·德·考文特是14世纪的苏格兰传教士,现如今并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他的出生日期,他的家庭或...
原创 赵... 谁没事去屠杀功臣呢?刘邦也没杀功臣啊,朱元璋杀,也不至于屠杀吧? 你以为杀功臣很容易?一个弄不好就被...
原创 皮... 鏖战太行战友情深 1943年8月,八路军第129师一部对侵占河南林县县城及其以南地区的伪军发动攻势,...
原创 公... 小时候,刘邦和卢绾常常一起在村子里奔跑嬉戏,他们像是一对难分难舍的兄弟,相互之间的默契在他们成长的过...
原创 井... 1928年4月28日,在中国革命历史上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日子。这一天,毛泽东和朱德两位伟大的革命领...
原创 为... 人类文明已经有着数千年历史了,期间无数个灿烂的文明孕育而生,按照历史学来说,延续一个民族的基本条件,...
原创 东... 历史的真相往往被时间的尘埃所掩盖,只有当我们拨开迷雾,才能窥见真实的面貌。东周的开端,一直是中国历史...
原创 郑... 《中国史纲要》中有载:“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南洋各地的联系,很多国家都在和他的接触之后派使者来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