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盗墓贼炸开曾国藩墓,考古队去探查后,为何下令永久封存?
迪丽瓦拉
2024-11-01 11:41:26
0

原标题:1989年盗墓贼炸开曾国藩墓,考古队去探查后,为何下令永久封存?

有人说他是千古第一完人,但又因为屠城所以得一外号:曾剃头,他曾镇压太平天国被清廷委以重任,但也因为带兵打仗三番五次想要自杀而遭人唾弃。

现代人更习惯将他与、张之洞、左宗棠、李鸿章相提并论,称之为大清中兴四大重臣。

这样一个晚清名臣生前已经备受争议,死后依然不得安宁,其墓地被人先后多次盗掘,考古队探查后又下令永久封存。

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就是因自撰家书而名垂千古的曾国藩,究竟其墓地当中藏有什么秘密,又为何没有被国家“解锁”?

今天就让我们来探究其中的真相。

一、圣人还是屠夫

现代人了解曾国藩,很多是在各大书店显眼位置摆放的《曾国藩家书》,其畅销程度不言而喻,人们因为其家书中的儒学思想,甚至把他和王阳明放在一起比较。

而真正历史上的曾国藩,是否真如其家书和日记中所呈现的那样完美呢?

曾国藩27岁当上翰林,其间最渴望的就是当乡试的考官,目的就是捞钱。

他作为三甲同进士升官速度惊人,仅仅在翰林院工作7年便升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除了确实有真才实学以外,也因为他抱紧了首席军机大臣穆彰阿的大腿。

曾国藩在写给弟弟的家书中,明确表达过想要捞到一个肥差,然后赚点钱就回家种田,能看出其心中并无大志,这点从后来他出兵镇压太平军的动机也看得出来。

1852年太平军攻入湖南,曾国藩当时正在家乡丁忧,湖南巡抚张亮基给他写了一封信,大概意思就是太平军拥兵百万,已经攻克了汉口汉阳。

曾国藩大惊失色,他并不担心大清要亡国了,而是担心自己的湖南老家被太平军鸠占。

后来曾国藩带兵打仗时还三番五次打算自杀,完全对不起他自己日记里所写的内容。日记中他对于自己的描述,和他实际的为人也大相径庭,这点看来他的日记更像是一种自我催眠。

二、一代名臣葬身何处

1870年因天津民众与法国天主教堂突发冲突,曾国藩临危受命开始紧急处理此次事件,他认为此时不宜与法国人撕破脸。

于是便处死天津群众18人,充军、流放近30人,经此一事,曾国藩跌落神坛,遭到百姓唾骂。

1872年曾国藩向清政府上书,其内容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发展。几天后曾国藩一病不起,同年他在南京逝世,曾国藩死后,在葬身之所的选择上颇为波折,其家庭成员也有着较大的分歧。

首先曾国藩的儿子曾纪泽想将父亲安葬在长沙南门外的金盆岭,但遭到叔叔的反对。

而后又择定了铜梁山紫竹林,但又因曾国藩好友郭嵩焘大呼风水不好而作罢。

最后经曾国潢、曾国荃、曾纪泽几人商议后,决定将曾国藩安葬在坪塘桐溪寺后的伏龙山上,这也是曾国藩最后的安身之所。

三、死后陵寝亦不得安宁

上个世纪盗墓之风猖獗,因此也衍生出很多畅销小说,例如《盗墓笔记》、《鬼吹灯》等等。

而曾国藩的陵寝也未能幸免,其前后遭遇了三次盗掘,第一次发生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这次盗掘让其陵墓的地表损毁严重,但盗墓贼未能进入墓穴。

第二次发生在1970年,这一次墓前的石马、石虎都被推倒,经后来的专家推测,这次盗墓行动使用了炸药,但令盗墓贼没想到的是曾国藩墓室所使用的石块、隔板均异常坚固。

所以就算使用了炸药也未能炸出盗洞,所以这次盗掘也未引起较大的损失,核心墓穴并没有遭到破坏。

时间来到了1989年,据当地的村民回忆,有一夜天气寒冷,大家都早早上床休息了,但半夜却被一声巨响惊醒,很多村民反应过来这不是别的声音而是爆破。

当地文化站的站长王震球反应迅速,他立刻意识到,可能有人在盗墓,于是马上报了警。

四、考古队的介入

当民警赶到现场时并没有发现盗墓贼,只看到散落的绳索、铁铲等盗墓工具,并伴随着刺鼻的火药味。

而曾国藩陵寝的侧面被烈性炸药炸出了一个盗洞,据现场遗留的线索来看,盗墓贼不仅使用了烈性炸药,其爆破次数也不止一次。

第二天当地考古所的工作人员火速赶到了现场,看到陵墓遭到如此破坏,专家们都为之痛心疾首。

之前民警在现场也发现了一顶盗墓贼遗落的官帽,其做工讲究,保存完整,专家看到这顶帽子后更加扼腕叹息。

而考古队也明白当务之急应马上进行抢救性挖掘,所以决定首先要了解一下墓室内的破坏情况。

于是考古队便将麻绳捆在一名身材瘦小的队员腰间,由这名队员进入盗洞内查看情况。

洞内一片漆黑,深不见底,这名队员在洞内逐渐下降,头顶的亮光也越来越小,经他判断,这个盗洞的深度大概接近20米,他不断用脚尖试探,终于在不久后够到了地面。

经过队员环顾四周,发现了曾国藩的棺木,其棺木的一角出现了一个小洞,并呈现火烧的痕迹,看来盗墓贼并没能打开曾国藩的棺椁,只是拿走了一些棺木外的随葬品,而真正核心的重要物品,并没有失窃。

这也让在场的专家们长舒了一口气,虽然墓室遭到了破坏,但是损失并没有想象的严重。

在了解了曾国藩陵墓的盗掘情况后,考古所及当地文物局也一致作出决定,将曾国藩的墓室永久封存并全力修复原貌。

而永久封存的原因主要基于当时的科技和考古条件,如果对曾国藩陵墓进行挖掘,难以保证让其中所有文物及墓主人的遗体妥善保存。

总结

曾国藩生前叱咤风云,手握大权,死后陵墓也规模宏大、构造坚固,但经过几次盗墓以及后来房地产开发的破坏,这座陵寝早已没有了当年的恢弘,取而代之的是岁月洗礼后的风光不在。

曾国藩陵寝文物的遗失和破坏,无疑给后人了解这段历史带来一定的影响,而流落民间的文物,也并不能发挥其最大的价值。

这样令人惋惜的事件还在不断上演,而考古专家们没有仓促对曾国藩的陵墓进行挖掘,而是最大限度地保护了起来,也是对历史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极大尊重。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人的身份有贵贱之分,在古代体现的淋漓尽致,特别是在清朝的时候,公主这个位置,在外人眼里看来,是荣华富...
原创 大... 文:青柠 图:网络 01 电视剧《大秦赋》中嬴政在顺利收回王权,又摆平了一干嬴姓宗室后,终于开始实...
原创 民... 民国时期,是中国婚姻制度产生矛盾与变革的时代。一方面,它还存留者封建社会包办婚姻的遗污,另一方面,自...
原创 宣... ?仁寿宫内,太子杨广拦住宣华夫人,嬉笑着说道:“夫人还很年轻,父皇一旦驾崩,我会替你着想的。”说着就...
原创 清...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于清朝看法普遍趋于负面,甚至一棍子打死,...
原创 古... 编辑/BAIHUAHUA 埃及人的金字塔真的是外星人建造的吗? 古埃及文明如此厉害,同时期的中国人...
原创 汉... 在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后中,汉武帝母亲王娡的经历颇有些另类。 在嫁给汉景帝刘启之前,王娡其实是一个普通农...
原创 为... 穿越历史的迷雾:宁古塔女性流放者的心路历程 在历史的厚重长河中,有一段寂寥的故事,一个被岁月深埋的传...
原创 晚... 赛金花,这个名字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她是清末民初的一代名妓,曾经以公使夫人的身份出访欧...
原创 曹... 信息源 少年曹操:乱世英雄的成长之路.澎湃新闻.2019-01-28 《三国志》卷1《武帝纪第一》 ...
原创 朱... 史上有个放牛娃,他的名字叫重八,没有饭吃怎么办,只好从军穿铠甲。朱重八是个农民,他爹朱五四是个农民,...
原创 我... 引言 在《孟子》中有这样一段话:“人必自悔然后人悔之,家必自毁然后人毁之,国必自伐然后人伐之。”任何...
原创 揭... 在冷兵器领域,战国时代被许多热衷者誉为巅峰时代。尤其是战国时期的弩,传说中能够射程达到500-600...
原创 汉... 1、董卓,132年 ~ 192年,终年61岁 董卓, 东汉末年军阀、权臣,官至太师、相国,封郿侯,位...
原创 战... 魏国(前403年—前225年),战国七雄之一,姬姓魏氏,始祖为毕万(毕公高之裔孙)。魏国在战国初期因...
原创 关... 关羽败走麦城逃向临沮,这里是马超的地盘,为何他不出手相助呢? 大家好,小编继续讲历史,现在很多人都还...
原创 朝... 朝鲜末代王女德惠翁主:作为人质被送往日本,受尽欺凌后精神失常 日本于1931年9月18日发动九一八...
原创 曹... 引言:曹操与求贤三令 曹操,三国时期的杰出政治家与军事领袖,他的求贤三令引发了历史学界的广泛争议。...
原创 孙... 要知道人一般都是有自己的习惯的,就连睡觉也是一样的。有人就是不开灯就睡不着,而有的人则是有点光就睡不...
原创 为... 东汉末年是一个政局动荡的朝代,当时大家纷纷争夺权力而导致天下大乱。最终因孙曹刘三方的势力旗鼓相当而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