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中对于诸葛亮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他有很高的政治和军事才能,诸葛亮帮助刘备成立了蜀汉,我们知道在刘备逝世之后,诸葛亮又开启了北伐中原的行动,最终在北伐中原时,诸葛亮因病病逝在五丈原。
诸葛亮在死之前对于自己身边的人已分析的十分的透彻,他知道魏延不会听从命令将大军撤退,于是将大权交给了杨仪,让杨仪掌握兵权将大军撤退,最终杨仪也没有辜负诸葛亮的嘱托胜利的将军队撤退。
可以看到,杨仪是完成了撤兵的任务,但是杨仪在撤兵之前在对待魏延的事情上的处理方法是否正确上也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的,有的人认为杨仪处理的正确,有的人认为杨仪这样做是不正确的。
魏延是一员猛将,他的战功累累因此也得到了不少诸葛亮的器重,但是魏延这个人他只懂打仗不懂政治,这一点诸葛亮也早就看出来了,他知道魏延不会撤兵才把兵权交给了杨仪,但是诸葛亮把兵权交给杨仪,他也没有做出杨仪把魏延给杀了的安排,并没有让杨仪把魏延杀了的想法。
魏延和杨仪之间的互相陷害是在诸葛亮病逝后开始变得激烈的,在诸葛亮去世之后,魏延和杨仪都曾向刘禅上书互相指责对方有谋反的意图,魏延上书主要是因为杨仪拿了他的兵权他不服气,甚至有些想要杀掉杨仪的想法。
但是魏延绝对没有想到自己会被杨仪给设计杀害,而他被杀的借口也是魏延主动送上的,魏延居然对费祎说他要谋反,这不正是给杨仪送去杀了他的借口吗?魏延这个人对于政治是一点也不知道该怎么应对,白白的送上门去。
于是杨仪就以这个为理由,把魏延给杀了,对于魏延反没反其实历史已经告诉了我们,魏延这个人只是一个武将没有政治远见所以他不可能谋反的,杨仪把魏延给杀了也是魏延主动把借口送给了杨仪。
其实杨仪杀魏延到底是为了完成诸葛亮交给的任务还是因为他和魏延存在争斗,可以从杨仪杀魏延的过程中看出来。魏延被杨仪杀后,杨仪居然踩在了魏延的头上狂喊魏延是一个庸碌无为的奴才,这下他死了就不会在做坏事了。
从杨仪的话里就可以体会得到杨仪对于魏延的仇恨有多深,杨仪杀魏延主要是因为他对魏延的不满,说白了就是想要泄私愤,所以杨仪这个人也没有做到公私分明,愧对于诸葛亮的安排,他自己良心上肯定也过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