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网恋成为了一种流行趋势,但是大多网恋都是见光死。其实在古代也有这种与网恋性质相同的恋爱,那就民国时期最流行的“笔友”关系。网恋和笔友两者最大的共同特征就是都是在没有见面的情况下就开始恋爱,也就说,他们对彼此都是不了解的,多少都带着一些虚幻的成分。
今天,我们要跟大家讲的这对民国情侣,他们的爱情就始于笔友,这对恋人便是民国的诗人蒋光慈与宋若瑜。
1920年,宋若瑜在看到了蒋光慈发表的文章后,作为骨干青年的她决定写信给作者,宋若瑜在这封信里表达了自己的想法。蒋光慈在收到信件后,非常敬佩这位女子,并予以了回信。从此之后,他们之间便有了书信来往,因相似的成长背景和共同的兴趣爱好,两个人总是有说不完的话,虽然没有见面,但是两个人还是确立了恋爱关系。
确立关系后,两个人发现彼此的经历非常相似,此时他们虽然一个在俄罗斯留学,一个在国内求学,但是却有相同的遭遇。因为两人都为进步青年,蒋光慈在写进步文章的时候遭到了通缉,而在国内的宋若瑜组织的“女子同志会”也陷入了困境。
由于长期面对这样的生活,宋若瑜染上了肺病,因为肺病的原因宋若瑜产生了分开的念头。加上当时朋友的婚姻陷入了困境,这让她更加惧怕婚姻,随即便与蒋光慈断了联系。
原以为这4年的“笔友”感情就这样断了,但是蒋光慈是一个非常专一痴情的人,他回国后,四处打听,再次与宋若瑜取得了书信往来。而在得知宋若瑜离开的真正原因后,蒋光慈开始写信劝说她,两个人又重归于好,又经过了一个夏天的通信,蒋光慈提出了见面,两个人也从信上走到了现实。
1925年7月,他们结束了长达6年的书信,宋若瑜前往了去北京的火车,蒋光慈也放下工作前去赴约。在火车站的月台上,他们两个人在茫茫人海中见到了对方,跟自己想象中的几乎是一样的,这6年的时间里,彼此都在脑子里无数遍想着对方的样子。
两人见面后,在一家旅馆小聚了一下。蒋光慈因为工作在身就匆忙回去了。其实在两个人见面之前,宋若瑜的母亲就比宋若瑜早一步到北京,她觉得书信结识的恋人是非常不靠谱的,。出于一个母亲对孩子的保护,宋母了解到了蒋光慈在老家已经有了婚约,只是婚约已经退了,但是毕竟这是自己女儿的终身大事绝对不能随便。
对于未来丈母娘的不信任,蒋光慈非常无奈,本来打算商量婚事的他们陷入了困境。宋母更是带着自己的女儿回了老家。回到老家不久后,关于蒋光慈的谣言遍地传,宋若瑜作为新时代的女性,根本就不在意。而此时的父母一直在劝她放弃这段感情。不想和父母闹僵的宋若瑜只好采取了拖延策略,先把自己的学业完成了。
因为过度的思念,宋若瑜肺病又犯了,听闻消息后的蒋光慈,不顾一切来到了宋若瑜的身边,就是这一举动感动了宋母,同意了两人的婚事。
婚后蒋光慈劝宋若瑜放弃学业,先安心养病,宋若瑜也答应了。那段时间蒋光慈一边上课,一边照顾自己的妻子。但是好景不长,一个月后宋若瑜的病情更严重了,在医生的建议下,宋若瑜到庐山治病,而蒋光慈因工作原因只能留在上海。
到庐山之后,宋若瑜渐渐有了好转,还会写信告诉丈夫自己的病情,蒋光慈在收到信件后也非常开心。但就在写这封信不久,宋若瑜病情加重,一直高烧不退,为了不影响丈夫的事业,她自己一个人默默承受。直到被送到医院急救,蒋光慈才知道。当蒋光慈赶到的时候,她已经气若游丝。
1926年,宋若瑜离开了,这一年她才23岁。宋若瑜离开这一天,蒋光慈一直拉着她的手,嘴里小声说着什么。
妻子去世后,蒋光慈像变了一个人一样,每天不停工作,拼命让自己忙起来,才不会想起妻子。就在妻子离开后几个月,蒋光慈也被诊断出肺病,无奈之下前往日本治疗,但是在治疗期间他比以前更加拼命,写下了大量的著作。1931年8月31日,在妻子宋若瑜去世后的第四年。蒋光慈因思念加上肺病逝世,这一年的他年仅31岁。
离世前,他用尽全身力气喊出了最后一句话:若瑜,请在庐山等我。
上一篇:济南大辛遗址博物馆会是什么样子
下一篇:湖南耒阳发现东汉晚期珍贵墓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