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潮河原创内容,首发大鱼号,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中国历史上,很少有皇帝改过自己的名字。而今天这位皇帝,为了百姓竟然改了姓名,堪称一代明君。
他就是草根皇帝刘病已,为何说刘病已是草根皇帝呢?汉武帝晚年的巫蛊之祸中,皇太子刘据一族被灭,唯有襁褓之中的刘病已活了下来。
但是刘病已的日子并不好过,出生数月就被打入大牢。风水师又说监狱中有帝王之气,汉武帝当即下令将监狱中人一律处死。
好在狱官邴吉冒着生命危险,违抗圣旨,将刘病已救了下来。后来汉武帝也清醒了,下达了罪己诏,反思自己的过错,并将刘病已接回了皇宫。
即便这样,刘病已仍然是罪人之后,有了这顶帽子注定他很难在皇宫生存。于是他选择了出宫远游,深入民间,体会民间疾苦,也为他日后登基奠定了基础。
汉昭帝刘弗陵驾崩后,由于没有子嗣,将皇位传给了昌邑王刘贺。刘贺昏庸无道,仅仅做了27天皇帝就被权臣霍光罢免了,并推选刘病已当皇帝。
元康二年,刘病已因为名字中“病已”两字在民间太过常用,常常有人会不小心因此犯讳入罪,为了百姓更容易避讳,汉宣帝下令改名为刘询,以前因为“病已”两字犯讳入罪的一律赦免!
当时霍光为了让自己女儿霍成君当上皇后,联合所有大臣上奏。没有任何根基的刘病已不顾大臣反对,下达了历史上最浪漫的圣旨:我在贫寒微薄之时,只有一把旧剑陪伴我左右,现在我虽登大位,但仍然十分想念这把旧剑,众卿能否帮我将其寻回。
刘病已在告诉大臣,自己一穷二白的时候,只有发妻许平君不离不弃。如今他让大臣找回自己落魄时使用的一把宝剑,意思就是铁了心要立许平君为后。
汉宣帝刘询除了重情重义,军事上也为大汉王朝立下赫赫战功。大汉开创以来,匈奴一直是心腹大患,就连汉武帝也未能彻底解决匈奴之患。
汉宣大帝即位第二年,大汉大发兵铁骑16万余,分五路攻打匈奴,这是两汉时期最大规模的对外出征,大败匈奴大军。
公元前51年,纵横万里的游牧风暴――匈奴帝国,全盛时控弦之士三十余万,与汉缠斗140余年,终于低下高昂之头,呼韩邪单于亲往帝都长安,俯首称臣做北藩。
匈奴大败过后,汉宣帝在西域设置了西域都护府。这不仅是大汉王朝,更是华夏史上一个划时代的大事件。从此之后,汉匈相斗七十余年,东自车师、鄯善,西抵乌孙、大宛,西域诸国尽归我大汉之列,张骞之始,郑吉之终,汉武之愿,汉宣实现。
史书对汉宣帝大加赞赏:"孝宣之治,信赏必罚,文治武功,可谓中兴"。在以制定庙号、谥号极其严格著称的西汉历史中,中宗宣帝刘询是四位拥有正式庙号的皇帝之一(另三位是太祖刘邦、太宗刘恒、世宗刘彻,皆是一代英主),可见其功德之高。因而刘询在位期间,被称为"宣帝中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