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这条江的名称起源有两种观点。
个人认为第二种说法比较史实!
第一种,泉州林教授研究发现,乾隆福州府志说,永嘉二年中州动荡移关,″永嘉之乱″,始入闽者八族林黄陈正詹邱何胡,北方流民大地集中在荆州,扬州,凉州和益州等地,还未入闽。
从永嘉三元琛七年到太清547年,240年中都没有避难入闽的记载。
梁太清之后的侯景之乱,三吴已沦为战场。长江中下游的广陵江州,健康江陵等各城市都成为荒凉之地。
太康三年,283年东安县改为晋安县,属于安郡晋安存在200多年,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附近的江称晋江较为合理。
另一种说法,流传比较广!晋朝战乱,衣冠南渡,原指西晋末年,晋元帝渡江避难,文人士大夫以及庶民百姓跟随晋元帝大规模向南迁徙,这便是第一次“衣冠南渡”,士族三次南迁,入南方及福建闽南,因思故土晋朝,把″南安江″改名为″晋江″,晋人纪念首都洛阳,洛阳江而得名!而闽南语就是古河洛话。
晋江江名起源于晋朝末年,比隋唐整整早了300多年。
而后晋江县置县于唐朝。
唐开元六年(718)析南安县东南部始置晋江县,宋太平兴国六年(981)析晋江东乡十六里置惠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