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坂坡大战,曹军追赶杀出重围的赵云,来到了长板桥前,见一个黑大汉立马横矛,拦住了去路。
领头冲锋的文聘认得是张飞,不敢上前交战,后边的曹仁,李典,夏侯惇,夏侯渊,张辽,张郃,许褚,乐进相继杀到,但见张飞一人立马桥上,居然都停了下来,无人上前厮杀。
这些都是曹营一流上将,就拿夏侯惇来说吧,几次挑战斩颜良,诛文丑的关羽,他能惧怕张飞吗?
文聘是荆州大将,和张飞很熟悉,他也不至于怕张飞,何况还有那么多同伙,有什么好怕的。
张郃视张飞为小儿,怎么可能怕张飞。
张辽在吕布手下时,就和张飞打过交交道,对张飞的底细非常清楚,单打独斗,张飞短时间也奈何不了张辽。
长板桥前,曹军占据巨大优势,为什么这些大将不杀过去,活捉张飞呢?
书里给的解释,这些曹将害怕中了诸葛亮的计策,又见张飞后边小树林里尘土飞扬,怕有埋伏,所以不敢上前。
其实这也解释不通,曹操这些大将中,不乏足智多谋的将领,比如张辽,张郃,曹仁等,对刘备集团的实力非常清楚,怎么能让张飞唬住,再说,还有像许褚,夏侯惇这样的愣头青,他们杀起来不管不顾,这时候也选择沉默了。
等到曹操亲自来到前线,见张飞怒目横眉,想起关羽曾对他说过,我三弟张飞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所以心里有些害怕,萌生了退意,正巧张飞大吼了三声,吓死了曹操身边的大将夏侯杰,曹操再也顶不住了,扭头便跑,众将也跟着一起摸头就跑,演变成一场大溃败。
这一段写得很精彩,张飞勇猛的形象跃然纸上,但仔细推敲不符合逻辑,
曹操是军事大家,认识张飞不是一天两天了,刘备许都种菜的时候,曹操和张飞基本上天天见面,对刘备手下猛将,曹操早研究透了,张飞多大能耐,曹操心里不清楚吗?张飞再强,还能强过吕布,曹操不怕吕布,何惧张飞,再不成,派几百名弓箭手,一顿乱箭,把张飞射死不就完了。
演义是艺术加工,不能较真,《三国志》对这段历史是这样描述的:
先主闻曹公卒至,弃妻子走,使飞将二十骑拒后。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者,故遂得免。
想想那场面,是不是很可笑,张飞带二十名骑兵,把长板桥拆了,等曹军上来了,他隔着河大喊:我是张翼德,谁过来和我决战!
曹将也纳闷,这怎么过去,你要决斗别拆桥啊!不过张飞的做法完全符合军事常识,留着长板桥,曹军大队人马一个冲锋就过来了,现在桥没了,你泅水过河,我一箭一个,管杀不管埋,你想建浮桥,我带二十名骑兵在这看着,你短时间建不成,拖延一段时间,大哥刘备就跑远了,这才是当时长板桥之战的真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