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鄂妃请求顺治过继皇子给她,顺治毫不犹豫地答应,并且还选中了玄烨。
听到顺治的承诺,董鄂妃喜形于色,顺治多了一份宠妃可以得救的希望。
董鄂妃告诉顺治,自己是因为做了一个梦,梦里说她的膝下若能有个皇子,便能无药而愈。
为了活命,为了和顺治相伴余生,被病痛折磨的董鄂妃深信这样一个梦,在清朝的时代环境里,倒也说得过去。
可惜,她用心太急太贪,反而弄巧成拙,堵死了生机,害死了自己。
董鄂妃求子的用心
董鄂妃的求子之说里,透着两处不寻常:
点明了要过继一位皇子,不可以是公主;
告诉顺治有了皇子就可以无药而愈。
第一处之所以不寻常,是因为病入膏肓的董鄂妃,必须过继一位皇子才能续命的说法,怎么看都更像是她为了实现母凭子贵,在使的手段。
如果董鄂妃身体无碍,此举一定是这番用意。
正因为她卧病不起,才让这个充满了目的性的请求,看起来似乎是合理的。
而第二处不寻常,在于一个病重到生命垂危之人,会为了能过继一位皇子,而放弃进药。
求生的本能,让她希望有良医奇药出现,这才是一个身居宠妃之位的人,该有的正常反应。
可董鄂妃为什么宁愿弃药,也要过继皇子呢?
因为“如能有位皇子,便会无药而愈”的说法,实则是加大了让顺治点头的筹码。
同时,董鄂妃自己很清楚,凭顺治对她的宠爱,为她过继皇子后,不可能真的让太医停止诊治。
重病在身的董鄂妃,突然提出过继皇子的请求,不是尝试,而是势在必得。
董鄂妃作为当事人,最清楚顺治对她的用心,她一定笃定了顺治不仅会答应她的请求,还会选一位资质过人的皇子入继承乾宫。
那么,如果她不幸病逝,凭顺治的偏爱,凭过继皇子的优秀,她照样可享身后尊荣。
如果她有病愈的可能,那么母凭子贵,她的未来甚至有被尊为太后的可能。
董鄂妃明白,以自己的身体状况,即便此次病愈,将来也不一定可以诞下自己的孩子。
趁着病时,过继一位出色的皇子,于生于死,对她有利无害。
董鄂妃的心思触到了孝庄的底线
孝庄皇太后,在玄烨登基之前,她辅佐了顺治帝,为清初政权的统一和巩固有着重要贡献。
正因为她的政治才华,对于董鄂妃过继皇子,她就更能轻易洞悉其中的危害。
一个受皇帝独宠的贵妃,皇帝为了她冷落其他所有的嫔妃,甚至在她病重时不理朝政,任由大臣们的折子堆满了桌案。
这样的宠妃,不仅不会是贤德之辈,还是祸乱君心之人。
这样的嫔妃,在病重时提出“认子冲邪”之说,还顺利要走了皇子中最出色的玄烨。这其中的心思,孝庄如何能忍?
顺治在文华殿廷试众阿哥的那天,从太监向孝庄禀报的情况来看,孝庄并不知道,顺治下了早朝后吃了些什么。
她也不知道,顺治为何驳了直隶总督的折子,为何赐索尼三眼花翎。
可董鄂妃想“认子冲邪”,顺治要把玄烨过继给董鄂妃这件事,她却在接到禀报时说,自己已经知道了,并且嘱咐太监不要对外声张。
要知道,当时玄烨还未被抬进承乾宫,而顺治也没有正式宣旨,玄烨的生母佟贵妃还未向孝庄请安哭诉。
这说明,孝庄一直在关注董鄂妃的动向。整个承乾宫的一举一动,都在她的眼皮之下。
她能如此关注,正是因为对董鄂妃早就有了防范和忌惮。
对于“认子冲邪”,董鄂妃的心思,孝庄全然明白,甚至于董鄂妃还未想到的,她也想到了。
这件事,往小了说关乎后宫,往大了说关乎朝堂,再往更远处说,甚至还关乎社稷。
董鄂妃挑起的这件事,看似是表现她和顺治的私人情深,其实是牵扯到前朝后宫的一件大事。
她翻起的浪,浪花所及,触到了孝庄的底线。
而她得了天花,却依然不知避讳,依然让玄烨入住承乾宫的做法,更将她的自私暴露无遗。
无论她是否知道自己患了天花,她身上出现水痘是真的,她的身体越来越差是真的。
在这种情况下,还让小小年纪的玄烨入继承乾宫,这让孝庄对她的厌恶防备之心,又增了一番忌恨。
所以,孝庄再也容不得董鄂妃,必不会再留她。
结束语
电视剧《康熙王朝》中,董鄂妃是否做了“认子冲邪”那个梦,梦中的说法到底如何,只有她自己清楚。
她千不该万不该,不该凭独宠的风头,以势在必得的姿态,将最出色的玄烨过继在自己膝下。
顺治听了她的梦,根本不顾忌玄烨的生母,也就是同样尊贵妃之位的佟贵妃会有失子之痛,就做主把玄烨给了宠妃董鄂妃。
为了董鄂妃,顺治做的荒唐事一件接着一件,直到孝庄再也不能坐视不理。
原本,凭顺治的独宠,为了不让顺治痛苦,为了母子情分,孝庄也会用芨芨草尽力救董鄂妃一命。
可惜,是董鄂妃自己,逼得孝庄不得不采取行动。
孝庄吩咐佟贵妃去送芨芨草时说:“你得亲自送去,还得送到皇上手里头。你告诉他,这芨芨草是专给牛吃的,别的你就甭说什么了。”
此时,董鄂妃必死的结果,再也无法更改。
在帝王盛宠之下迷了心智的董鄂妃,终究太过贪心和着急。
而她要付出的代价,既非爱情也非前途,而是年轻珍贵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