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2份条约,为何沙俄不肯遵守
迪丽瓦拉
2025-07-21 19:32:40
0

这2份条约,规定了中俄边界及划定边界的办法,为何沙俄不肯遵守

2024-09-12 11:05 发布于:天津市

清朝和准噶尔汗国之间,持续了六七十年的战争,从1690年开始,历经了康雍乾三代君主,一直到1755年,才彻底终结准噶尔汗国。

沙俄也正是利用这个时间段,和中国勘定了东部和中部地区的边界,分别于1689年和1728年签订了《中俄尼布楚条约》、《恰克图条约》。

这两份条约的意义重大:

第一,确定了两国绝大多数接壤地区的边界位置,

为以后避免纠纷,提供了法理依据。

第二,确定了划定两国边界的具体办法,

为以后增加的边界地区划定边界,提供了理论根据。

因此,要想研究中俄之间真正的边界,还得从这两份条约入手。看看那个时候究竟边界在哪里,用了怎样的方法来划界的。

两份条约,明确规定了两国的边界。

1689年的《尼布楚条约》,其实是康熙帝的无奈之举。

因为当时准噶尔汗国在西北地区闹得特别厉害,甚至开始侵占喀尔喀蒙古(外蒙)的地盘了。

与沙俄争夺那一城一地的得失,还真没法和准噶尔汗国争夺西北重要。为此康熙帝即便在雅克萨之战中击败了俄军,依旧与之签订了相对不怎么公平的《尼布楚条约》。

这份条约中规定,双方在东部的边界为:

外兴安岭、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为界,唯一的待议区,便是外兴安岭以北、乌第河以南地区。

不管怎么说,清朝虽然丢了开发外兴安岭以北的资格,但也保住了外兴安岭以南的广袤地区。第二年开始康熙帝便发动了征讨准噶尔汗国的战争。

到了1728年,距离上次签约已经过去了快40年光阴了,康熙帝和彼得大帝都相继去世了。为此新皇帝们又打算将两国中部的边境确立好,以免再起纠纷。

这就有了《恰克图条约》。

其实前一年就签订过《布连斯奇条约》,但是《恰克图条约》更加完善、详细,更具有代表性。

这份条约中规定,中俄双方在中部的边境线为:

自东往西,从额尔古纳河到沙宾达巴哈为止。遇山以山顶为界,遇水以主航道中心为界。

这份条约,详细地在地图上确立了62个界标,因此除了沙宾达巴哈以西地区外,基本没有任何可以扯皮的地方。

而且,额尔古纳河恰好将两次条约所规定的边界连在了一起,这么一来,双方在东部、中部的边境线,全都落实了。

当然了,这回清朝还是吃了亏,广袤的贝加尔地区的开发权,拱手让给了沙俄。其实沙俄从来都不是这一带的原住民,这地方应该交给蒙古人来开发才对。

有得必有失,那时候雍正帝忙着应付青海罗卜藏丹津的叛乱问题,还要继续对付准噶尔汗国,所以只能延续康熙帝对俄的策略。

两份条约,确立了一套划定边界的办法。

我认为这事儿才是最重要的。为啥?那时候有准噶尔汗国在,所以中俄之间在西部是没法划定边界的。

可是到了1755年,准噶尔汗国被乾隆帝灭了以后,中俄之间有了很大一片西部边界。而乾隆帝时期,双方并没有就西部问题签订什么边界条约,这就给了沙俄钻空子的机会了。

准噶尔汗国被灭了以后,绝大多数地盘归属了清朝,很少一部分分给了沙俄、哈萨克汗国、浩罕汗国等。

虽然没有确立西部边境线,但是双方此前有确立边境线的办法在,那按道理就不会出岔子。那么中俄之间,是如何确立边境线的呢?

第一,有山有水的地方,基本都是取中间作为界限,

这样对大家都算公平。

第二,平地则以两国卡伦的中间点为边界。

卡伦是清朝设立的一种边防哨所,负责管理边境。

这里讲得很清楚,没有山水的地方,就取两国卡伦中间点作为边界,这是比较合理的处理办法,可以避免不少矛盾。

如果后世西部地区的中俄边界,也能按照这一理论来划定,就不会有太多争论。结果直到今天,这事儿都没争论完,为啥?因为沙俄背弃了此前的条约。

敌强我弱时,人家就不跟你讲道理了。

1840年以后,伴随着鸦片战争爆发,清朝开始走下坡路,大国地位岌岌可危。过去关着门过日子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清廷为了保住自身的统治地位,只能不断向列强们妥协,出卖了各种国家的利益。很多人认为清廷就是国家,这是非常错的观念。

如果秦汉也能代表国家的话,那么咱们早亡国多少回了。清廷只是当时的统治阶层而已,他们只是在维护自身的利益罢了,国家是每个人的国家,每个人都不应该独善其身。

1856年,沙俄在第九次俄土战争中惨败,此后他们便重新将目光看向了东方。因为英法列强已经打开了我们的国门,沙俄来捡漏就方便太多了。

那时候清廷掌门人们,非常害怕洋人,但凡是个洋人国家,他们都不敢得罪。沙俄自然也是正儿八经的洋人,仗着这层身份,沙俄便开始胡作非为了。

第一,撕毁条约。

1858年、1860年,沙俄撕毁了《尼布楚条约》,强行要求清廷签订《瑷珲条约》以及《中俄北京条约》。

这两份条约,将黑龙江北部、乌苏里江东部加起来超过100万平方公里的外东北土地,都割让给了沙俄。

关键是,黑龙江、吉林两省的出海口,完完全全被沙俄给挡死了。一寸沿海地区都没留给我们。

第二,改变划界规则。

过去中俄双方划定边界,遇山以山顶为界,遇水则以主航道中间为界,其他情况,则以两国卡伦中间作为界限。

这一理论,避免了中俄两国100多年的领土纠纷。但是沙俄却在《中俄北京条约》中,强势要求,西北地区的边界,必须要以清朝所设的常驻卡伦为界。

过去是双方卡伦的中心位置为界,现在变成了中国单方面卡伦为界,你想想咱们损失了多少领土。

因此到了1864年签订的《勘分西北界约记》中,咱们一下子就被沙俄割走了44万平方公里的外西北土地。

第三,武力夺取。

这个事情在清朝后期就发生了太多次了,沙俄仗着是咱们的邻居,趁着咱们虚弱的时候,武力占领了不少地盘。

1871年到1881年,沙俄强行霸占了伊犁长达10年之久。

即便通过谈判,我们要回了伊犁,却也丢了外西北7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从1870年到1912年之间,沙俄陆续向唐努乌梁海地区,移民了5000多人,同时在这里购买了大量土地,

建立了80多家企业,非法开矿数量不计其数。

1900年,沙俄出兵17万,占领了我国东北地区8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长达5年之久。

好几座大小城镇被他们夷为平地,数百万人流离失所。

所以说,到了这个地步,人家就不跟你讲道理了,他们觉得你够不着跟他们平起平坐讲道理的高度了。此前所订立的那些条约、规则,也都成了一堆废纸了。

签订边境条约真的有意义吗?

如果伴随着时间的推移,条约以及划界的办法,可以随意变动的话,那么签订条约还有任何意义吗?

又或者说,咱们今天签订的条约,明天就可以合理合法地推翻掉?要是这样的话,那大家就别签订什么条约了,也别树立界碑了,集体回到野蛮时代,看谁本事大好了。

这么一来谁也不会不甘心,打输了就丧城失地,这是活该。打赢了就开疆拓土,这是该得的。简单粗暴,但疗效奇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唯... (文史潮河原创内容,首发大鱼号,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中国历史上,很少有皇帝改过自己的名字。而今天这...
原创 七... 在明清时期,虽然我国实行了闭关锁国的发展政策,但是在国内却出现了商业繁荣的景象,很多的地区都走出了赫...
原创 日... 导语 一项关于日本人的研究让日本学术界掀起了争论热潮,起因在于DNA检测表明了现代日本人的基因来源:...
原创 明... 科举制向来被称为中国的五大发明之一。科举制的出现,使得当时的中国阶层可以进行一定合理的流动,缓解了社...
原创 山... 欢迎阅读史源历史专栏第4127期。我国法律禁止公民持枪,这是人尽皆知的。但在建国后的一段时期内,由于...
非遗艺术传承与丝路文化解读,国... 什么是南丝绸之路? 南丝绸之路,作为古代东西方文化、商贸交汇的重要通道,不仅承载了绵延数千年的经济贸...
原创 加... 在1919年7月25日这一天,俄罗斯历史上的重要时刻,一位名叫加拉罕的驻华大使,按照列宁的指示,发表...
文化特派员潘守卫:扎根老城挖掘... 9月24日,潘守卫(站立者)在上城区紫阳街道太庙社区向社区居民讲述历史故事。 潘守卫是浙江省杭州市上...
原创 为... 世人皆知,古代圣贤常有预言后世子孙未来的奇事。有人说,此乃天机玄妙,非凡夫俗子可知;也有人言,不过是...
原创 武... 历史的长河奔涌向前, 留下了无数的谜团和传说 ,而那些身处权力中心的传奇人物,他们的爱恨情仇,更是为...
原创 赵... 赵云死前嘴里一直重复念叨2字,刘禅不理解,诸葛亮听后流下泪水。 公元223年,刘备病逝,刘备去世后,...
原创 明... 在我国古代,从西汉王朝开始,每个正统王朝的皇帝,驾崩之后,群臣都会为其上一个庙号,用来概括并彰显皇帝...
原创 彭... 1936年初,陕北的寒风呼啸而过。延安城内,一场重要会议正在进行。毛泽东和其他红军高层围坐一圈,商讨...
原创 李... 1908年11月15日,清朝末年最具权势的女性——慈禧太后,在无尽的权谋与奢华中走完了她的一生,留给...
原创 延... 在革命的烽火中,许世友和耿飚这两位红军将领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非凡的个人勇气闻名。然而,鲜为人知的是...
原创 美...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宇宙中的任何事物都会遵循这个亘古不变的永恒之理。从这个角度出发,...
原创 历... 许多朋友常常会谈到“国运”这个话题,有人觉得这是一种迷信,有人则认为它是国家兴衰的真实体现。 什么样...
原创 民... 只要一说起中国的名牌大学,许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清华北大”,只要一说起“清华北大”,就必须要说说北大...
原创 她...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她是妓女还是满清太后的姐姐?18...
原创 刚... 诟病前三十年生产方式的人一直大有人在,诟病的理由千篇一律,哭穷! 这是些什么人?当然不是一些聪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