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宝藏头条作者#
爱新觉罗锐庄(1815-1875)
奕字辈,咸丰帝族兄。
锐庄的六世祖是太宗皇长子豪格。父皇在世时,豪格追随立下了赫赫战功,先封为贝勒爵位,后来晋为和硕肃亲王。
五世祖是豪格的四子富绶,生前对朝廷没有什么功劳,毕竟活到27岁就英年早逝了。生母是豪格的嫡福晋,因此得以承袭亲王爵位,后来改成了显亲王。
高祖父丹臻是富绶的四子,出生于康熙四年。康熙九年,年仅六岁的丹臻承袭了父亲的和硕显亲王爵位。富绶的妻妾有13位,有的来自提督之女,有的是前锋参领之女。可见,在当时的朝廷中,还是有些地位。富绶与雍正帝是同一辈的,都是胤字辈。
曾祖父成信是侍卫出身,先被朝廷封为了三等奉国将军,后来去世后被追封为和硕肃亲王。生前曾在雍正朝担任过宗学副总管。
祖父是成信的五子永锡,永字辈,与嘉庆帝是同一辈。侍卫出身,26岁承袭了和硕肃亲王。在嘉庆朝曾担任过宗人府大臣、内大臣、满洲都统,后来还奉旨管理过武英殿御书处事务、钦天监事务等。
一:父亲镇国将军敬敭(1789-1847)
绵字辈,道光帝族弟,肃亲王豪格五世孙。
乾隆五十四年,出生在肃亲王府中。
嘉庆十四年,21岁的敬敭被恩封为三等镇国将军,还授予了二等侍卫,正四品。因此,敬敭开始入宫当差。
直到道光十八年,敬敭在侍卫任上干了将近三十年时间了,才擢升为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官至正二品。次月,开始担任察哈尔都统,擢升从一品。
道光二十二年,担任福州副都统。两年后,擢升为一品福州将军。那么,敬敭此时已经成为了一名封疆大吏了。
不过,敬敭在一品福州将军的任上就干了三年的时间,59岁离世。
二:辅国将军锐庄(1815-1875)
嘉庆二十年,锐庄出生在镇国将军府中;
道光十六年,朝廷恩封他为三等辅国将军。
道光十七年开始,锐庄开始入宫当差,先授予了三等侍卫,官居正五品。
道光二十七年,父亲去世后,锐庄的三等辅国将军爵位改为承袭。毕竟锐庄的兄长幼龄,他以长子的名义来承袭。
咸丰九年,擢升二等侍卫班领,品级没有提升,但是职务提升了。
同治五年,再次擢升为一等侍卫,兼任办事章京。有了办事章京这个职务以后,就成为了皇帝的近臣。只要办差得力,基本上都可以外放一个地方大员。
时间不长,次年锐庄就擢升为正三品城守尉,此时锐庄就是一名地方大员了,主管一方了。
同治六年至光绪元年,锐庄一直在城守尉的任上。
三:锐庄后代在朝为官的有多少人?
1.次子麒兆(1847-?)
道光二十七年,麒兆出生在辅国将军府中;
咸丰元年,凭借着父亲的荫庇,授予荫生出身。
同治五年,授予七品笔帖式。
光绪元年,父亲锐庄去世;同年,麒兆承袭父亲的爵位,由辅国将军递降为奉国将军。
2.三子麒德(1849-?)
麒德出生于道光二十九年,在家中排老三。
光绪三年,29岁的他被授予了六品主事的官职。与普通的闲散宗室对比,麒德的起步还是比较高。有些一辈子就在七品笔帖式官位上。
光绪十九年,擢升为礼部的员外郎,官居五品。
光绪二十九年,担任太常寺少卿,恩赏四品衔。
光绪三十二年,擢升正三品,授予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
后来,让麒德署理左副都御史,专门监察官员。
3.四子麒亮(1852-1883)
咸丰元年出生;
同治元年,12岁的他被授予荫生身份。
4.五子麒振(1859-?)
咸丰九年出生,
光绪四年,以荫生的身份充当七品笔帖式。后来在光绪朝先后擢升为委署主事、主事、理事官。
光绪二十五年,再次擢升为户部银库郎中,官居五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