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一直被人们誉为智慧的化身,在民间受到无数人的崇拜。同时诸葛亮还是古代文人的偶像,他忠君报国的精神鼓舞了一代代文人,就连杜甫都曾在诗中写道“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巾”,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惋惜之情。
三国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文臣武将相继登场,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水镜先生是当时赫赫有名的人物,他曾表示:当今乱世,卧龙凤雏得一人即可平定。虽然这句话有一些夸大的成分,但从中也能看出卧龙凤雏的才华,这两人指的就是诸葛亮和庞统。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他们之后都在为刘备效力,两人对于荆州甚至还有一些争议,诸葛亮表示必须占领荆州,而庞统的意见刚好相反,那么两人的才华到底谁高谁低呢?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需要了解荆州所处的位置,实际上就是如今的湖北湖南一带。孙刘联军在赤壁击溃曹操,其中主要是孙权出力,按照规矩,自然应该由东吴获得最大的好处。可是彼时的刘备并没有安身之处,赤壁后便占领了荆州,虽然孙权派军前来讨要,刘备也直接表示了拒绝,并且直言自己是借荆州,当然这一借就一直没有归还。
事实上即便是在赤壁之后,荆州地区也并非刘备一人占据,他只是占领了南郡以及荆州南部,孙权和曹操都在荆州有一定的地盘,并在这里进行了激烈的争夺。之所以三家都会如此重视此地,主要是荆州的特殊地势,这里以平原地区为主,而且四处湖泊环绕,有利于农业发展。
我国古代本就是农耕社会,打仗更是需要大量的粮草,因此荆州自然成为兵家必争之地。除此之外,荆州所处的位置也极为重要,这里自古以来就有着天下之腹的说法,东南西北可以连接不同的州郡。在三国时期更是如此,北方可以讨伐长安洛阳,向东更能沿江而下,只取东吴建邺,绝对是最有战略意义的地方,可以说任何一家占据荆州,都会给其他两国造成巨大的威胁。
然而诸葛亮和庞统对此却有不同的见解。诸葛亮乃是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山的,在草庐之中他就已经制定了三分天下的计划,而荆州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在赤壁后诸葛亮便主动进谏,让刘备夺取荆州,有了安身之地,刘备便开始迅速发展,这才有了昭烈皇帝。可以说荆州完全是刘备人生的转折点,一举扭转之前连败的颓势,并且在汉中击溃曹操,达到人生巅峰。
当然夺下荆州之后也有一些弊端,东吴方面对于刘备自然十分不满,随着汉中之战的胜利,蜀汉集团势力迅速发展,让整个江东都感受到威胁。孙权只能暗自联系曹操,希望能联合进攻荆州,扩大东吴的势力范围。虽然荆州对此早有防备,但此时的关羽正在北伐曹操,对于荆州的防守并不上心,再加上守将的叛逃,北伐途中吕蒙便进入荆州城内,关羽也因此兵败身亡,蜀汉集团损失惨重。
荆州丢失后刘备勃然大怒,当场发兵讨伐孙权,然而东吴对此早有防范,而且两者之间路途遥远,再加上陆逊本身也是杰出的将领,夷陵之战中刘备大败而归,最终病死在白帝城,蜀汉就此失去统一天下的资本。
再将目光投向庞统,他的建议是直接放弃荆州,毕竟这里势力错综复杂,即便能短期占领,将来必会遭到围攻,还不如直接率军进攻汉中,夺取西川作为根据地,以此来图谋天下。虽然看起来庞统的计划危险性较低,毕竟彼时西川的首领是刘璋,本身能力较为羸弱,攻打起来十分容易。
然而他却忽略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古代蜀道本就艰难,走汉中更是难上加难,且不论行军的路上耽误的时间,粮草的运输就是一大问题,很可能在半路便兵败而归。相对来说夺取荆州可行性要高得多,毕竟这里地势平坦,而且刘备在当地也有一定的基础,完全可以作为根据地发展。
事实上即便之后荆州丢失,也完全是城内守将投降导致,如果他们能坚持到关羽归来,相信结局也会有所不同。由此可见诸葛亮和庞统虽然齐名,却也存在不小的差距。
参考资料:
《蜀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