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部武侠小说,《鹿鼎记》可以说是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而作为贯穿全剧的一个支点,陈近南所领导的“天地会”毫无疑问会吸引很多人的目光。
其实,不只是在《鹿鼎记》当中,其他的许多武侠小说里也都出现过天地会的身影。
其在书中常常以一个反抗满清政权的重要势力出现。
于是,人们的心中不禁诞生出一个疑问,那便是在历史上,当真出现过天地会吗?
如果其真的存在过的话,那么在历史发展的过程当中,它起到了一个怎样的作用呢?又获得了什么样的结局呢?
若要解决这些问题,还要从天地会的创建背景出发……
01历史上真实的天地会
通过史料的记载便可以发现,武侠小说中的天地会并不是虚构出来的,而是在历史当中真实存在的。
这是清朝的一个秘密组织。
由许多有着共同志向的异性兄弟们创立,并且通过他们的努力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了后来鼎鼎有名的洪门。
那么,天地会为什么会成立呢?这就不得不提一提当时的社会背景了。
在清朝入关之后,满清政权对汉族人进行了疯狂的欺压,公然地制造了许多起惨案,让汉族的百姓们深受其害,不得不站起来反抗。
为了结束这种欺凌,很多的汉族人自发站在了一起,许多民间组织也就自然而然
的
成立,其中便包括天地会。
伴随着清朝的手段越来越残酷,加入天地会中的成员自然也就越来越多,他们的声势也就越来越壮大。
在动静闹大之后,清朝的地位毫无疑问受到了影响。
于是政府开始采取非常残酷的手段对他们进行肃清,甚至一度杀尽了他们在北方的组织。
迫于无奈,天地会不得不暂时收敛锋芒,由地上转为了地下,又将势力转移向海外,通过分化出诸如洪门、三点会等其他的名字来对组织进行保护。
天地会与清朝的争斗,已然持续到了清末时期。
那个时候的中国面临着内忧外患,为了解决外族的入侵,清政府可以说是早已处于强弩之末。
对于天地会来说,即便与清朝斗得再欢,也不能在国家有危难的时候不顾民族大义。
在危急存亡的关头,他们毫不犹豫地放下了斗争,与清政府站在了同一边,共同抵御外敌。
而也正是因为这种态度的转变,才让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放心
的
找上门来请求帮助。
在洪门的鼎力相助之下建立了“兴中会”,为后来辛亥革命的爆发奠定了基础。
可以说,辛亥革命之所以能够成功,少不了天地会在其中贡献的一份力量。
这对于天地会来说,也算是完成了“反清复明”当中“反清”的这一目标。那么,目标完成之后,天地会这一组织又该何去何从呢?
02建立国家
其实,早在之前与清朝进行争斗的时候,天地会就在不知不觉当中转移了自己的重心,将许多分支移到了海外。
在多年的经营之下,这些分支各自都有了一定的发展,有的甚至建立了一个面积比两个日本还要大的国家。
建立国家的这位能人叫做罗芳伯,他所创立的国家叫做兰芳共和国。
那是在1977年的时候,国内对天地会的打击力度正日益强劲,罗芳伯不得不带着自己手下的兄弟们东躲西逃。
恰巧当时国内有着“淘金热”,他便带着手下们逃往了黄金资源丰富的婆罗洲,打算通过淘金来大赚一笔。
事实证明罗芳伯成功了,他得到了自己人生当中的第一笔启动资金,随后立即开创了第一家公司。
在天赋与努力的双重作用之下,他成功
的
打造出了属于自己的商业帝国。
生意做得大了,自然就会有人眼红。
虽然婆罗洲的资源非常丰富,但是伴随之而来的,也有对这些丰富的资源眼红的海盗们。
所以当罗方博发财之后,海盗们自然盯上了他,不约而同地打起了他的主意。
当然了,在天地会中磨练了那么多年的罗芳伯可不是什么好惹的人物。
为了对抗这些海盗,他不仅召集了自己的一帮兄弟,还找来了许多深受海盗侵略困扰的百姓
门
,公然对海盗宣战。
他毫不费力
的
就取得了胜利,把这些曾经无比猖狂的海盗们赶出了婆罗洲。
这对婆罗州的百姓们来说,意义非常重大。
自此,罗芳伯在婆罗州的成就不仅是经济方面的,还有政治方面的,而罗芳伯也非常聪明地抓住了这一契机,在婆罗洲成立了兰芳共和国。
03至今说汉语
在罗芳伯的领导之下,兰芳共和国一度有着非常辉煌的发展。
在最鼎盛的时候国土面积甚至达到过两个日本那么大,可以说是一个值得被载入世界历史的国家。
可惜的是,其并没有能够一直存续到现在,仅仅过了一百多年的时间,兰芳共和国就被野心勃勃的荷兰发现了。
当时的荷兰正在世界上疯狂
的
建立属于自己的殖民地,婆罗洲这样一片资源丰富的土地在
荷兰
眼中当然是一块鲜美的肉,让荷兰没有理由错过。
于是,在荷兰的坚船利炮之下,兰芳共和国最终没能抵抗住侵略,沦为了他们的殖民地。
国家虽然没有了,但是兰芳共和国里的百姓们还是坚持着用汉语来当作自己的母语。
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无论是心中的国家还是脚下的土地,都已经在国家成立的那一刻就打上了中华民族的印记。
只有保留着从前的传统和习惯,说着属于自己民族的语言文字,他们才能够始终不忘记自己的源头,不忘自己的民族和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