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司马懿识破了空城计,为什么主动放诸葛亮一马?专家:不撤试试
迪丽瓦拉
2025-07-23 09:04:04
0

文/玉浊清

司马懿识破了空城计,为什么主动放诸葛亮一马?专家:不撤试试

在三国时期的诸葛亮被称为神人,他的妙计是一个接着一个,即便是后来归隐山林,但是由于刘备的识人之道,三顾茅庐最终请他出山,而成为了刘备身边的左膀右臂,也是留被成为开国皇帝的重要基础,甚至有人说,如果刘备身边没有诸葛亮很难成就大业,当然从历史的一些事件中也不难看出诸葛亮的确是有着颇高的才能,甚至从历史上几乎没有多少人能够跟他相比。

而最为著名的就是是他和司马懿的对决,司马懿也并非是一个无能之辈,他和诸葛亮也难分伯仲,而最为著名的就是他们二人对峙的空城计,其实在这场计谋当中,司马懿早就识破了这种计谋,也知道这座城早已成为了空城,可是却主动的放诸葛亮一马,这也让人很感到很不解,司马懿为何要这么做?

当时的刘备其实的处境并不好,由于长期的战争而导致兵马缺乏,曾经率军六出祁山,也正因为用错了人,而失去了街亭,可是当时的司马懿却率领15万大军,当时的诸葛亮手上只有2000余兵左右,这简直就是实力的巨大悬殊,在这样的危难时刻,他万不得已出了一个计谋,也就是众所周知的空城计。在当时司马懿看到这种情况之后,在一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司马懿有些害怕了,觉得可能会有埋伏,所以就纷纷退去。

其实这只是文学作品中所呈现的一种效果,要知道,即便是有埋伏对有15万大军的司马懿根本就不会惧怕,而他撤回的原因最主要就是因为他已经识破了空城计,他也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因为当时的司马懿知道一旦自己攻破了诸葛亮,将诸葛亮一举拿下,当时的曹魏肯定会由于忌惮司马懿而直接将其斩杀,自己也就没有了利用价值,而自己的后果也是可想而知的。

但是如果诸葛亮在一天那么自己的命就能够保住,自己也不用有后顾之忧,而自己也就一直有利用价值,所以为了保住自己,他只能保住诸葛亮,因此直接撤兵回去将计就计。因此专家表示:不撤试试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原... 唐朝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存在。唐太宗建立了贞观之治这样一个历史罕见的繁荣时代。在我国历史上,...
原创 当... 这本来是一段佳话的,上世纪60年代,苏联人打破种族歧视,大量引进非洲黑人留学生,甚至给予了他们超出本...
从用上电到用绿电,山东新能源发... ●1996年山东成为全国首个户户通电省份,AI修复当年架线通电场景   “通电那一天,十里八乡老百姓...
“火线立功”牌匾、“一封家书”... 中新网衡水9月30日电(崔志平 王天祥 黄建)“这不仅是一项荣誉,更是革命前辈用生命换来的宝贵历史见...
《亮剑》张大彪接受日军投降时,... 在《亮剑》的抗日战争末期,有这样一个桥段,就是独立团的张大彪,正当李云龙和楚云飞在宴席上大吹特吹的过...
原创 关... 如果要评选出三个蜀国当中最受欢迎的人,那么和张飞、关羽等人并称为蜀国五虎上将之一的赵云一定是其中之一...
原创 东... 魏蜀吴是三国时期三个诸侯国,东汉末年开始,天下大乱,这时候各个诸侯开始了征战。为了争夺天下,这些诸侯...
原创 曹... 曹操麾下有一支精锐的青州兵,但却没有哪位名将出自青州兵,这是为什么呢? 第一,青州兵的前身是青州黄...
秦时明月如何照今人 前不久,浙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在全球多平台上线并迅速引发现象级热潮。这些年,春晚节目《只此青绿...
原创 冷... 在马克沁机枪出现以前,战场上的霸主是什么兵种,我想很多人第一印象可能就是“骑兵”。在冷兵器时代,骑兵...
原创 为... 在这个多元文化的时代,人们之间的交流和交往已不再受限于地域和种族。然而,当我们谈及新疆姑娘与汉族人的...
原创 大... 在清朝约计近三百年的历史中,有这样一个因培养了六任皇后而声名显赫的氏族,即钮祜禄氏。 这个在史书上留...
原创 武... 唐朝时期,我国的佛教文化一度达到了发展的最鼎盛的时期,尤其是到了武则天时期,佛教文化更是在国家之内大...
“那一天”铸就美好新篇|基层自... 1951年,在居委会带领下,宝兴里居民组织大扫除。 嘉里金陵路项目效果图。 (均受访者供图) 制图:...
瀛寰新谭|谁才是“第三罗马”?... 自公元15世纪起,莫斯科大公以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的继承人自居,试图夺取君士坦丁堡,打造“第三罗马”。沙...
原创 潼... 潼关大战是曹操为平定关中地区,与马韩等关中联军的最后决战。 此次战役中,马超作为防守方,又占据地理优...
原创 亚... 武王姬发推翻商朝的统治后,实行分封制度,把疆域土地划分给诸侯,而诸侯只需向周王室缴纳一定的进贡即可尽...
原创 反... 前言:反间计是《三十六计》中的一条计谋,在三国演义中被多人使用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反间计主要的特点就...
6卷《荆楚文化史》构建荆楚文化... 6卷近300万字《荆楚文化史》 构建荆楚文化全景图 这是一部“十年磨一剑”的学术著作——共6卷、近3...
黎明“七问”之一:谁研制了开国... 本文转自【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 1949年10月1日15时,北京的开国盛典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