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邦为报复让父亲每天吃饺子,3日父亲跪地求饶?此事不可能发生
迪丽瓦拉
2025-07-23 16:04:09
0

网络上流传这么一则故事。

刘邦小时候不学无术,游手好闲,他父亲对他很不满意,父子之间生出隔阂。一次刘邦回到家里时,父亲正在吃饺子。为了不让刘邦吃饺子,父亲竟不顾被烫的危险,一口气地将饺子都吃了。刘邦看到之后没有发作,只是记恨在心中。

刘邦当了皇帝之后,天天送饺子给父亲吃,连吃三天的父亲知道了刘邦的用意向刘邦跪地求饶。

真实的历史中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吗?知常容的答案是不可能发生的,为什么?

刘邦对父亲的偏心不满是事实。

未央宫建好之后,刘邦宴请群臣,其父亲也在列。

高祖奉玉卮,起为太上皇寿,曰:"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史记高祖本纪》

当着众臣的面,他毫不避讳地说其父亲当年认为自己无赖,没出息不出刘仲好,反问自己的父亲,现在的家业谁的大。

君臣笑成一团,而刘太公当时什么反应,《史记》没有记载,不过尴尬是肯定的。

有些人看到这里就会说你看看,刘邦在公众场合就敢如此报复自己的父亲,让他吃三天饺子有什么不可能呢?

请注意刘邦说这句话的前提,是起为太上皇寿。也就是向父亲敬酒的时候说了这么一句话,而不是在正式的场合,非常严肃地问。

这句话在正式场合说就是充满敌意的,敬酒时说的纯粹理解成敌意似乎有些过重了,应该是抱怨和炫耀。

有些人坚决说这就是敌意,那刘邦敢不敢对父亲起敌意?

《大秦赋》前一阶段热播,剧中说到秦始皇杀掉母亲赵姬与宦官生下的二个孩子,他痛恨自己的母亲做出如此不堪之事,直接将自己的母亲软禁。

齐人茅焦说秦王曰:"秦方以天下为事,而大王有迁母太后之名,恐诸侯闻之,由此倍秦也。"秦王乃迎太后於雍而入咸阳,复居甘泉宫。——《史记秦始皇本纪》

茅焦这句话很明确,你软禁自己的母亲就是有违孝道,这样会对秦国不利,天下人讨之。所以秦始皇就将自己的母亲接了回来。

不要认为秦始皇与刘邦的时代相差很远,他们只差几岁,是同一个时代的人。

一句话秦始皇和刘邦接受的价值观应该不会相差太远,孝道秦始皇要守,刘邦肯定要守。

事实上刘邦还真守孝道,他当了皇帝之后,每隔五天去看自己的父亲刘太公。

不管是作秀还是真心,在这种情况下他敢逼着自己的父亲天天吃饺子吗?

肯定不敢,因为他是西汉的皇帝,一举一动对整个西汉影响很大。如果他不孝顺自己的父亲,那会带来一系列的后果。

比如唐太宗杀了自己的几个兄弟然后逼父亲传位给自己,这一先例一开,大唐后来的继位就出现好多问题,父子夺位勾心斗角常有发生。

"孝"是几千年来的文化核心,秦始皇不敢违背,那刘邦他真敢吗?

当然不敢。

我们再来看下面的这个场景。

太公家令对刘太公说国不可有二王,现在你儿子是皇帝,你虽然是父亲,但你就是臣子,要刘太公按臣子的礼仪去迎接刘邦。

刘太公遵照了,然后拿着扫把门中迎接。

《史记》记载刘邦的反应:

高祖大惊,下扶太公

这个"惊"字可以说明很多问题。

如果刘邦真的干过让刘太公天天吃饺子的事情,此时的表情不应该是惊,而是得意洋洋或者疑。

这个"惊"说明他还是将父亲摆在尊敬的位置。

他的反应是立马下来扶父亲进去,这些不正是做儿子的礼节吗?

这种反应是作不了假的,说明刘邦对"孝"很看重。

刘邦接下去做了二件事情,

一是赏了家令,二是尊自己的父亲为太上皇。

什么意思?

刘邦的意思很简单,父亲不是自己的臣,既然天下无二主,可以尊父亲为太上皇,这样就不用让父亲行臣礼,出门迎接了,这不正是体现刘邦对父亲的"孝"吗?

有人说这些是表面文章,不管是不是表面文章,至少明面上肯定如此。既然明面上如此,那刘太公怎么可能会做出跪地求饶的动作?

他拿着扫把接刘邦,刘邦都马上下来扶,如果是跪地求饶,那不是将刘邦往火上烤?

要知道千万只眼睛盯着刘邦的行为呢。

刘邦怎么可能会让跪地求饶这件事情发生呢?连父亲出门迎接,刘邦都觉得不应该,更何况这个呢?

这种说法是怎么来的呢?

刘邦的大哥刘伯早亡,他给兄弟都封王了,连刘喜的儿子刘濞都受封为吴王。刘伯的儿子迟迟就不能受封。

为什么呢?

因为他曾经带着宾客到家中来,家中的大嫂说饭没了,实际上饭还有。这些宾客走后,刘邦才发现真相。

高祖曰:"某非忘封之也,为其母不长者耳。"——《史记·楚元王世家 》

刘邦就恨上了,然后说他母亲品德不行而不封。

故事应该是从这里变化过来的。

实际上为什么不封刘伯,并非只是他的大嫂不给他的宾客饭食这么简单。主要因为伦理问题。刘伯是嫡长子,刘邦并不是。

换句话说刘家的产业应该是刘伯这个嫡长子一系继承。刘伯死后应该是由他儿子继承。

问题是整个刘家之产业是由刘邦打下来的,刘邦不是嫡长子。

刘邦希望从自己这一系下去,而不是从刘伯这一系下去,这才是他不想封刘伯儿子的真正原因。

后来封刘伯儿子为羹颉侯,而不是王,真正的目的是向世人表达应该从刘邦一系下去,而不是从刘伯一系下去。

刘伯的儿子能封侯还是因为刘太公开口,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刘太公的话还是有份量的。

既然如此,他怎么会逼自己父亲天天吃饺子的事情呢?

有些人说这上面这些或许是司马迁对刘邦的美化呢?

那知常容还有一个证据。

饺子这种做法是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瘟疫横行,医圣张仲景将其作为药用而发明的。

刘邦和刘太公是西汉人物,请问他们怎么穿越过去吃到饺子呢?

难道那个时候有时光机?

图片源自网络,涉侵删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赤... 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闻名于后世,我们小学课文里面还有这场战争的描述,它被称为三足鼎立的转折点,从此曹操...
原创 赵... 前言 自秦朝一统天下,建立王朝之后,朝代就不断的交替更迭,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任谁都拦不住。在历...
【读方志 游中国】打卡榆林 旧石器时代,河套人就在此繁衍生息。距今约4300年的石峁遗址是探寻中华文明起源的窗口,以“中国文明的...
原创 镇...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中,有一个巨大的青铜鼎格外引人注目,它就是后母戊鼎。原来名叫“司母戊鼎”,2011年...
原创 谈... 隆裕太后,全名叶赫那拉·静芬,她是慈禧弟弟叶赫那拉·桂祥的女儿,慈禧的侄女。慈禧为了延续娘家叶赫那拉...
原创 日... 今天连刷几个问题,要么就是“为什么日本能成为发达国家,中国却不能”,要么就是“中国跟日本比,到底差在...
原创 从... 吕布、关羽和张飞都是三国时期的名将,但是历史上的他们和演义里的他们相比,多少是有些出入的,其中出入最...
原创 封... 在封神演义中,只因商朝纣王写了一首淫诗,亵渎了女娲娘娘,于是女娲娘娘非常恼怒,招来手下轩辕三妖,让她...
原创 除... 1949年10月1日, 天安门广场礼炮齐鸣,这传递给全世界一个信号—— 新中国正式成立了。 而新中国...
原创 相... 人类立足于现在,可以回望过去,但遥远的未来总是难以看清,使人捉摸不透,而人类在这一方面也不忘充分发挥...
原创 大... 慈禧太后曾垂帘听政,成为清朝末年的实权拥有者。然而正如历史往往有着不同的侧面,对于慈禧太后此人,除了...
原创 水...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马跃檀溪后,偶遇水镜先生司马徽,随后徐庶投奔刘备并成了刘备的军师,帮助刘备击败...
原创 伊... 领土主权从古至今都是国家利益的根本地线,当下中国的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应当是寸土不让的。在此前,我国...
原创 满... 任何时代,王朝的落幕都不是由一人所为,都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是皇帝作为一个王朝的代表,已经成...
原创 江... 朱元璋是史上一位非常特别的皇帝,他既不是什么名人的后人,也不是出身达官显贵的家庭,但却一手打下了大明...
原创 溥... 有人说,溥仪用一生诠释了什么叫做笑话。他明明出生在多少人可望而不可即的家庭当中,明明享受着多少人羡慕...
原创 春... 之前通过讲述,繻(xū)葛的这一战,郑国将领祝聃射中周桓王肩膀,将周朝的天子射出了历史舞台,同时也拉...
原创 朱... 中国人对于明朝大都有着特殊的感情,国内喜欢明史的人不在少数,很多人谈论起来明史都是一套一套的。这其中...
原创 盘... 在三国历史上,大规模骑兵作战和步兵作战是绝对的主流作战模式,而水战相对来说比较冷门,其实纵观中国古代...
原创 难... 封神世界中,圣人之下最强者是谁? 很多人认为是三霄娘娘。三霄娘娘是通天教主的亲传弟子,法力高强,曾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