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流传这么一则故事。
刘邦小时候不学无术,游手好闲,他父亲对他很不满意,父子之间生出隔阂。一次刘邦回到家里时,父亲正在吃饺子。为了不让刘邦吃饺子,父亲竟不顾被烫的危险,一口气地将饺子都吃了。刘邦看到之后没有发作,只是记恨在心中。
刘邦当了皇帝之后,天天送饺子给父亲吃,连吃三天的父亲知道了刘邦的用意向刘邦跪地求饶。
真实的历史中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吗?知常容的答案是不可能发生的,为什么?
刘邦对父亲的偏心不满是事实。
未央宫建好之后,刘邦宴请群臣,其父亲也在列。
高祖奉玉卮,起为太上皇寿,曰:"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史记高祖本纪》
当着众臣的面,他毫不避讳地说其父亲当年认为自己无赖,没出息不出刘仲好,反问自己的父亲,现在的家业谁的大。
君臣笑成一团,而刘太公当时什么反应,《史记》没有记载,不过尴尬是肯定的。
有些人看到这里就会说你看看,刘邦在公众场合就敢如此报复自己的父亲,让他吃三天饺子有什么不可能呢?
请注意刘邦说这句话的前提,是起为太上皇寿。也就是向父亲敬酒的时候说了这么一句话,而不是在正式的场合,非常严肃地问。
这句话在正式场合说就是充满敌意的,敬酒时说的纯粹理解成敌意似乎有些过重了,应该是抱怨和炫耀。
有些人坚决说这就是敌意,那刘邦敢不敢对父亲起敌意?
《大秦赋》前一阶段热播,剧中说到秦始皇杀掉母亲赵姬与宦官生下的二个孩子,他痛恨自己的母亲做出如此不堪之事,直接将自己的母亲软禁。
齐人茅焦说秦王曰:"秦方以天下为事,而大王有迁母太后之名,恐诸侯闻之,由此倍秦也。"秦王乃迎太后於雍而入咸阳,复居甘泉宫。——《史记秦始皇本纪》
茅焦这句话很明确,你软禁自己的母亲就是有违孝道,这样会对秦国不利,天下人讨之。所以秦始皇就将自己的母亲接了回来。
不要认为秦始皇与刘邦的时代相差很远,他们只差几岁,是同一个时代的人。
一句话秦始皇和刘邦接受的价值观应该不会相差太远,孝道秦始皇要守,刘邦肯定要守。
事实上刘邦还真守孝道,他当了皇帝之后,每隔五天去看自己的父亲刘太公。
不管是作秀还是真心,在这种情况下他敢逼着自己的父亲天天吃饺子吗?
肯定不敢,因为他是西汉的皇帝,一举一动对整个西汉影响很大。如果他不孝顺自己的父亲,那会带来一系列的后果。
比如唐太宗杀了自己的几个兄弟然后逼父亲传位给自己,这一先例一开,大唐后来的继位就出现好多问题,父子夺位勾心斗角常有发生。
"孝"是几千年来的文化核心,秦始皇不敢违背,那刘邦他真敢吗?
当然不敢。
我们再来看下面的这个场景。
太公家令对刘太公说国不可有二王,现在你儿子是皇帝,你虽然是父亲,但你就是臣子,要刘太公按臣子的礼仪去迎接刘邦。
刘太公遵照了,然后拿着扫把门中迎接。
《史记》记载刘邦的反应:
高祖大惊,下扶太公
。
这个"惊"字可以说明很多问题。
如果刘邦真的干过让刘太公天天吃饺子的事情,此时的表情不应该是惊,而是得意洋洋或者疑。
这个"惊"说明他还是将父亲摆在尊敬的位置。
他的反应是立马下来扶父亲进去,这些不正是做儿子的礼节吗?
这种反应是作不了假的,说明刘邦对"孝"很看重。
刘邦接下去做了二件事情,
一是赏了家令,二是尊自己的父亲为太上皇。
什么意思?
刘邦的意思很简单,父亲不是自己的臣,既然天下无二主,可以尊父亲为太上皇,这样就不用让父亲行臣礼,出门迎接了,这不正是体现刘邦对父亲的"孝"吗?
有人说这些是表面文章,不管是不是表面文章,至少明面上肯定如此。既然明面上如此,那刘太公怎么可能会做出跪地求饶的动作?
他拿着扫把接刘邦,刘邦都马上下来扶,如果是跪地求饶,那不是将刘邦往火上烤?
要知道千万只眼睛盯着刘邦的行为呢。
刘邦怎么可能会让跪地求饶这件事情发生呢?连父亲出门迎接,刘邦都觉得不应该,更何况这个呢?
这种说法是怎么来的呢?
刘邦的大哥刘伯早亡,他给兄弟都封王了,连刘喜的儿子刘濞都受封为吴王。刘伯的儿子迟迟就不能受封。
为什么呢?
因为他曾经带着宾客到家中来,家中的大嫂说饭没了,实际上饭还有。这些宾客走后,刘邦才发现真相。
高祖曰:"某非忘封之也,为其母不长者耳。"——《史记·楚元王世家 》
刘邦就恨上了,然后说他母亲品德不行而不封。
故事应该是从这里变化过来的。
实际上为什么不封刘伯,并非只是他的大嫂不给他的宾客饭食这么简单。主要因为伦理问题。刘伯是嫡长子,刘邦并不是。
换句话说刘家的产业应该是刘伯这个嫡长子一系继承。刘伯死后应该是由他儿子继承。
问题是整个刘家之产业是由刘邦打下来的,刘邦不是嫡长子。
刘邦希望从自己这一系下去,而不是从刘伯这一系下去,这才是他不想封刘伯儿子的真正原因。
后来封刘伯儿子为羹颉侯,而不是王,真正的目的是向世人表达应该从刘邦一系下去,而不是从刘伯一系下去。
刘伯的儿子能封侯还是因为刘太公开口,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刘太公的话还是有份量的。
既然如此,他怎么会逼自己父亲天天吃饺子的事情呢?
有些人说这上面这些或许是司马迁对刘邦的美化呢?
那知常容还有一个证据。
饺子这种做法是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瘟疫横行,医圣张仲景将其作为药用而发明的。
刘邦和刘太公是西汉人物,请问他们怎么穿越过去吃到饺子呢?
难道那个时候有时光机?
图片源自网络,涉侵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