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大清亡国后,侥幸存活的太医揭露了一秘密,才明白慈禧有多无耻
迪丽瓦拉
2025-07-23 22:32:59
0

慈禧太后曾垂帘听政,成为清朝末年的实权拥有者。然而正如历史往往有着不同的侧面,对于慈禧太后此人,除了史书中记载的语句外,民间也一直流传着关于她的种种传言。甚至其中还有一个更几近“荒唐”的秘密,来自清朝覆灭后,侥幸存活的太医家族。

慈禧的身世之谜

17岁的慈禧选秀入宫,被封为兰贵人。这也是在后世相当多的影视作品里,编剧将慈禧的乳名或者昵称定为和“兰”有关字眼的原因。但事实上,据其后人叶赫那拉·根正称,慈禧在北京西四牌楼劈柴胡同出生,真实乳名是爷爷取得大名“杏贞”衍生来的“杏儿姑”。

随后,兰贵人就开始了她在后宫的步步高升之旅。先是在入宫第二年晋封懿嫔,两年后又生下后来的同治皇帝,进一步封为妃位,转年则成为仅次于皇后——也就是未来的慈安太后的懿贵妃。也是在这一时期,慈禧因为咸丰帝体弱多病,逐渐开始接触朝堂政事。可是慈禧的身份真是如此吗?

在1989年,却迎来了一批意外的访客。

对方名叫赵发旺,自称是慈禧的五代外甥,提出了慈禧不是满族而是汉族的观点。

随后,学者刘奇为了验真真伪,就开始了寻访之路。并在之后通过《揭开慈禧童年之谜》一文阐述了自己的发现。根据他的调查显示,慈禧确实是1835年生人,只是却非满人,而是出生在山西的一个汉族家庭,家中贫困,以务农为生,而女儿就取名为“王小慊”。

之后也因为生活窘迫,就将女儿几次转手被卖,先是改名“宋龄娥”,又是被送进潞安府成为“兰儿”,并在这里接受了种种培养,最终才假借叶赫那拉·惠征之女的名义入宫。至此慈禧的身世掀起了一阵风浪。但是慈禧不止这一件事情。

慈禧的残忍行径

在沙俄趁清朝刚刚在甲午战争中遭到了失败,以共同抵御为借口,使得李鸿章不得不签订下的《中俄密约》。在这份不平等条约里,沙俄提出,在战时我国的所有口岸都应当准许俄国兵船驶入。

换言之,这份条约实际上将东北划进了俄国的势力范围。

而条约内容一经公诸于世,立刻便引起了举国哗然。纷纷对清政府的种种作为表示斥责,进一步将慈禧统治下的清政府推向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当时的清政府正在准备慈禧太后的寿辰活动。

而得知此事的慈禧不由得恼羞成怒,当即下令将涉及到此事的人等“斩立决”,最后还是因为担心砍头会影响到寿辰的吉祥寓意,才改斩立决为杖毙。从中足可见慈禧的残忍荒唐的一面。如果说这样的荒诞不足以,那么接下来的事情,会让你大跌眼镜。

慈禧的秘密生活

那时清朝基本处于她的统治之下,正如武则天称帝后身边也有薛怀义、沈南璆等一干男宠随侍在侧,慈禧亦是在宫中私藏了一批“面首”。

这件事自然瞒不过慈禧身边服侍的人和一些关系亲近的大臣,只是碍于权势,大家就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闹出什么大事,当看不见就算了。

然而就在慈禧40岁这一年,却突然生了一场“怪病”。病症具体体现为食欲消退,时常感到恶心,想要呕吐。

众人心知肚明,这十有八九就是怀孕了,但是慈禧乃是先帝的妃嫔,在先帝去世后还能怀上子嗣,那就必然是“私通”的大罪,谁敢主动说起呢?

于是,慈禧就请了几个御医前来为自己看病。第一个御医苦思冥想半天,最后还是吞吞吐吐,实话实说慈禧这是喜脉。慈禧当即斥责他胡言乱语,直接让人把他拉下去杀了。

第二位御医看到第一位的下场,心中更是大为震惊,于是只能擦擦头上的汗,战战兢兢表示,老佛爷您身体一切安康,并没有什么病症,想通过这种话术来逃过一劫。

但慈禧既然喊他们来,就必然是想要他们给出一个解决方法。如果人人都说太后身体健康,那这腹中的孩子可怎么办?慈禧自然是不满意这位御医的表现,于是也让人将他拖走了。

最后,就只剩下了第三个,也是最年轻的一个御医。他看到前两位的结局,便沉思了片刻,最后一拱手,对慈禧说,您这就是因为过分担忧国事,为国操劳,心思郁结而产生的身体变化,并不是什么大病,只要我给您开一副药,按照这方子调理,不久就能痊愈。

这话既能堵住悠悠之口,而且还暗含着潜台词——我明白您出了什么事情,但我有办法解决,您不必担心。

随即,这位御医就给慈禧开了一副堕胎药,完美地帮太后解决了问题,并被赏赐了许多金银珠宝。但他还是还是担心自己有被灭口的风险,等过了几个月,便说自己的父亲在家乡生病,需要自己回家侍疾,趁机离开了京城归隐。不得不说,他还是聪明的,赶在了慈禧想杀了他之前,便走了。要不然百年后的我们,可能无法听到这样可笑可悲的故事。

结语

其实,无论是慈禧的哪一个“秘密”传说,其真伪性都还有待考据,但它们却也都可以作为我们还原历史的一个碎片。总而言之,慈禧的一生对于清朝的发展和结局毫无疑问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而作为后世人的我们,则更该全面、辩证地去看待历史,以史为鉴。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故... 中国历史发展至今,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无数的珍宝,同时也留下了很多疑惑,有的难题我们已经解开,还有一些...
原创 1... 这是50年代,杜月笙的五姨太孟小冬、四姨太姚玉兰,一张罕见的留影,姚玉兰与孟小冬虽然共侍一夫,但是关...
原创 毛... 毛主席是中国近七十年来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他一生热爱诗词创作,为中国诗坛留下了大量的传世名篇。...
特别报道 | 火红的年代——辽... “三线建设”,是我国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实施的一次布局恢弘、影响深远的工业大迁徙,是在特殊时期、特定条件...
原创 建... 洪武九年十一月初十,大明洪武天子朱元璋,嘉奖了蕲(qi)州府蕲水县民王焘,旌表王家为“孝义”之门。 ...
原创 明... 众所周知,明朝一共有16位皇帝,其中很多都英年早逝。因此很多人不禁感叹,如果他们能够活得久一点,明朝...
原创 孟... 不顾前因后果,不联系上下文,不全文引用。掐头去尾来一句“明公不耻,欲诛达妻子,赖先主不听耳。”就能编...
原创 古... 宁古塔,听名字似乎是一座塔,其它跟塔没什么关系,仅仅是满语的汉译。宁古塔是清朝一处军事要塞,地点位于...
原创 古... 古代历史对烟花之地有过一定记录,而烟花女子也在记录之中。虽然在古代人的眼中,烟花之地是不光彩之地,而...
原创 朱... 纵观各朝,造反的人比比皆是,但造反成功的人屈指可数,其中朱棣就是其中一个,对于朱棣造反能够取得胜利的...
原创 康... 1708年,康熙巡幸塞外,到围场行围,在巡幸途中,康熙帝宣布了太子胤礽的种种罪状,说他“不法祖德,不...
原创 成... 说起蒙古人,咱们免不得要先说一说,蒙古人的祖先东胡。东胡是一个汉族一样有着悠久历史的游牧民族,在西方...
原创 中... 在古代封建社会时期,骁勇善战的将士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冷兵器时代战争的成与败,古代多数朝代对名将的重视程...
原创 晚... 曾国荃是晚清比较能打仗的人,甚至可以说是最能打仗的人。当时对于清政府来说太平天国是“心腹大患”,西方...
原创 吕... 说起刘备,相信在大家不少人的印象里面,他要么是一个爱护手下,以仁德为主的优秀领袖,要么就是一个伪善的...
原创 为... 当今是美国,是毫无疑问的世界第一军事强国。卡扎菲、萨达姆等曾试图挑战美国霸主地位的人,大多结局悲惨,...
原创 何... 一九二七年九月,毛主席在湘赣边界发动了“秋收起义”。随后,他带领工农革命军转战井冈山,准备在当地建立...
原创 香... 文案/意然 编辑/猛犸 1982-1984年的两年之间,是英国“铁娘子”撒切尔夫人最不愿回想的日子。...
原创 刘... 引言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大风歌》 汉高祖刘邦,可以说一生充满...
原创 举... 秦武王嬴荡是秦惠文王之子,秦昭襄王异母长兄,因天生神力,自幼就开始喜欢与人比拼较力方面的气力游戏,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