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国历史上名将层出不穷,但这四位,才算得上当之无愧的千古名帅
迪丽瓦拉
2025-07-24 04:34:05
0

在古代封建社会时期,骁勇善战的将士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冷兵器时代战争的成与败,古代多数朝代对名将的重视程度都很高,反之少数重文轻武的王朝总是会很快迎来亡国之祸。

泱泱中华数千年的厚重文化史上名将层出不穷,能够称得上当之无愧的千古名帅者也自然不在少数,他们身处不同的时代,但都建功立业,保家卫国,赢得了生前身后名,光辉过往一直流传至今日,成为了古今不朽的英雄形象。

战国神将白起

赵蕤:“胆力绝众,材略过人,是谓骁雄,白起、韩信是也。”

身为“兵家”代表人物的白起以

用兵之“奇”、料敌之“神

”而著称;白起从少时由秦相魏冉举荐得秦昭襄王赏识,此后数十年如一日地辅佐秦王,为秦谋天下的雄心壮志屡次征战,立下赫赫战功。

名将白起在担任秦军主将的三十余年的时间中,指挥了生平大小七十余战,皆无败绩,因此在民间每战必封神,有着立于不败之地的“战神”之称。

白起所处的时代背景是秦国野心勃勃的扩张之时,当时秦国国力日渐强盛,对天下的一统更是志在必得,平民出身的白起受到秦国君的重用之后,在屡次作战中除了攻城掠地的基本目标之外,更以歼灭敌方强势主力作为歼灭战目标。

以此来避免放虎归山的潜在威胁,譬如在伊阙之战、华阳之战中,即便敌人已经落败逃亡,白起仍率军全力追击,力求斩草除根。

这显然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某些朝代传统的“

赶狗入穷巷必遭反噬

”的点到即止作战思维大相径庭,此举虽所到之处民不聊生,但也是为秦朝实现一统六国的宏图大业奠定了稳定的军事基础。

在作战指挥策略上,白起还创造性地一改此前野战中筑垒工事用作保护自身免于遭袭的防御作用,而是将其作为攻敌的辅助,以此来防止被围困的敌军突围逃走,这一策略在长平之战得胜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后来白起与范雎政见不同将相失和,结下怨怼;久攻邯郸不下的秦昭襄王想复令白起为帅统领作战,却遭白起拒绝,并由此触怒秦昭襄王,后被免为士卒,一代战神终落得个赐死的结局,令人唏嘘。

兵仙韩信,国士无双

苏轼:抱王霸之大略,蓄英雄之壮图,志吞六合,气盖万夫。

韩信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军事家,他与张良、萧何一同被称作“汉初三杰”,他们三人是辅佐高祖刘邦一同开创大汉的开国功臣,在汉朝乃至后世均有着极高的政治地位。

有关韩信的传奇轶闻流传至今大众皆耳熟能详的一个成语首当其冲的就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这一典故出于刘邦询问韩信可以带兵多少时,韩信回答越多越好。

这一成语在今日的表述中含褒义,但在当时封建社会严苛的君臣尊卑思想中却并非如此,在身为统治者的刘邦眼中,韩信这样不谦卑的性格最终难逃图谋叛乱的嫌疑,而韩信本人也落得个身死族灭的悲惨下场。

即便最后未得善终,韩信一生的军事成就之高也没有因此被磨灭。

淮阴人韩信自小生于贫苦,常常连最基本的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后来更是经受狂悖之徒的胯下之辱,韩信却从未气馁反而百忍成金,拜在项羽麾下未得重用的韩信转而投汉被任命为大将,从此一心辅汉。

安邑之战俘虏魏王,井陉之战破赵灭代,后又说降燕国,潍水之战夺攻齐地,最终四面楚歌,垓下决战,刘汉大胜;每至一地因地制宜,结合地域特色灵活用兵的军事策略是韩信屡战屡胜的关键。

南梁名将陈庆之

寒门子弟陈庆之自幼侍奉于梁武帝萧衍身边,从小深谙宫廷为人处事之道的陈庆之对梁武帝言听计从,随时等候皇帝的差遣,如此灵活变通的性格深得皇帝宠信。

南朝梁政权建立后,梁武帝任命心腹陈庆之为武威将军,与几位将领一同率兵接应作乱未果的叛军;之后陈庆之官拜宣猛将军、文德主帅,面对边境负隅顽抗的叛军,陈庆之一战成名,便将其击溃。

之后,卷土重来的魏军采用挫败梁军军心的诡计夺取被攻占的城池,眼见损失惨重的陈庆之当机立断,破关撤退,以保全剩余人马。

后来被任命为总知军事的陈庆之与敌军再次作战,此次他把握战机实施进攻,最终大胜而归,转任东宫直阁,赐爵关中侯。在征战涡阳、北伐北魏等多场战役中,陈庆之善于审时度势,在合适的作战时机英勇出战。

同时陈庆之从小练就的识人眼力使其深刻把握军心,与部下同甘共苦获得誓死效忠,齐心协力完成了数场以少胜多奇迹般的胜利。

一生尽忠职守的陈庆之于五十六岁时逝世,因其战功卓著、政绩斐然而被皇帝追赠军衔,不仅风光下葬,而且职位由长子继承,荣光荫及子孙。

隋末唐初杰出军事家李靖

与前几位出身贫寒后来发迹的名将不同,李靖生于官宦世家,上溯祖辈皆封公拜官,受到如此家学渊源的渲染,李靖少时便文武双全,颇有雄心抱负。

李靖早年便入秦王李世民府成为幕僚,在秦王麾下跟随四处征战,他的治军思想是平时积极备战,不可懈怠,从不打无准备的仗,必要知己知彼方可随机应变而立于不败之地。

在击灭东突厥、远征吐谷浑等多场战役中,李靖运用“奇正相变”之术,他根据具体的战势进行具体分析,灵活多变的应对策略每每都能出奇制胜。

这位一生为国事殚精竭虑的老臣终享年74岁,千年来一直与历代帝王共享皇家祭祀,居功至伟的李靖的死后哀荣为历代皇帝所遍封,甚至在民间的形象一度被神话。

中国历史上战功赫赫的著名将领层出不穷,历朝历代都有人才辈出,但纵观古今,白起、韩信、陈庆之、李靖这四位堪称当之无愧的千古名帅。

几位将领均为他们所处朝代的安邦定国大业做出了巨大的军事贡献,他们生前荣耀满门,而有人安享死后哀荣,有人却未得善终,这与个人品性与当时时事风向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同为英雄名将结果却不尽相同,着实令人唏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满...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原创 清... 引言 我国古代的皇帝一直都是后宫佳丽无数,他每天想和哪个妃子在一起,只需要翻这个妃子的牌子即可。而古...
原创 美... 他曾被称为美国历史上最差劲的总统,甚至很多人怀疑他脑袋有问题,当911恐怖袭击、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
原创 为...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这句话一度是秦人的凝聚力,而秦国在战国时期可以战无不胜的原因就是因为这近乎恐...
原创 司... 公元251年,司马懿病逝后,弟弟司马昭对哥哥司马师说:“既然父亲已故,我们去后院杀了柏夫人母子,为母...
原创 唐... 熟悉古代名将的读者,对这样一句话应该不陌生,“王不过项,力不过霸,将不过李,拳不过金”。这句话一直流...
原创 “... 文/夏继诚 《孙子·谋攻篇》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为了夺取淮海战役的...
原创 李... 1894年8月29日,旧历七月二十九。李鸿章复奏清廷,称北洋海军力量以其攻人则不足,以其自守则有余,...
原创 历... 魏武卒,是战国时期吴起训练的一支精锐的重装步兵,战斗力强悍到令人发指,堪称战国时期最强的军队。那么,...
原创 襄... 关羽剧照 要理解襄樊战役中为什么刘备一直按兵不动就必须从襄樊之战的背景说起。襄樊之战发生在汉中之战结...
原创 清... 清朝汉八旗18位名将:平定中原,立下首功 18、唐通,汉军正黄旗,先投降李自成,讨伐吴三桂。不久,唐...
原创 初... 初唐故事:攻霍邑阵斩宋老生,李渊女招纳关中盗 越两日,沈叔安运粮亦至,老天有意做人美,渐渐的雾散云...
原创 刘... 在大明朝的辉煌时代,有一位聪明睿智的谋士,他的名字叫刘伯温。 刘伯温是朝廷的重要谋士,还是朱元璋的亲...
原创 军... 我国很多成语都有出处和典故,比如“指鹿为马”就是讲的奸佞赵高专权,而朝臣畏于他只得顺从他的故事。 “...
原创 唯... 670年,吐蕃名将钦陵斩杀10万唐军,唐军主帅薛仁贵派使求和说:“我一生征战几十年没有打过败仗,今日...
原创 诸...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才能被夸大很多,以至于鲁迅先生评价道:“孔明之智近乎妖。”然而真实的孔...
原创 李... 自古皇帝或千古流传,或臭名昭著。诸如千古一帝秦始皇,汉武帝。但也有像北齐时期,在大臣面前横陈妃子玉体...
原创 历... 北洋大时代的生存智慧(三百一十):断鸿声里思良将。 在北洋历史上,军阀混战中的攻城掠地,每一场尔虞我...
原创 粟... 宿北战役:智勇之战,历史留名!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时刻,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人类前行的道路。...
原创 法... 据最近的统计显示,法国黑人占比不到7%。我们通过资讯看到法国到处都是黑人。其实这是幸存者偏差在作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