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时代,王朝的落幕都不是由一人所为,都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是皇帝作为一个王朝的代表,已经成为具有代表性且极为重要的特征。
历朝历代,皇帝去世必须要定下谥号,这个谥号不仅能评价皇帝本人的德行、功绩还能以儆后世。谥号不仅能让后人知道这位皇帝是否堪当统治者大任,而且王朝的命运也暗藏其中。
溥仪作为中国最后一位皇帝,其谥号不仅是他皇帝生涯的全面评价,更是整个封建王朝历史的注脚。
谥号代表皇帝的一生
溥仪的谥号是“配天同运法古绍统粹文敬孚宽睿正穆体仁立孝愍皇帝”。 只不过与前朝的所有皇帝不同,他的谥号并没有得到大众认可,仅仅是宗族内部承认。
具体缘由可能是因为溥仪1967年去世的时候已经不是皇帝了,而且在清朝结束以后,设立和安排谥号的机构已经不复存在。在他去世后一些宗族的人士做主定下了这一谥号。
作为独立的一个人,溥仪一生波折起伏,大起大落,其经历可以说是世所罕见、独一无二的。他最尊贵曾贵为天子,最悲惨曾沦为阶下囚。不仅看过千里江山,更体会过四处流浪。
作为最后一位皇帝,溥仪的人生充满着传奇的色彩。溥仪1906年2月7日出生,曾以2岁稚龄登基,1912年2月12日被迫退位,清朝也随之落幕。
日军侵华以后做了伪满洲国的傀儡皇帝。抗日战争结束后,被苏联红军俘虏,被带到苏联,五年后被押解回国。新中国成立初期曾获得特赦,后成为文史资料专员。
溥仪的谥号,这23个字,大多与前朝的皇帝并无不同,只有“愍”之一字,尤为特别。愍指忧患、痛心、怜悯和哀怜。这一字完美地概括了溥仪神奇又悲催的一生。
溥仪的谥号代表着清朝的命运
繁荣和谐、百姓富足,无吃饱穿暖之愁、平安喜乐的朝代,皇帝的谥号必定能体现他的治理之明。
黑暗无秩、百姓或是家徒四壁、或是妻离子散,备受流离之苦的朝代,皇帝的谥号定能显示他并无治国之能。
溥仪谥号“愍”这一字,仿佛就带领我们看向清王朝灭亡的那一段历史。列强入侵,清廷无力招架,最高决策层丧失威信,权力分散到地方,朝廷屡出昏招致使其土崩瓦解。
官府乡绅尚且有喘息之地,可百姓却民不聊生。清廷屡屡选择割地赔款,可是这些黄金白银都是通过苛捐杂税向百姓搜刮出来的,随便在街上看都是骨瘦如柴、路有饿殍。
溥仪懦弱无力,根本无法承担起这泱泱大国皇帝的责任和义务、慈禧则玩弄权术,却并不具有前瞻性,不能带领清朝向前推进,只是固守封建传统。
王朝覆灭,责任不全在皇帝,但是一个年幼、懦弱、并无真本事在身的皇帝必定会加快其毁灭的速度。
清朝也曾盛极一时,曾经历康乾雍三代盛世,在他们三人统治的一百三十四年间。清朝展现大国气象,政局稳定,经济势头向好,版图不断扩张,百姓有一技之长,生活富足安乐。
不过200年,盛世便不复存在,让人不胜唏嘘。溥仪的谥号“愍”这一字,属实是书写了对清末百姓们生活的惨状的怜悯,更是道破了一代盛世王朝竟然覆灭轻易的痛心。
“愍”字神来一笔
我国历史上,以“愍帝”作为谥号的皇帝仅有5位,溥仪位在其中。观这几位皇帝,大多经历政乱,较为懦弱、下场不幸,且可能是亡国之君。
这一字安排在溥仪身上也非常之合适,可以说是神来一笔了。其实,这一谥号属于中谥或平谥,带有一定的贬义。“在国遭忧曰愍;使民悲伤曰愍”。
愍是较为客观的评价,表现出了对溥仪这样一位年纪太小而不能有所作为,想做点什么时已经不能力挽狂澜的君主的同情和怜悯。
在给他拟定谥号时,曾有“恭”这一字作为选择,只是恭字不如愍字贴合溥仪本人。
在他去世时,已经是新中国了,他身为普通老百姓,本不应该有谥号,但是清朝一些宗族的后人认为还是要按照传统来办事,于是定下了这个谥号。只是并没有获得官方的确定。
不当皇帝的溥仪
新中国成立后,他曾当过几年的战犯。在这几年中 ,他深切的思考和反省了自己的错误,并且洗刷了自己身上的封建、教条、高高在上的思想,进行不断的学习、革新,并参加劳动。
1959年溥仪接收到了法院颁布的特赦通知,这时,他真正成为了一个新时代下的老百姓,归入人海之中。之后,国家还为他安排了工作,在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上班。
这个工作非常适合他,他从小在宫中的礼仪法度、古籍经典、文玩字画、亭台楼阁中长大,没有人比他更了解全国的文史资料。
溥仪在接受改造的时候,着手写了自己的自传书,里面写了他前半生的一些经历,还包含一些宫中秘事、政务大事、朝廷举措等等,具有较高的考古价值。
普通人少不了婚嫁,在清时娶的老婆都离他远去,一位新时代的女性,名叫李淑贤,走近了他的心中。溥仪改变了把老婆当做玩物的心态,两人婚后十分和谐,就像市井平常夫妻。
溥仪晚年病痛缠身,最终因为尿毒症去世。
评价末代皇帝溥仪的一生,幼时被迫离开家人,进入宫中教养,以无知的的孩童身躯背负重责。童年极度早熟,未能感受过何为快乐。
长大之后,受家族安排摆布,娶了自己不喜欢的女子为后。经历过颠沛流离,屈辱逃窜,还曾当过阶下囚。高高低低,辛酸苦辣全都尝遍。
作为皇帝,也只是一个傀儡皇帝,被人操控,无法自主。他没有做到自己应尽的责任,没能保护好这几千年来中华的江山,未能庇佑这华夏大地上的无辜人民。在他想做出努力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
无论是作为个人还是皇帝,他都是一个可怜可悲的人物,“愍”这一字准确的概括出了了他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