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溥仪死后,其家族给他封了一个谥号,但此谥号至今没得到国民认可
迪丽瓦拉
2025-07-23 21:02:56
0

“谥者,行之迹也。”后人为了方便记叙历史,称呼前人,因为在古代,皇帝的姓名,不是所有人可以直呼的,谥号便应用而生。但不是所有人都有谥号,只有古代的王侯将相等身份尊贵,或是具有社会地位高的人才有,在他们死后,人们根据其生平经历,给与或褒或贬的一个称号。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谥号也延续发展,时间悠久。到了清朝,封建君主专制瓦解,末代皇帝溥仪死后,家族像历朝历代一样,为溥仪封了一个谥号,但却未能得到国民的认可,仅是一个简单的谥号,为何这么多人表示反对,让我们走进历史,去寻找答案。

早期跌宕起伏的命运

皇帝制度经过千年的发展,到了清朝,由于固步自封,国人的思想观念,科技水平等,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外敌虎视眈眈,企图发起侵略战争,来掠夺财富。而国人沉溺于曾经的繁荣,骄傲自大,割据势力使国家民不聊生,此时的清朝如末日黄花,濒临灭亡。

1906年,溥仪出生。而在1908年,年仅两岁的溥仪,在懵懂无知的情况下,被推上了皇位。

爱新觉罗·溥仪,本不是正统的皇室血脉,是摄政王之子,本该与皇位无缘,但光绪帝病重去世,身后并无子嗣。慈溪为了找一个有血缘关系且易操控的皇帝,便盯上了两岁的溥仪。

两岁的孩子,话都说不全,更别说治理朝政,溥仪手中并无实权,只是被慈溪和父亲操控的傀儡皇帝。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袁世凯推翻清王朝,六岁的溥仪被迫退位。袁世凯答应了优待溥仪,于是每年拨400万两白银用于溥仪的支出。虽不是皇帝,但有这笔不小的额度,溥仪在故宫的待遇依旧不错。

1917年,张勋复辟,趁着军阀割据,混乱中,将溥仪再一次推上皇位。但只做了几天的皇帝,段祺瑞便带兵声讨,张勋仓皇出逃,溥仪退位。但仍旧居住在故宫,吃喝玩乐。

直到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将溥仪赶出了皇宫,溥仪沦落到无家可归的境地。这时,不怀好意的日本人看到落魄的溥仪,便设计通过溥仪,来统治中国的诡计。

溥仪听信谗言,到了东三省,成了日本人手里的傀儡皇帝。日本战败,溥仪最后一次退位。

溥仪生不逢时,到了清朝末期,内忧外患,外地的入侵,内部的封建落后,正在一步步瓦解延续两千余年的封建制度。而年幼的溥仪,三次登上皇位三次被迫退位,是时代向前发展的牺牲品。

溥仪的后期经历

溥仪在日本人的安排下,如愿登上皇位后,知道自己上当,他还是那个有名无实的皇帝,只是这一次,掌握实权的是日本人。直到1945年,日本战败。溥仪带着自己的人,趁着日军防守溃散,逃出了日本的地盘。但没过几天,便被苏联俘虏,带回了苏联。

由于溥仪的特殊身份,苏联并未难为溥仪,而是优待溥仪。后来,作为重要证人,在审判日军的军事法庭上,溥仪提供了重要证据,为惩戒日军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处理完中国内政,成立新中国后的1950年8月,溥仪被押解回国。溥仪的身份特殊,再加上在日本人身边的时间过长,溥仪要到抚顺战犯管理所接受学习和劳动改造。

不管曾经多少次政权的更迭,溥仪的生活也总是在养尊处优,突然要接受劳动改造,着实是一个挑战。但经历许多事的溥仪,思想观念大不相同,积极配合任务,在改造期表现良好,获得特赦。

经过新中国九年的劳动改造,溥仪已经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公民。新时期的思想,已经融进了溥仪的脑子里。曾经那些皇帝经历,辗转经历,都如同过眼云烟,如同获得新生的溥仪,早已不是当年那个被人操纵的傀儡,而是新时期一个具有独立意识的公民。

溥仪的一生跌宕起伏,虽出生在九五之尊的帝王之家,背负的却是末代皇帝的悲惨命运。提起溥仪,历史的标签是清废帝,末代皇帝,溥仪的人生经历折射出,在那个新旧更替之下,各方各派的思想观念的冲击。

谥号为何得不到认可

1967年,溥仪因患尿毒症去世,火化后的骨灰被放在北京的墓室里。溥仪是作为新时期的公民身份去世的,所以死后并未享受以前帝王去世的待遇。而他死后,家族的人想遵循历代传统,给这个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起一个谥号,但并未得到国人的认可。

介于溥仪的一生,并未掌握实权,在世时也并未对朝政社稷做出大事,家族人便取了一个带有贬义的谥号“愍”。这个谥号也引起了大众的声讨,并未获得大众的认可。

比较先前,新时期大众的思想,已经大为开放。许多人认为谥号是封建社会的产物,如果在新时期起这个谥号,是受封建主义思想的影响,是历史的倒退。

再加上,溥仪在世时,也曾沦落到为日本人谋事,他的所作所为配不上起谥号的地步。而且溥仪是作为新时期的公民而去世的,公民死后起谥号的特例,无疑会扰乱社会公序。大家众说纷纭,但一致的意见都是不认可溥仪的谥号。

从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在历史上存在了两千多年,一直沿用至清朝。而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溥仪,他的退位标志着君主专制统治的结束,是一个时代的终结,也是新时代的开始。

处在新旧交替的时期,溥仪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登上过皇位,也坠落到民间,曾手握世间最大的权力,也沦落被平民欺负的境地。

他的一生大起大落,跌宕起伏,犹如黄粱一梦。时代的更替下,总有人不得不为此牺牲,溥仪的一生,也曾犯下错误,也曾勇敢做出正确的选择,辩证看待溥仪,才是评析历史人物的正确方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满... 清朝灭亡后,那些漂亮的格格们都嫁给谁了呢?满清亲王、郡王、贝勒的女儿,都可以称之为格格。她们锦衣玉食...
原创 一... 郑成功作为夺回“湾湾”而受到人们的颂扬,但很少有人知道,他不仅是我国民族英雄,而且在日本也被认为是“...
原创 清... 清军攻进天京后,发现洪秀全府中的一张大床,曾国藩:你不亡谁亡呀? 作为一名95后,我何其幸运出生在这...
原创 历... 我们平民百姓很少去直接接触历史,往往是根据评书、电视剧、小说去了解历史的,这些故事以历史为背景,加以...
原创 长...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在古代想要封侯拜将,博得一番功名利禄,在历史的痕迹留下浓厚的一笔...
原创 诸...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赵云初次和姜维交手,就大吃一惊:想不到天山之地还有如此一等高手。赵云一生南征...
原创 刘... 近代史上曾经上演了疯狂的一幕:一名闻名遐迩的学者,在课堂上公开征求别人来骂他。 他这么奇葩的欲望当...
原创 李... 1885年3月9日,旧历正月二十三。 李鸿章致电总署,称北洋水师快船与南洋水师“南琛”“南瑞”式样相...
原创 世... 苏联解体之后,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可以说是世界老大。但是美国的历史只有两百多年,而世界历史却有几千...
原创 刘... 三国时期,风起云涌,变幻莫测,人才辈出。在那样的战乱年代,能够将势力做到魏、蜀、吴那般,绝非易事。然...
原创 中... 大家都知道,现在我国是行省制度,这样的制度从元朝就开始建立了。元朝的疆域非常大,这个王朝也是马背上打...
原创 隋... 隋朝的建立无疑让百姓从战乱的年代中走了出来。隋文帝杨坚建立了隋朝,结束了南北朝的乱世,从这一点来说,...
原创 刘... 刘邦之所以夺得天下,绝对不是依靠某个人比如:张良而得到的。他能夺得天下主要是因为他能知人善用,并且用...
原创 三... 第十名,魏延 魏延是一个让我觉得非常可惜的人。 魏延出身并不算高,但是凭借自己的努力,一步步从牙门小...
专家进入康熙地宫后,为何匆匆退... 历史上康熙皇帝的景陵历经磨难,不仅有天灾,还有人祸,它奇迹般地躲过了东陵大盗孙殿英的毒手,但最终还是...
原创 关... 关羽之所以闻名于世,跟三国演义有很大的关系。在书中,关羽不但骁勇善战,胆色过人,更是忠义之人,不管是...
中秋节的历史渊源以及对道教的意... 中秋节的历史渊源: 起源: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最初“祭月节”的节期是在干...
原创 李... 唐太宗李世民在贞观十七年二月的时候,为怀念昔日那些和自己一起打江山的二十四位功臣,就让阎立本画好了这...
原创 刘... 首先,能不能灭得了曹操和孙权不讲,蜀汉的版图会大很多。那跟着刘备一起打仗的这107将,若是没有战死,...
原创 我... 我国帮越南打赢越南战争,为何越南史书只字不提?主要有三点原因 我们国家一直有一个传统,那就是感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