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半农:求骂求骂!章太炎:满足你的要求,上下五千年给你骂个遍
迪丽瓦拉
2025-07-24 04:02:53
0

近代史上曾经上演了疯狂的一幕:一名闻名遐迩的学者,在课堂上公开征求别人来骂他。

他这么奇葩的欲望当然引起了无数人的响应,这其中包括他的朋友,还有他的学生。

但是若论酣畅淋漓、狗血淋头的,还属章太炎骂得最离谱。

他把上下五千年的方言都拿出来了,然后一股脑地招呼到这个学者的头上,给他带来了一场无与伦比的“挨骂盛宴”。

这个奇葩的求骂求怼的人就是刘半农。

刘半农

刘半农为何要求别人骂他?章太炎又是为何而骂他?

1、“半路出家”:战士转业做语言学家

刘半农出生于1891年,在那个风云时代出生的人,都会不可避免地经历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情,那就是推翻了2000多年帝制的辛亥革命。

而刘半农恰恰还是积极的推动者之一,他早年就积极加入到反对派之中,为推翻清朝的统治而上下奔走。不过大约他并不适合当兵,在军队当中干活没什么建树,所以他决定转行,干一个体面的专家的活儿。

之后刘半农便成了一个研究文字语言的学者。

当时新文化运动进行得正轰轰烈烈,许多进步青年看到清朝末年我们的对外战争屡战屡败,所以不由得上升到:是不是我们这个民族有问题?或者是我们的文化本身就是有问题的?这其中最核心的东西自然是汉字和我们的语言。

所以很多专家都在研究:我们的语言和文字到底有什么问题?

刘半农对此也是颇为感兴趣。

一开始他只是翻译外国人的文学,以此来赚取一些稿费;但是渐渐地他就开始关注语言文字的问题了,他在新青年报纸上发表文章《我之文学改良观》。

这在当时属于极少数的,率先呼吁对文化进行改造的文章,所以渐渐地刘半农就成了风云人物。北京大学的校长蔡元培也被他的文章震惊,所以特意聘请他去北京大学执教。之后他就在新青年上发表多篇文章,以新文化的态度批判旧文化。

大约是觉得自己光批判还不够,毕竟当时整个西方是更为先进的地方,所以他在1920年又前往欧洲学习,并且在欧洲多个大学升造。尤其是还专门学习语音、语言方面的课程,想要专门地研究一下语言方面的学问。

回国之后刘半农就成了海归,自然是成了当时的权威。

2、观点激进,欲图废弃汉字

刘半农作为早期的进步人士,在许多方面也确实有他的独到之处,所以很多人愿意去听他的课程。同时他还主张废除文言文,鼓吹白话文比文言文更先进。

不过白话文倒不是他追求的终点,在当时那个特殊的年代,他的一些观点走向了偏激的层面。废除文言文只是他目的的一个过程而已,他的真正目的则走得更远,比如他就特别的看不惯汉字,觉得汉字是导致当时中国落后的根源之一。

他想要把汉字给废除了,然后把我们的文字也改成字母语言,像拼音一样一个字母一个字母的拼写。

而且有他这样的想法的不是他一个人,而是当时许多名流都这么觉得,这其中也包括大家熟知的鲁迅。他们甚至多次讨论如何废除汉字。

这么一个过激的办法,虽然引起了当时一些激进人士的热烈反应,但是同时也引起了一些保守人士的强烈反感。这其中就包括章太炎。

3、针锋相对:守旧派章太炎强烈反对刘半农

严格说起来,章太炎并不算是彻底的保守派。相反身为比刘半农大了几十岁的人,章太炎其实是一个资格更老的革命党。乃至于孙中山成立同盟会,都需要邀请他去捧场。

出生于1869年的他,家里祖上曾经对明朝的灭亡非常同情,所以他在思想上很早就开始反对清朝的统治。

章太炎

再加上当时清政府一系列丧权辱国的行为,所以他的思想正好有了传播的基础。他见证过甲午海战的国耻,也与康有为等维新派有过交往,还曾经亲自上书李鸿章,还因为鼓吹推翻清政府而被通缉亡命天涯。

可以说章太炎在各方各面都是刘半农的前辈。

但是章太炎的思想并没有刘半农这么激进。他对于我们有着比较强的自信心,他对于当时的一些论调不满,曾表示“近来有一种欧化主义的人 ,总说中国人比西洋人所差甚远,所以自甘暴弃”。章太炎认为完全不是这样的。

他认为这些人是“不晓得中国的长处,见得别无可爱 ,就把爱国爱种之心,一日衰薄一日;若他晓得,我想就是全无心肝的人,那爱国爱种之心,必定风发泉涌,不可遏抑的!”

因此对于刘半农他们这种想要直接把汉字废除的行为,他是心里面非常不爽的。

而巧的是,他们还都是当时的名人。

刘半农为了推销自己的观点,自然是不吝惜争取这位“大佬”的支持,于是这么一场旷世奇葩的求骂大戏,就在这种背景之下产生了。

4、突发奇想:想要编一本骂人的专辑

一开始刘半农没多想,他就是研究语言学突发奇想,想要写一本关于全国骂人的专著。

不过他却一时间不知道如何下笔。

毕竟他虽然社会经验丰富,而且去欧美深造过语言相关的课程,但是这些语言跟中国的本地语言又不是一回事儿。当时的专家教授们接受西方的各种观念,所以也特别喜欢搞一些社会活动,刘半农突发奇想到,不如自己在报刊上面征求各地骂人的语言。

为自己这个大胆而聪明的主意,几乎激动得不能自已的他,却没想到这个可怕行为背后需要承受的“恶果”。

很快他就见证了许多人骂人的欲望有多强。

周作人

首先是他的朋友周作人闻风而来,立马用绍兴话给刘半农来了个狗血淋头。正沉浸在周作人的骂声中不能自拔,刘半农的另一个好朋友赵元任也来了,操着湖南、四川、安徽多地方言,对着刘半农就是一顿臭骂。

毕竟这是人家主动求骂,不骂白不骂。

更加过分的是他的学生们也得知了消息,所以也是纷纷表示满足老师的愿望。于是一整堂课都充斥着学生的骂声,学生们用自己独特的方言,酣畅淋漓地招呼自己的老师。乃至于下课铃声响了也他们还想继续,刘半农招架不住只得匆匆离开。

本来以为这么一波算是完了。

但是他没有想到,真正的王炸是已经看他很不爽的章太炎。

5、骂人大师:章太炎给刘半农骂出心理阴影

关键他还自己“不知死活”,亲自上门去求教章太炎,想要章太炎支持自己的白话文观点。

章太炎看到他来了心里的话一股脑涌出来,他立场鲜明地对刘半农说:“白话文不自今日始,我国的毛诗就是白话诗。”

并且举例水浒这些白话文小说,早在明清时期就已经盛行。

一说起自己拿手的领域章太炎就止不住嘴,恰巧他也是一个资深语言研究爱好者,并且对这方面懂得非常多。所以他就问刘半农:“但是你们写的白话文,是根据什么言语做标准?”

刘半农哪里晓得这里面的门道?就说就是按北京话做标准。

章太炎打蛇随棍上,又问他北京话是什么话呢?

刘半农只道是章太炎跟他探讨学问,没有料到章太炎已经是“杀机毕露”,所以他傻乎乎地回答:“是中国明清以来,京城里人所说的话。”

这个话一说出来就出问题了。

因为明朝人的话跟现在的普通话有很大区别,现在的普通话是清朝之后,建立在清朝皇族口音之上的语言。所以当时的北京话与明朝的北京话,完全就是两个不一样的语种。

刘半农哪里知道这个缘故,顿时听得一愣一愣的。

章太炎一看他这副模样就来劲儿了,就用明朝的语言给刘半农背诵《正气歌》。

秀完了明朝的语言章太炎还不够:“如果汉人要用汉音 ,我也可以背诵一段汉代音韵的文字。”然后他就用汉朝的语音说了一段话。

一段完全听不懂的“鸟语”听下来,刘半农已经整个人都懵住了,顿时也感觉自己有些信口开河。跟这位饱学的老先生相比自己还是差太多了,顿时整个脸都开始红了起来。

但是章太炎却并不打算放过刘半农,又说起他在报纸上征求骂人的语言的事情,并表示自己可以给他赐教一番。

刘半农还没有反应过来,章太炎就开始用历朝历代的话来骂刘半农。

骂完了还不打紧,他又把每句话的出处在哪里说出来。刘半农被骂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却一句反驳的话都不敢说。因为章太炎并不是泼妇骂街,人家是正儿八经的跟他搞“学术交流”,所以只能乖乖的等着他骂完。

眼看着章太炎终于算是骂得差不多了,尴尬得刘半农总算是缓过神来,然后非常小心地对章太炎说:“我们麻烦老师很久,现在我们要告辞了。”

借着这个由头他终于逃出了章太炎的住所,不然不知道章太炎还拿什么好话骂他。这也算是章太炎报了“一箭之仇”,刘半农从此再也不敢撩拨章太炎老先生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北... 1950年11月,朝鲜平安北道大榆洞指挥部。朝鲜人民军最高领导人金日成和他的副首相、外相,人民军总政...
史学界的“福尔摩斯”,解开了多... 秦始皇灭六国建立秦帝国,汉高祖灭秦建立汉王朝。在许多人看来,秦始皇嬴政、汉高祖刘邦就是隔世的两代人。...
原创 英... 英国要租借香港100年,为何李鸿章誓死争取99年?后果很严重 李鸿章在晚清的时候非常出名,而且他主张...
原创 他... 金朝虽然是由女真人建立的,但境内最多的却是汉人。而金朝的统治者也迅速汉化,任用了许多汉人官员。特别是...
文化中国行丨此间播撒星星火——... “七师是一所革命的学校,谢台臣是革命教育家。”刘伯承、邓小平、宋任穷、薄一波等南下路过大名七师时曾这...
国运之战!东桑西移,一场影响深... 中国是丝绸的发源地,丝绸是中华文明的象征。 一块丝绸背后,是一条栽桑养蚕、缫丝织绸的产业链。 千百年...
原创 李... 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位慧眼识才、知人善任的贤明君王,位及宰相的谏臣马周就是他看重并且尤为信赖的才子之一。...
原创 赵... 赵匡胤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后来之所以会落到赵光义的手上,原因便在于他一直没有立自己的儿子为储君。 倘...
原创 原... 清朝唯一不愿葬到东陵的皇帝,几百年被考古者开发,又封闭起来。历史的巨轮一直以来都没有停止过转动,而在...
原创 日... 日本731部队到底有多残忍?油炸婴儿、人马换血、无麻醉拔牙、人体四肢互换、冻伤实验、母爱实验等只有恶...
你的祖先在三国时期是干啥的? 授权自 你的祖先在三国时期是干啥的? 01 因为缴纳不起赋税失去土地,爹妈相继饿死,被迫参加了一个大...
原创 1... 1945年4月的一天,已经成为国民党军务署署长郭汝槐,在军务署遇到了同为黄埔军校五期同班同学的任逖猷...
原创 历... 在中国历史上,要问哪个朝代最让人心向往之,很多人无疑是向往那个汉唐盛世,因为这个时候是这个五千年来最...
原创 朱... “时势造英雄,帷幄奇谋,功冠有明一代。”——蔡元培 虽然在当今时代,随着科技文化的发展,人们都意识到...
原创 北... 许多人对于隋唐时期这段期间的故事都十分好奇,虽然隋朝是一个短命的王朝,但他带给后世的影响却是不可忽略...
原创 我... 最近,日本的笹川和平基金会就台海有事,进行了兵棋推演,根据事态发展需要,米、日、韩、澳等国海军力量均...
原创 梁...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打退了朝廷几次进攻,然后接受朝廷招安,先征辽国、后征方腊,在征辽之时,没有什么...
原创 东... 三国时期是最不缺人才的时期了,这个时期曹魏有典韦、夏侯惇、郭嘉、荀彧蜀汉有五虎上将和诸葛亮,那么东吴...
原创 上... 一组精心上色的老照片,如同时间的低语,轻轻掀开了过往岁月的神秘面纱,引领我们穿越至那些泛黄记忆中的鲜...
原创 他... 1948年,与我党有血海深仇的国民党高级将领康泽在襄阳被捕,远在西柏坡的毛主席知道这个喜讯后,却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