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司马懿出征带了个老头,诸葛亮得知后长叹“吾命休矣”
迪丽瓦拉
2025-07-24 02:33:19
0

三国时期群雄逐鹿,在这样的乱世中涌现出了许多的英雄人物,无论是刘关张桃园三结义,还是以曹操为首的北方,亦或是偏居一隅的东吴,都是不容忽视的势力。

就在这样三足鼎立的局面下,三方势力都没有办法吃掉对方,因此只能等待着别人犯错误,在刘备去世之后,诸葛亮扛起了蜀国的重任,他必须开始为这个国家做些什么。

恰巧这时魏文帝去世,诸葛亮敏锐的嗅觉让他做出了北伐的举动,就在最后一次北伐的时候,本来打败曹魏是最好的机会,可是一个人的出现让司马懿稳住了军心,也让诸葛亮功亏一篑。

蜀国北伐

白帝城托孤之后,诸葛亮开始为蜀国的北伐做准备,他知道北方一日不拿下,蜀国的危机就一日不能解除,于是他先是派人与东吴修好,这样就不会在北伐的时候被人从身后捅刀子。

同时诸葛亮开始南征,也就是为了蜀国国内的稳定进行的一次镇压,在这次战争中,诸葛亮不仅拿下了雍闿、孟获,让国内的各方势力统一了起来,还建立了一支作战顽强的部队,这就是北伐的基础。

经过几年的筹备,诸葛亮认为蜀国已经具备了长途北伐的能力,他现在要等的就是一个机会,也就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个机会就是曹魏政权的更迭。

果不其然,建兴四年的时候,年仅四十岁的曹丕病死,这让诸葛亮感到此时的魏国政权一定是群龙无首内乱严重,于是开始挥师北伐。

蜀国的北伐一开始浩浩荡荡,第二年的三月,诸葛亮就已经进驻汉中,于是诸葛亮以汉中为根据地,继续北伐。

此时曹真奉命带兵阻击,诸葛亮派出赵云前去应对,自己则带大军去进攻祁山,诸葛亮这边进行得非常顺利,没多久,陇右的三个郡就归顺了蜀国。

可是其他几路大军却遭到了失败,其一便是马谡坚守的街亭,在张郃的围困下,马谡丢了这个战略要地,同时赵云那边也因为兵力太少吃了败仗,没办法,诸葛亮只能下令撤回退守汉中,第一次北伐宣告失败。

一次失败不能击败诸葛亮,第二次北伐在当年的冬天发生,可是由于魏军的顽强抵抗,诸葛亮的部队攻城受阻,加上冬天寒冷,后勤补给跟不上,诸葛亮再次败兴而归,第二次北伐也宣告失败。

回到蜀国之后,诸葛亮仔细思考了前两次北伐失败的原因,认为是自己太过冒进导致的,于是在做了充足的准备之后,于建兴七年进行了第三次北伐。

第三次北伐和第四次北伐的斩获颇多,不仅为蜀国扩充了很大的版图,还斩杀了许多的曹魏将领,其中就有打败了马谡的张郃,可是由于司马懿的顽强作战,诸葛亮在曹真病重的情况下,依然没能越过祁山。

五丈原之战

有了前面四次的北伐,诸葛亮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他认为蜀国军队在战斗力方面是不输曹魏的,将领也不虚,四次北伐的失败其实只不过就是因为战线太长导致的。

因此古代作战虽然看似是两军在武力上的交锋,实际上是在打后勤,古代可没有现代化的装备,更没有便于携带的军粮,所以行军途中烧火做饭是常事。

因此十万的部队,其实真正拿起武器上战场的也就两三万人,其余的七八万人都是后勤部队。

诸葛亮认为北伐的路程遥远,自己的后勤部队跟不上行军速度,加上行军途中出一点岔子,作战部队就可能陷入断粮的境地,这是几次北伐失败的真正原因。

青龙二年,诸葛亮发动了第五次北伐,这一次他做了这辈子最为充实的准备,不仅派出了十万大军,粮食辎重也先一步到达战场,气势如虹的样子,就是要一口吃下司马懿。

诸葛亮知道司马懿的性子,他是个非常小心谨慎的人,再加上曹魏守军固守城池,蜀军想要攻城是十分艰难的,诸葛亮猜测司马懿会采取死守的方式,不会断然出兵。

可要是司马懿死守的话,这对于长途跋涉的蜀军来说是不利的,面对死守,攻方士兵的士气往往会先一步消失,等被磨没了性子,再打起来的胜算就没办法估计了。

诸葛亮面对司马懿的拒不出兵,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激将法”,诸葛亮先是派人在城中散布谣言,说司马懿是太监,魏国之所以不敢打是因为害怕蜀国。

司马懿看到这些谣言当然是微微一笑不予理会,可是他手下的将领们肯定是受不了的,于是他们逼迫司马懿立马出兵,和诸葛亮决一死战。就在司马懿扛不住手下人的压力之时,魏明帝知晓了这件事,派出了辛毗前来稳定军心。

诸葛亮这边看到司马懿的军队开始了活动,以为自己的计策起作用了,便开始了周密的部署,可是当探子来报,辛毗已经到达司马懿大营的消息之后,诸葛亮傻眼了。

神秘的老人

诸葛亮瘫坐在军帐中,嘴里不住地念叨着“吾命休矣”,为什么先前还踌躇满志的诸葛亮,一听说司马懿带了个老人之后就会如此沮丧呢?这位叫做辛毗的老人有何来头?

原来,辛毗乃是曹魏军中唯一一位铁面无私的人物,他早年间投靠袁绍,后来又投靠曹魏辅佐曹丕,他为人刚正不阿,是规则和法律的忠实执行者。

魏明帝派辛毗到司马懿军中的意义不言自明,那就是害怕司马懿沉不住气出兵和诸葛亮开打,面对如今的形势,其实司马懿只需要守住城,诸葛亮就拿他没有办法。

辛毗这样的人,向来是以严厉执法著称,要是谁想要触犯军法,想要违背皇帝的命令,他一定会对违反的人军法处置的。

司马懿面对好战的手下,不敢说什么,这是因为他不能处罚,一旦处罚就失去了领导力,魏明帝深知这一点,于是派了辛毗来做这个“恶人”,为的就是解放司马懿,让他肩上的担子轻松一些,好好执行守城的命令。

果不其然,五丈原之战,蜀军和魏军僵持了三个月,诸葛亮想尽了一切办法都攻不下城,最后病死在回程的途中,这都是辛毗的功劳啊。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朱... “时势造英雄,帷幄奇谋,功冠有明一代。”——蔡元培 虽然在当今时代,随着科技文化的发展,人们都意识到...
原创 北... 许多人对于隋唐时期这段期间的故事都十分好奇,虽然隋朝是一个短命的王朝,但他带给后世的影响却是不可忽略...
原创 我... 最近,日本的笹川和平基金会就台海有事,进行了兵棋推演,根据事态发展需要,米、日、韩、澳等国海军力量均...
原创 梁...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打退了朝廷几次进攻,然后接受朝廷招安,先征辽国、后征方腊,在征辽之时,没有什么...
原创 东... 三国时期是最不缺人才的时期了,这个时期曹魏有典韦、夏侯惇、郭嘉、荀彧蜀汉有五虎上将和诸葛亮,那么东吴...
原创 上... 一组精心上色的老照片,如同时间的低语,轻轻掀开了过往岁月的神秘面纱,引领我们穿越至那些泛黄记忆中的鲜...
原创 他... 1948年,与我党有血海深仇的国民党高级将领康泽在襄阳被捕,远在西柏坡的毛主席知道这个喜讯后,却第一...
原创 和... 导读:唐太宗是历史上最有‘奇情’气质的英雄人物,柔情侠骨,一应俱全。在打天下的政治斗争中,当然他有和...
原创 2... 说起著名的九一八事变,相信大家都是不陌生,因为在九一八事变发生之后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当时...
原创 自... 我们都知晓,在我国古代战争中历来兵不厌诈,也有很多诈降后成功反击的案例,比如东汉末年,黄盖通过诈降,...
原创 此... 三国时期可谓是群雄并起,各种人才数不胜数,很多文将和武将都名留千史,成为了一代神话。比如诸葛亮、关羽...
原创 有... 在很多文学作品中,都曾说过朱元璋和明教之间存在关系,尤其是金庸的小说《倚天屠龙记》中,更是说朱元璋是...
原创 军... 列举3个例子:没有军事家坐镇,名将经常打败仗。军事家的战略眼光、格局、手腕,远非名将可比。 一、离开...
原创 他... 在近代错综复杂的历史背景下,1924年中国一座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军事学府建成,它就是鼎鼎大名的黄埔军校...
原创 马... 自从我军解放西安,扶眉战役大捷,胡宗南退守秦岭,国民党为了保住西南,企图依靠西北胡、马,特别是二马钳...
原创 一... 前一篇文章,我们介绍了西汉的前六位皇帝。刘邦最会用人,汉惠帝最仁慈,刘恭因一句话而丢了性命,后少帝刘...
原创 姑... 在古代皇室,婚姻伦理观念方面并不像现在这么看重,很多近亲表哥表妹结为夫妻被认为是亲上加亲,甚至还有姑...
原创 滕... 作者:相忘于江湖 1955年大授衔,有不少开国元勋因为离开军队而未授衔。 坊间流传甚广的“评衔不授衔...
原创 大... 《大明王朝1566》是一部优秀的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不少人就是因为看了这部剧,而成为了明史爱好者。笔...
原创 谭... 中国是国流血的第一士。——梁启超称谭嗣同 大家都知道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渐趋严重,在这种形势下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