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自古兵不厌诈,为何现代战争中不能先诈降再反击?
迪丽瓦拉
2025-07-24 10:02:54
0

我们都知晓,在我国古代战争中历来兵不厌诈,也有很多诈降后成功反击的案例,比如东汉末年,黄盖通过诈降,成功骗过曹操,最终火烧赤壁,使得曹操失败而归。那为何在现代战争中,不能先假装投降,然后再趁敌人松懈之时,掏枪反击呢?

这里面涉及的原因有三:

第一:士气难控

常言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士气是一个很难以把控的东西,可能上一秒还在嗷嗷叫的往上冲,下一秒就灰溜溜的逃了回来。

即便是在古代战争中,将领也通常是在战争正式打响之前假意投降,因为当战争彻底打响,将士们就会视死如归,绷着一根弦往上冲,这时如果突然宣布投降,就像是在高速上拉了手刹。士气有时候就像我们“憋尿”,当我们周围无处可行方便之时,我们往往能憋很久,而当我们到家或者看到厕所时,从我们看到的第一刻起,我们就有种马上就憋不住的感觉。

士气也是如此,本来视死如归,一旦宣布投降,我们就松懈下来,很难再组织有效反击了。所以将领也不敢冒这个险,毕竟人心也是难测的,即便大家都知道是诈降,也不一定所有人都能在提起那股士气,到那时,诈降就真的成了投降,也会牵连很多不明真相的部队,误让他们以为大势已去,兵败如山倒。这一点在古代和现代是共通的。

第二:名声在外

古代的战争,在于争权争霸,是灭国之争,都快把你灭了,自然也不会讲什么武德,毕竟成王败寇。打败你后,史书怎么写,自然由我来定义。

但现代战争不是,现代战争的本质在于争夺发展资源,整体上不存在灭国之说,同时也有优待俘虏一说;相当于驱散了迷雾,所有国家同台竞技。这时候如果诈降,那么就会给别人留下不确定因素,为了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别的国家将不会再接受你的投降,要么鱼死网破,要么战至最后一人,想投降都不能投,这是对生命的漠视,演变到最后,很有可能真的成为灭国之战。

这就相当于斩断了退路,但并不是‘破釜沉舟’;而是名声在外,将不会再有任何盟友,会成为全民公敌,因为盟友也怕你背后捅刀子,敌人也怕你诈降,那怎么办,败亡将会成为必然趋势。

第三:小心为上

投降,也不是说投就能投的。与诈降相对的,是优待俘虏,为何?就是为了减少反抗精神,一旦投降时,敌军射杀俘虏,同样会造成一种不接受投降的印象,那败军之将也会退无可退,激发信念,最终获取能转败为胜,也或许敌人赢了也是损失惨重。

为了避免诈降,也为了避免敌人不能优待俘虏,所以在某一方投降时,其实双方都是变得更加紧张。

在现代战争中,如果想要投降,那就意味着你要完全从掩体中暴露出来,要小心翼翼地放下所属的武器,一点一点挪到安全地带,这个时候双方都是紧张地,投降地怕自己稍微大点地动作引起对方擦枪走火;接受投降的也要小心对方是不是有伏兵。

只有确定完全放下武器,才会接受投降,而这时投降的一方,也完全暴露在对方的枪械之下,毫无还手之力,何谈在反击呢?同样,如果是成编制的部队投降,也会被打乱编制,分发到各个地方接受改造,群鸟散开,哪还能成势。

由此我也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总能在电视剧中看到情报人员被敌人抓住时,那种宁死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但为何他们不能假装投降,或者提供假的情报呢?

其实和上述原因是相似地,开口,就是对审讯地接纳,当你开口地那一刻,无论是真话还是假话,你的士气都会泻下来,意志也会变得薄弱,可能说着说则,就把真正地信息说出来了。

同样,审讯人员也不是愚蠢之人,他也可以分辨或者验证你说的话的真假,最终判定为假,依旧难逃厄运。另外,如果假情报是事先准备好的那还好,如果是你临时起意,先不说一个假情报要用无数谎言去弥补,稍不注意就会功亏一篑,另外如果你的队友不知道你说地是假情报,你的妥协同样也会对队友造成冲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晚... 作为我们中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一直都是目前电视剧的取材对象。 关于清朝的电视剧有很多,其中还不...
原创 收... 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战略规划与过程是清朝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它不仅展示左宗棠本人的军事才能,也反映当时...
原创 有... 熟悉日本战国的朋友们应该知道,甲斐武田家的末代家督是武田信玄的四儿子武田胜赖,而后世很多人都认为武田...
原创 宫... 皇帝是封建社会权力的掌握者,他可以随意定下人的生死,也许只是无意的一句话,一个动作,都有可能给自己带...
原创 初... 初唐故事:历年龙战血玄黄,大统终教属李唐 李渊布置已定,忽报西秦霸王薛举僭称秦帝,遣子薛仁杲入寇扶...
原创 “... 黄帝之后又产生了颛顼(音zhuānxū)、帝喾(音kù)、尧、舜5个部落联盟领袖,他们共同被尊称为“...
原创 清... 在中国的近代史上,清朝的影响力无疑是十分深远的,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除了人们所熟知的晚清...
原创 朱... 在滚滚历史长河中,华夏大地上出现了不少名垂千古的帝王,同时也有不少昏庸的亡国之君。 除此之外,还有一...
原创 大... 1885年7月23日,时年74岁的左宗棠去世,这位晚清重臣的去世,可以说是有人欢喜有人忧。 法国人...
原创 玄... 玄武门之变可以说是唐朝初期全国影响最重大的新闻。李世民只一战,就轻松干掉了他早视为威胁的哥哥和弟弟。...
33亿年的地质史书为何能惊艳众... 光雾山—诺水河世界地质公园 为什么 被称为33亿年的地质史书? 这本史书记录着怎样的故事? 带着...
原创 安... 安徽博物馆里收藏着这样一件国宝级青铜器,时代为西周时期,名字为云纹铜五柱器。看过这件青铜器的游客,都...
原创 9... 在我们的人生中,每个年代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记忆,而90年代,就是那一段充满着激情与梦想的年华。在这篇...
原创 海... “你是一个好人,却并无用处。” 这是几年前爆火的历史题材小说《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对于...
原创 对... 阅读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接收更多精彩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自从人类进入大航海时代以来...
原创 朱... 众所周知,朱重八是九五之尊中最为奇特的一个——他出身很不好,小时候连白米饭都没见过几次,全靠自己的努...
原创 万... 在明朝,可谓是一个十分有意思的王朝,皇帝们都是各有特色,十分荒唐,有杀人不眨眼的朱元璋,有促织皇帝朱...
原创 陕... 引言 秦始皇得以一统天下,肯定不是他的一人之功。秦国能够在诸侯国中杀出一条血路,要从秦穆公说起,《史...
原创 孙... 191年,孙策之父被黄祖所杀,孙策为父守孝三年,父亲的死也一直被他记挂在心里。 193年,孙策为复仇...
原创 原... 前言:本文大约3700字,大概阅读时间8分钟。我是流浪在云梦泽的读书人,期待你的关注、点赞和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