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收复新疆后,左宗棠下令“不留生俘,降了也杀”,换来30年的安定
迪丽瓦拉
2025-07-25 22:03:45
0

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战略规划与过程是清朝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它不仅展示左宗棠本人的军事才能,也反映当时清朝的国内外政治环境。

在这场战争中左宗棠的手段果断且狠辣,对于敌人不接受任何投降,哪怕是投降的人也要斩尽杀绝,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却换来新疆30多年的和平。

那么,这其中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

左宗棠收复新疆

19世纪中叶,清朝的新疆地区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

1864年,新疆各族人民发动大规模反清叛乱,形成若干地方割据势力,导致清朝对该地区的控制力大大减弱,占据南疆喀什噶尔城的柯尔克孜族向中亚汗国浩罕求援,邀请布素鲁克汗返回新疆。

1865年春,阿古柏随布素鲁克汗进入南疆,不久便驱逐布素鲁克汗并对其他各支反清势力展开攻势,先后攻占喀什噶尔、阿克苏、叶尔羌(今莎车)、库车等多个地方。

2年后阿古柏建立“哲德沙尔”政权并自立为汗,1870年攻占乌鲁木齐旋据有天山南路和天山北路部分地区,俨然有将新疆从清朝国土内割据出去。

阿古柏的军队总兵力多达5万人,其中骑兵约占三分之一,尽管拥有优良的武器装备,但充其量只是一只“纸老虎”,浩罕人在军队里享有特权,被强征来的本土士兵则士气低落。

1875年,左宗棠率领大军进入新疆,采取“先北后南,缓进速战”的进军方针,于1876年收复天山北路、1877年进入南疆,称得上是势如破竹。

阿古柏在节节失败、众叛亲离情况下于库尔勒服毒自杀,汗国内部也发生内讧,最终清军以摧枯拉朽之势继续作战,将其子、继承汗位的伯克胡里逐出中国,新疆地区除伊犁仍被俄国侵占外,天山南、北两路全部收复。

阿古柏的入侵对新疆地区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影响,但最终清政府成功收复失地,展现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这一事件也反映当时国际政治中的大国博弈和地区安全的复杂性。

不留生俘,降了也杀

在收复新疆的过程中,左宗棠曾面临如何处理俘虏的问题,这又是怎么是回事情呢?原因其实非常简单。

阿古柏的主要势力被击败后,其残部力量仍然在新疆各地游击,对清军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如果这个问题一直无法得到解决,那么想要彻底收复新疆根本就不可能,一旦清朝大军返回国内阿古柏势力必然会卷土重来,到时候产生的蝴蝶效应更大。

所以为了避免日后的隐患,左宗棠果断下令不留生俘,甚至坚持“降了也杀”。这一做法虽然残酷,但有效地震慑了敌人的斗志,使他们不敢再轻易反抗。

左宗棠的这一决策在当时引起不少争议,但也换来新疆30年的安定和平,体现了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也展现他作为军事家的果断和魄力。

可能很多人不理解这是什么意思,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清朝的国情也无法接受第二次新疆之战。

清朝末外部威胁不断增加,甚至于阿古柏问题也不单单是问题本身,背后透露着欧洲列强的阴谋。

为了维持其政权阿古柏还与沙俄、英国侵略势力进行勾结,英国为了从印度向新疆扩张势力,并抵制俄国势力的南侵,一直在竭力控制阿古柏政权。

1873年,英国派出费赛斯使团带给阿古柏一封女王的亲笔信和大批武器,次年双方还签订了所谓的《英国与喀什噶尔条约》。同一时期,沙俄的侵略行为也对新疆构成严重威胁。

沙皇为了抵制英国在新疆不断扩张势力,密切注视着阿古柏入侵新疆的事态发展,为了自己的利益还在1871年俄国悍然出兵侵占伊犁。

可以说,若是阿古柏问题当时没有被一战解决,如今的新疆可能就是现在的外东北。

海防论与塞防论

打仗打得是什么,打得是综合国力,尤其是经济,“大炮一响黄金万两”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可是,当时的清朝面临“两线作战”的情况,海防论与塞防论就是最典型的代表。

清末时期清政府面临一个重大的国防策略问题,是应该重点加强沿海的海防,以防御可能来自海上的侵犯,还是应该加强内陆的塞防,以抵御来自陆地的威胁。

海防论的支持者认为,由于北京距离海岸较近,而新疆则远离京师,因此边防不如海防重要和紧迫,主张由于财政拮据和新疆之役的胜算不大,应该重新考虑是否继续在新疆作战。

除此之外,新疆土地贫瘠不值得花费高额代价去收复,并且那里周围都是强邻难以长期固守,因此应该暂时放弃新疆以保存实力,待日后再图大举收复。

塞防论者认为新疆是西北防务的第一线,守卫着屏障北京的蒙古,当时西方列强尚未造成直接入侵的危险,但俄国人在新疆的推进已经成为主要的威胁。

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应将边防军费转用于沿海防务,因为对沿海防务已经拨给固定的军费,祖先们百战经营的土地更不应放弃,如乌鲁木齐、阿克苏这样的战略要地更应该坚守。

在这个时候左宗棠主张“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对海防的重要性不表异议,但力主不应当用牺牲边防的办法来办海军。

如果中国不能将新疆叛乱平定,俄国人就会继续蚕食西北领土,西方列强也会从沿海进攻作为呼应,这才有了后来的左宗棠抬棺发兵西征,最终一战定乾坤换来新疆30多年的太平。

如何来评价左宗棠“不留生俘,降了也杀”这一政策呢?手段很残忍却适应时代的需求。

清朝财政赤字十分严重,根本没有足够的金钱来维持两线作战,以李鸿章为首的人更倾向于防守东南沿海,所以新疆之战必须要短期内解决,而且还不能留下任何隐患。

如何才能做到一战定乾坤且永无后患,唯有鲜血、人头才能震慑宵小分子,所以说“不留生俘,降了也杀”没有任何问题。

左宗棠收复新疆的行动,击败的不仅仅是阿古柏本身,还有沙俄的侵略计划、英国的蚕食计划,巩固了清朝在西北边疆的统治,展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

回首往昔,新疆之战后一直到清朝灭亡,甚至于民国期间新疆都十分的安稳,让人不得不佩服左宗棠的眼界。

对于此事,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姜... 本文系《三国人物关系网及亲缘风云》第12章 作者:正聊三国作者XXY 蜀汉篇第十二章:姜维的后人在唐...
王鹏程新作《1924:鲁迅长安... 阳光讯(记者 韩文韬 实习记者 王义卓)据悉,10月13日下午,西北大学文学院教授、作家王鹏程先生做...
原创 明... 在明朝末年,当时连年大旱。导致底下的人民民不聊生,但是为什么李自成在起义的时候他却有粮草,他的粮草是...
原创 被... 哈喽大家好,小娱又来啦! 最近小娱吃瓜吃到了巴西,大家都知道阿根廷成了疫情中第一个黑天鹅事件“受害...
原创 赵... 三家分晋后的战国前期,魏国是当之无愧的霸主,此时赵国的实力远逊于前者。赵国曾与韩魏联手共击秦国,却被...
原创 “... 前言: 战争所带来的是黑暗与苦难,战争结束后的战败方很多的士兵会沦为胜利的附属品,也就是奴隶。其实奴...
原创 生... 1945年9月2日,日本外务大臣重光葵代表天皇、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大将代表大本营陆海军部在美军战列舰...
原创 曹...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这是描写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的歌词,表达的就是当时的政局。 说起盛世我...
原创 晚... 晚清老照片:图8真实的“阴兵开道”,图9袁世凯的大姨太倾国倾城 1、这张照片 是父子俩在颐和园的合...
原创 建... 要说建国后战斗力最强的逃犯是谁,有些人可能会认为是白宝山、东北二王,又或者是勒索李嘉诚10亿港币的张...
酉阳钟灵山墓地考古工作结束,重... 经过5个月的考古发掘,我县钟灵山墓地考古工作顺利结束。 10月14日,钟灵山墓群主动性考古发掘迎来...
原创 汉... 说到汉朝,大家不难想到大汉天子,汉朝的军事能力和政治实力较高,所以汉朝也是中华民族较为繁盛的朝代了。...
原创 日... 日本侵略者在我们美丽的华夏大地上留下了一道沉重的伤疤,屠杀、掠夺以及对妇女儿童的无情摧残,我们永世不...
原创 前... 郡县制是古代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管理行政制度,是在分封制之后出现的,是走向封建专制的标志。感兴趣的小伙...
原创 此... 白起屠城杀俘,长平一战成千古绝唱,白起之名也成了所有名将的偶像;王翦一生灭五国,攻城略地,为大秦帝国...
原创 最... 我党早期领导人,有许多有个性有血性的人,有些人后来被历史评说很多。但现在历史资料对一些历史人物重新进...
原创 郭... 三国,是一个英雄辈出、智者云集的时代,对于各路诸侯来说,一个高明的谋士所能起到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
原创 解...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在那段灰暗的时期当中,我国军队面临着十分巨大的压力,装备上的...
原创 蓝... 朱元璋 蓝玉案,明初四大案之一,是指明太祖朱元璋,借口蓝玉意图谋反,大肆诛杀功臣的事件。在整个案件中...
原创 他... 大家都知道秦始皇陵2000多年来自封闭后,从未打开。因为现代的考古技术还无法对打开后的秦始皇陵内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