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最早提出南昌起义的人是谁?此人敢想敢干,曾让蒋介石害怕
迪丽瓦拉
2025-07-26 15:03:58
0

我党早期领导人,有许多有个性有血性的人,有些人后来被历史评说很多。但现在历史资料对一些历史人物重新进行了定位。比如李立三,一提到他,就会想到“立三主义”,认为他是有过错的人。其实李立三作为历史人物,虽然有错误,但也是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

1、敢想敢干的人

大革命失败后,蒋介石举起屠刀对共产党人下毒手,很多共产党员死于蒋介石的屠刀之下。在蒋介石的屠刀下,有些人害怕了,成为可耻的叛徒。陈独秀的儿子陈延年被叛徒出卖被捕而牺牲,赵世炎被叛徒出卖被捕,罗亦农被叛徒何芝华出卖。蒋介石认为出这么多叛徒,而且镇压了很多起义,他开始腾出手收拾北部的军阀。

但蒋介石没想到,坚贞不屈的共产党人很多。其中有一人打乱蒋介石的战略。此人就是李立三。

李立三出生于湖南农村,1919年受五四运动影响到法国勤工俭学。当时在法国,李立三工作很苦,他是翻砂工,这活谁都不愿干。在此期间,他的师父是法国共产党员,年轻的李立三从师父那里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正是在法国留学期间,他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和工人运动。李立三的鼓动能力很强,很有号召力和感染力。

当时只要提到反对派,他就喊“打倒、杀头”。李立三脾气暴烈,而且敢想敢干,在法国还得了一个“坦克”的外号。他对革命很坚决。

1922年,李立三留学回家探亲,他父亲问他回国后准备干什么,李立三说:“我要干共产党”。这句话把其父气得大骂,认为军阀有枪有兵,李立三他们就是几个毛头小伙,根本干不成。

李立三对父亲说:“军阀有枪,我们有真理,有人民,我们死了不要紧,牺牲了一些人,一定有更多的人起来革命,革命一定成功!”

李立三的父亲对儿子很失望,他对人讲:“就当没有这个儿子了”。

李立三父亲知道,当地督军已经杀了很多闹事的年轻人,他担心儿子的安全。

李立三此时正筹划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当时煤矿的总监工王鸿卿得知李立三是罢工的头头,就花600大洋让人暗杀李立三。但工人知道后,从早到晚派出几十人保护李立三。如果需要李立三出面,交谈几分钟后,工人们就拥着李立三离开。那些暗杀李立三的人根本无法下手。

在罢工谈判阶段,路矿局又不肯让步,李立三对他们说:“接受条件就复工,否则就自由行动”。在路矿局眼里,李立三所说的自由行动就是发动暴动。这是路矿局最担心的,最终罢工取得胜利。

对于安源煤矿大罢工的胜利,就连刘少奇也佩服李立三,他曾说:“这是幼稚的中国劳动运动中绝无仅有的事”。这一胜利对全国的工人运动影响很大,因为京汉铁路大罢工失败后,各地的工会组织被禁止,很多组织转入地下。但安源路矿罢工的胜利,用邓中夏所说:“仅存的世外桃源”。

2、南昌起义最早提出者

李立三不仅善于领导工人运动,而且还领导并参加南昌起义。据史料记载,李立三可不是单纯的参与者,而且他是最早提出南昌起义的人。为什么这样说呢?

1927年7月12日,共产国际指示中共中央改组,将陈独秀停职,鲍罗廷指定了5人为常委:张国焘、张太雷、李维汉、李立三、周恩来,行使政治局的职权。

当时中央并没有南昌起义的计划,主要工作是做好转入地下的工作,以及把机关转到上海。李立三与邓中夏先去九江,做好中央机关的撤退工作。还调查研究再打回广东能否可行的事。

李立三等人到九江后,认为回广东成功的可能性太小,因为回到广东,如果开展土地革命,就会与张发奎发生矛盾,有可能遭到张发奎的打击。

李立三等人开会研究认为,我方应该自己搞一个军事运动,在南昌搞一个暴动,建立新政府提高号召力。

虽然我党确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方针,但如何开展武装暴动,什么时候搞起义,并没有计划。而这次九江会议,李立三提出了南昌暴动,由此可见他是南昌起义最早提出者。

九江会议后,李立三与邓中夏去庐山向鲍罗廷汇报,但鲍罗廷没有说同意或者不同意的话,瞿秋白、张太雷则赞成李立三的建议。

当时共产国际又派一个新代表罗明纳兹来汉口,通知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李立三让瞿秋白把暴动的建议带到汉口,由中央快速决定。

中央指示还没来,李立三又于7月24日召开第二次九江会议,此次会议直接明确了,叶挺、贺龙部队于7月28日到南昌集结,28日晚就发动暴动。然后再次请示中央。

有历史学者称,如果第二次九江会议不召开,起义的时间与地点就不知在何时何地了。

周恩来同意李立三关于举行暴动的报告,只是认为地点应在南浔,并到九江召开第三次会议。李立三还是坚持在南昌,最终周公也同意李立三意见。从这一点来看,李立三认为可行的事,他会坚持到底的。

但就在南昌起义准备发动时,张国焘到达九江。他带来中央意见,要求推迟起义。在讨论时,李立三第一个站出来反对,他说:全部准备好了,为什么还讨论?

周公也不同意张国焘的意见,直接告诉张国焘:如果不起义,他准备辞职不干了!

张国焘对李立三强烈坚持无奈,认为说服他其他人就好办了。但没想到李立三根本不同意,认为起义的事无法改变了。张国焘也只能同意。

不得不说,南昌起义是革命处在生死关头的一个转折,是我党被迫拿起武器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屠杀的武装斗争。也是最困难时期最难的决定,正是李立三的坚持,南昌起义才如期发动。

3、冒险计划让老蒋害怕

历史上对于李立三说得最多的,就是有一个“立三路线”说法。认为他一意孤行。南昌起义后,李立三不同意主席的工农武装割据、建立广大农村根据地的做法。李立三主张在城市开展武装斗争,提出“会师武汉,饮马长江”

1930年6月,李立三成为当时实际领导人,于是他制定攻打大城市的计划。

一是由朱德、毛泽东率红一军团打南昌和九江,掩护攻打武汉的部队。

二是彭德怀、黄公略、腾代远指挥红三军团,占领大冶,切断武长铁路,向武汉进攻。

三是贺龙、周逸群率红二军团,帮助地方暴动,然后进攻武汉。

四是许继慎、徐向前率红一军切断京汉铁路,进攻武汉。

五是在广西的邓小平、张云逸率红七、红八军进攻柳州、桂林,再拿下广州,随后北上攻长沙。

李立三提出“会师武汉,饮马长江”的确是大手笔,但这是冒险计划,当时我军还没有具备打大城市的条件。此后彭德怀的红三军团攻占了长沙,但伤亡惨重。甚至缴获的野炮山炮只有彭总与一个朝鲜族干部会用。其他人不会。

攻占长沙后,老蒋就坐不住了,如果李立三的计划成功就端了老蒋的地盘。当时老蒋正指挥中原大战,干脆不与北方军阀打了,直接拉开“围剿”。当然李立三的冒险计划也被纠正了。

但老蒋却怎么也想不到五次“围剿”,竟然围出一个强大的对手。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为... 人们提起战国时期的战争,总是会为战场上几十万士兵激战的画面而感到震惊。比如在著名的邯郸之战当中,秦国...
原创 苏... 乌克兰人与俄罗斯人同属于斯拉夫民族,甚至再细分一点,二者同属于东斯拉夫人,可以说,乌克兰人与俄罗斯人...
原创 日...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元帅杉山元扬言三个月就能够拿下中国。 历史用现实打脸,日本战败! 19...
原创 此... 大家好,欢迎来到寻春秋,今天,我们来说一名明朝大将常遇春,他出生贫寒,却不甘认命,从小习武,希望长大...
原创 为... 这么说其实有歧义,说李自成和张献忠等人面对明朝是十分顽强是对的,也的确如此,自崇祯初年张献忠和李自成...
原创 当... 在刘邦的崛起过程中,吕太公的作用不可忽视。 吕太公,即吕文,是刘邦的妻子吕雉的父亲。他在刘邦还未显贵...
原创 五... 在西晋时发动“永嘉之乱”的少数民族主要是匈奴, 鲜卑,羯,羌,氐这五个少数民族,当然也有其他民族的参...
原创 苏... 在苏联的历史当中出现过很多的冤假错案,就算是从现在的很多公开的资料当中看,也仍然得不到合理的解释。6...
工会干部绘成语丨攻难守易 邯郸位于河北省南部,是战国时期赵国的都城。这里被称为中国成语典故之都。古城邯郸在历史长河中,孕育出灿...
原创 袁... 袁世凯逼宫时,清朝所有的军事力量基本都已被他掌控,所以他才敢将皇太后与幼帝“孤儿寡母”玩弄于股掌之上...
原创 隋... 隋朝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估计就只有那残暴的隋炀帝了,以及接下来的隋唐英雄传了。要说起隋炀帝他爹隋文帝...
原创 皇... 皇帝是高危职业。 中国历史上,从皇位上被赶下去,之后竟然还能复辟翻盘的,凤毛麟角。不过刚好,元明清三...
原创 执...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乘坐鹦鹉螺号,尼摩船长带你遨游知识的海洋。 众所周知吕布在《三国演义》中被...
原创 一... 标题:一座小小钓鱼城,是如何克死蒙哥汗,成功阻击蒙古军队的? 在历史的长河中,时而有那些看似微不足...
原创 前... 苏联虽然是一个以意识形态为中心形成的“全新”国家,但是其本质上仍然是基本继承了沙俄时代在领土空间上的...
原创 他... 陕北红军创建人都有谁呢?其实都是我们最为熟悉的人物,有大名鼎鼎的刘志丹、谢子长、高岗、吴岱峰、贺晋年...
原创 曾... 在中国历史上,堪称完美的成功人士并不多,曾国藩应该算一个。自近代以来曾国藩就被政界人物奉为“官场楷模...
原创 南...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事件如同烙印,深深镌刻在一个民族的记忆之中。 “靖康之耻”对于南宋而言,便是那无...
原创 吴...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伴随着正统明朝的灭亡,历史也给吴三桂留下了一道“选择题”,而吴三桂最先选...
中非经贸博览会走进地方(湖北)... 10月17日上午,中非经贸博览会走进地方(湖北)专场推介会在武汉成功举办。湖南省商务厅副厅长郭宁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