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朱允炆是嫡是庶?其实别再拿纣王的例子说事了,秦汉以来不认这规矩!
迪丽瓦拉
2025-07-25 22:03:10
0

在滚滚历史长河中,华夏大地上出现了不少名垂千古的帝王,同时也有不少昏庸的亡国之君。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因争议而被后人不断提及的君王,其中就有明惠宗朱允炆。

靖难之役后,朱允炆下落不明,至今仍是一个谜团。

不仅如此,朱允炆备受争议的还有一件事,那就是他被立为皇太孙是否合理?

主要是因为有人质疑其嫡孙身份,甚至还拿纣王举例。

那么朱允炆究竟是嫡是庶,他的继位是否合乎礼法,又与人们经常拿之比较的纣王是否相同?

这就需要细细分析了。

争议缘由

朱标是朱元璋最疼爱的儿子,也是他心中的继承人。

然而,或许是天妒英才,年仅38岁的朱标不幸感染风寒逝世,朱元璋对此痛不欲生。

但大明江山需要有人继承,朱元璋向来敬重马皇后,自然首要考虑其所出,但除了朱标外,其他儿子他都看不上,所以朱元璋便将目光放到了朱标的儿子,也就是他的孙子身上。

朱标一共有5个儿子,但其长子在8岁时就不幸离世,因此朱标存活于世的儿子实际上只有4个。

再加上朱标四子和五子的年龄尚小,所以朱允炆和与其相差一岁的朱允熥成为了最终候选人。

朱允炆由吕氏所出,而朱允熥则是朱标原配常氏的次子,开平忠武王常遇春之外孙。

虽然吕氏原本只是朱标的妾室,但在常氏离世后,她便成为了朱标的第二任太子妃,朱允炆也子凭母贵成为嫡子。

本着立嫡立长不立贤祖制,大朱允熥一岁的朱允炆,便被朱元璋立为皇长孙,成为新的继承人。

对此却有人提出异议,他们认为朱允熥乃朱标原配所出,地位应当高于朱允炆。

朱允炆出生时其母只是一位妾室,他原本只是庶子,不应越过嫡子朱允熥成为继承人,甚至将商朝的纣王和其兄长微子启的事迹拿出来举例,认为皇长孙人选应定给朱允熥。

纣王和微子启

《吕氏春秋》中,记载了关于纣王和微子启的嫡庶争端。

纣王同微子启是同父同母的兄弟,同朱允炆母亲一样,他们的母亲曾经只是帝乙的妾氏,后来才被扶正。

帝乙在选定太子人选时,首先想到了长子微子启,但当他提出要立微子启为太子时,却遭到了大臣的反对,对方表示微子启为庶子,没有资格继承王位。

同时臣子也提出了合适的人选,那就是嫡子纣王帝辛,对此帝乙却不认同,两人皆是一母所出,何以嫡庶不同?

臣子对此却是振振有词。

臣子表示,两人虽为同母所出,但微子启出生时,其母尚为帝乙妾室,因此微子启只能是庶子,而帝辛出生时其母早已被扶正,他自然而然就是嫡子,嫡庶有别,因此应当立帝辛为太子。

帝乙终被说服,太子之位落在了帝辛头上,也就有了如今我们所熟知的商纣王。

因此,有人拿商纣王的事例,来质疑朱允炆的皇长孙身份。

然而,《吕氏春秋》中记载此事,是用来做反面例子的,书中对此事例作出了评价:若以此方法论嫡庶,那么还不如不论

由此可看出作者对此事例的不屑。

而且,另有古籍记载,纣王帝辛同微子启并不是同母所出,微子启确实由妾室所生,实为庶子。

那么所谓的“母亲在不同身份下,生下的孩子嫡庶不同”也就是无稽之谈了。

而且,嫡长子继承制确立于西周时期,商朝时还不够完善,随着朝代的更迭发展,制度自然也在不断发展着。所以将商纣王的例子同朱允炆来比较属实有些勉强。

秦汉之后的嫡庶

同朱允炆相似的皇子在历史时期其实并不少。

比如汉武帝刘彻,他出生之时,是生母也只是汉景帝的一个妾室,为了让刘彻名正言顺坐上太子之位,汉景帝才将其母扶为皇后,刘彻也就成了嫡子

东汉的第二任皇帝,汉明帝刘庄,其母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阴丽华。

但由于阴丽华原本只是刘秀的一个贵人,所以刘庄无缘太子之位,可就在刘秀立阴丽华为后之后,刘庄则顺理成章成为太子。

再说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她的一生可谓跌宕起伏。

从唐太宗的才人到入寺为尼,后被唐高宗接回宫封为昭仪,再到皇后,最终登上至尊之位,堪称传奇。

武则天一生有四个儿子,其中长子次子都是在她被封为皇后之前所出,三子四子则在她成为皇后之后出生。但在立太子时,李治首先考虑的就是武则天长子李弘。

即使李弘英年早逝,继位太子人选也是次子李贤。由此可以看出当时并不以皇子出生时母亲身份来区别嫡庶,只要其母成为皇后,那么她所出皆为嫡出。

准确来说,这几个例子才同朱允炆的经历相似。

明朝是一个极重礼法的朝代,朱元璋在立朱允炆为皇长孙的圣旨上也言明了“嫡孙”,由此可见他对于朱允炆嫡出身份的认可。

究及朱允炆和朱允熥的身份差别,其实就是原配嫡子和继室嫡子之差,一些人认为原配身份应高于继室,其子同样如此。

实则不然,按礼法来说,正室所出皆为嫡子,地位也应相当。

所以朱元璋在立皇长孙时,才选择了当时的“嫡长孙”朱允炆。

且其实换个角度来看,朱允熥背后的外戚势力过大,由他继承大统难免引发朝廷动荡,因此选择朱允炆也是朱元璋深思熟虑后的结果。

小结

而这场关于朱允炆的“嫡庶之争”,实际上也展现了古代传统观念的演变,商周时期更重视血缘,因此看重皇子出生时生母的身份,由妾室所出则身份低微。

但随着朝代的更迭,社会的发展,礼法相较血缘成为主流,礼法更重视身份,母亲身份决定孩子地位高低,因此汉朝时为了拔高皇子身份,经常立其生母为后。

在礼法的约束下,嫡庶之分更为明确清晰,更有利于朝代的稳固与发展,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姜... 本文系《三国人物关系网及亲缘风云》第12章 作者:正聊三国作者XXY 蜀汉篇第十二章:姜维的后人在唐...
王鹏程新作《1924:鲁迅长安... 阳光讯(记者 韩文韬 实习记者 王义卓)据悉,10月13日下午,西北大学文学院教授、作家王鹏程先生做...
原创 明... 在明朝末年,当时连年大旱。导致底下的人民民不聊生,但是为什么李自成在起义的时候他却有粮草,他的粮草是...
原创 被... 哈喽大家好,小娱又来啦! 最近小娱吃瓜吃到了巴西,大家都知道阿根廷成了疫情中第一个黑天鹅事件“受害...
原创 赵... 三家分晋后的战国前期,魏国是当之无愧的霸主,此时赵国的实力远逊于前者。赵国曾与韩魏联手共击秦国,却被...
原创 “... 前言: 战争所带来的是黑暗与苦难,战争结束后的战败方很多的士兵会沦为胜利的附属品,也就是奴隶。其实奴...
原创 生... 1945年9月2日,日本外务大臣重光葵代表天皇、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大将代表大本营陆海军部在美军战列舰...
原创 曹...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这是描写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的歌词,表达的就是当时的政局。 说起盛世我...
原创 晚... 晚清老照片:图8真实的“阴兵开道”,图9袁世凯的大姨太倾国倾城 1、这张照片 是父子俩在颐和园的合...
原创 建... 要说建国后战斗力最强的逃犯是谁,有些人可能会认为是白宝山、东北二王,又或者是勒索李嘉诚10亿港币的张...
酉阳钟灵山墓地考古工作结束,重... 经过5个月的考古发掘,我县钟灵山墓地考古工作顺利结束。 10月14日,钟灵山墓群主动性考古发掘迎来...
原创 汉... 说到汉朝,大家不难想到大汉天子,汉朝的军事能力和政治实力较高,所以汉朝也是中华民族较为繁盛的朝代了。...
原创 日... 日本侵略者在我们美丽的华夏大地上留下了一道沉重的伤疤,屠杀、掠夺以及对妇女儿童的无情摧残,我们永世不...
原创 前... 郡县制是古代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管理行政制度,是在分封制之后出现的,是走向封建专制的标志。感兴趣的小伙...
原创 此... 白起屠城杀俘,长平一战成千古绝唱,白起之名也成了所有名将的偶像;王翦一生灭五国,攻城略地,为大秦帝国...
原创 最... 我党早期领导人,有许多有个性有血性的人,有些人后来被历史评说很多。但现在历史资料对一些历史人物重新进...
原创 郭... 三国,是一个英雄辈出、智者云集的时代,对于各路诸侯来说,一个高明的谋士所能起到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
原创 解...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在那段灰暗的时期当中,我国军队面临着十分巨大的压力,装备上的...
原创 蓝... 朱元璋 蓝玉案,明初四大案之一,是指明太祖朱元璋,借口蓝玉意图谋反,大肆诛杀功臣的事件。在整个案件中...
原创 他... 大家都知道秦始皇陵2000多年来自封闭后,从未打开。因为现代的考古技术还无法对打开后的秦始皇陵内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