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孙策为什么如此犀利,仅用6年时间就平定江东?
迪丽瓦拉
2025-07-25 21:33:59
0

191年,孙策之父被黄祖所杀,孙策为父守孝三年,父亲的死也一直被他记挂在心里。

193年,孙策为复仇也为建业,开始了对江东的谋划。起初,孙策手里只有几百人,可他却带着寥寥无几的属下勇渡横江,攻打吴郡。

且沿路招兵买马,凭借自己优良的作风,不久手下就达到了几万人。195年,孙策对江东的讨伐也渐渐拉开帷幕,孙策的大军势如破竹,一路收复吴郡、会稽、豫章、庐江等江东六郡,于200年彻底平定江东。

孙策为什么如此犀利,仅用6年时间就平定江东?可以说,孙策的成功,离不开以下三点:

广纳贤才

孔子说过,举贤才,赦小过。就是不计较手下的小过失,广纳贤才,才能走得远。孙策深谙此道,凭借慧眼识才的能力和宽以待人的品质引来了一众贤才的投靠和效力,这些人也成了孙策平定江东的巨大助力。

孙策生性坦率豁达,从小爱广交名士。他与周瑜更是总角之好,两人幼时相逢,一见如故,兴趣相投。孙策还和周瑜拜为兄弟,两人被称为“江东双壁”。

周瑜带领手下一直跟随着他,一步步壮大了他的军队,为孙策以后的江东大业奠定了基础,周瑜后来也成了孙策的一大良将。

周瑜曾向孙策举荐张纮,当时张纮在江东还并不出名,孙策本身就极为爱惜人才,且当时十分想找父亲手下袁术讨回旧部,攻下吴郡和会稽,为父报仇。但举棋不定,拜见了张纮多次,但张纮态度冷漠,言辞疏远,并不想投靠孙策。

但孙策并不生气,言辞诚恳,动之以理,晓之以情,最终打动了张纮。张纮给出了正确的建议,让孙策可以招兵买马,扫平扬州,但不能仅作为一个朝廷外藩,要建功立业。张纮还建议孙策先南渡,随后一直跟随孙策。

可以说,没有张纮,孙策就不会有这一番丰功伟业,最多只能做一个割据一方的小军阀。

周瑜向孙策举荐张纮时也举荐了张昭,孙策对于有才之人一向极为尊敬,待遇丰厚。张昭在孙策攻打会稽郡时,劝降了太守王朗,为拿下会稽省去了大量兵力财力,也减少了百姓的伤亡。

太守王朗投降,其部下虞翻本应是孙策的敌对面,但孙策知其有胆有谋,见其第一面时,并未针锋相对,而是好言相劝,最终策反了虞翻,将虞翻收入麾下,最终一举平定会稽。虞翻在孙策拿下豫章郡时也立下了汗马功劳。

孙策一生爱才惜才,广纳贤臣,手下有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大谋士,还有四大良将及许多不为后人所知的良才。

这些人辅佐着孙策,用六年时间一步步拿下吴郡、会稽郡、豫章郡等江东六郡,平定了江东。

有勇有谋

优秀的下属需要优秀的领袖,两向配合才能打出完美的战役。孙策确实也有不少有才的谋士和有武的将领,但孙策本身也武艺高强,熟读兵法。

孙策自小习武,是一流名将。孙策在攻打刘繇时只身前往大山深处勘察地形,遇到了刘繇部下大将太史慈。太史慈武艺精湛,骁勇善战,还带着兵卒。但孙策虽一人,却也并不怕,两人大战了几百回合都未分胜负,可见孙策勇气可嘉。

孙策攻打吴郡时,见双方兵力相当。孙策在两军交战时身中一箭,当时就倒在了马下,不能行走,被部下抬走。孙策心中顿生一记,让属下放出风声,说自己已然战死军中。对方果然士气大盛,忘乎所以。敌军将领命军队全部前往攻打孙策,甚至没有留援军。

孙策的军队节节败退,一路将敌军引到埋伏之中,一举歼灭。这招诈死记,让本来胜算不大的孙策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孙策凭借自己过人的胆识,将刘繇赶出吴郡,为平定江东画上了浓墨重彩的第一笔。

三十六计中有一记:声东击西。声东击西讲究乘其不备,出奇制胜。孙策在攻打会稽时也用了这一计,当时王朗在固陵负隅顽抗,孙策的士兵一时难以拿下会稽。

两方势力也相差不大,再攻打下去,怕是两败俱伤,为了保护己方实力、削减对方势力,孙策派一路支队偷偷前往查渎,一路打入会稽。

剩下的军队在固陵正面牵制王朗的军队,等王朗反应过来时已为时已晚。王朗派军队前往查渎,已是亡羊补牢。

会渎拿下,同时王朗也在此战役中损失了一员大将,孙策一路深入,拿下会稽,活捉王朗,这一计谋不可谓不妙。

孙策攻打庐江时,刘勋兵力雄厚,是一大忌惮。孙策身为领袖,亦是能屈能伸,言辞恳切,身段放低,劝刘勋攻打海昏。

刘勋前去攻打海昏时,孙策早早留了兵马在刘勋归途上设了埋伏,刘勋果然中计,伤亡惨重。孙策与此同时赶往刘勋老巢,俘虏了三万人,最终拿下庐江。

兵马精壮在战役中固然重要,可若空有勇气没有计谋,指挥换来惨重的损失,再精良的兵马也难救失败之势,反之,空有谋略没有勇气,也只会一再观望,不肯出兵,从而错失一次又一次的作战良机。孙策有勇有谋,注定能成就一番丰功伟业。

军政清明

孙策的军队纪律极为严明,夜间行军,绝不扰民。每攻下一个城池,即使军粮匮乏,也从不抢掠百姓。孙策的军队也没有出现过欺压百姓的情况,孙策下令将士不得损坏百姓的一稻一菜。

在当时那个军阀混战的年代,许多军队攻下城池后会对城中百姓大肆掠夺,欺压百姓的不在少数。久而久之,百姓对战乱极度恐惧,也异常抵触政权的更迭,因为战乱就意味着又是民不聊生的一年,他们会面临无休无止的压榨,甚至性命不保。

但孙策的军队极其有素质,攻下城池后,不仅不欺压百姓,在军中财务宽裕时,还会设置粥棚安抚落难的百姓。

久而久之,百姓的抵触情绪消失不见,极其拥护孙策的军队。甚至将孙策的威名远扬,许多守卫弃城而逃,百姓还会打开城门迎接孙策的军队。

孙策对待投降的将士,也十分宽容,愿意效命于他的,家中一人参军,全家免除徭役。不愿从军的,可以自寻出路,绝不强求。军中对待投降的士兵也不存在歧视,军饷一律同等发放。

孙策治军虽然宽容有加,可一但违反军纪,也不会刻意包庇,绝对军法处置。

孙策的一位下属曾因逃避罪责藏到了袁术的军营,当时袁术是孙策的上级,那位下属以为这样就能免去一劫。

因为孙策贸然前去捉拿是对上司的不敬和冒犯,但孙策先斩后奏,执意将那位下属找出来,军法处置。这在军营中起到了很好的杀鸡儆猴的作用,从此再没有人犯过同样的错误。

孙策军纪严明,才培养了一支作风优良的精兵,极大地增加了游走在各处的战役胜率,这是其一。其二,孙策政治清明,得了民心,进而得了天下。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说的就是孙策对贤才的渴求吧。孙策做到了知人善任,礼贤下士,人人各司其职,为他平定江东做了细密的谋划,才能保证他每一笔讨伐都万无一失。

有勇有谋,让孙策粗中有细,把握住了每一次战事的良机。为政之道,以厚民生为本,孙策也彻底落实了这一点。

孙策一生起起落落,骁勇善战,平定江东,依靠着这三点建功立业,终被后人称为“小霸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姜... 本文系《三国人物关系网及亲缘风云》第12章 作者:正聊三国作者XXY 蜀汉篇第十二章:姜维的后人在唐...
王鹏程新作《1924:鲁迅长安... 阳光讯(记者 韩文韬 实习记者 王义卓)据悉,10月13日下午,西北大学文学院教授、作家王鹏程先生做...
原创 明... 在明朝末年,当时连年大旱。导致底下的人民民不聊生,但是为什么李自成在起义的时候他却有粮草,他的粮草是...
原创 被... 哈喽大家好,小娱又来啦! 最近小娱吃瓜吃到了巴西,大家都知道阿根廷成了疫情中第一个黑天鹅事件“受害...
原创 赵... 三家分晋后的战国前期,魏国是当之无愧的霸主,此时赵国的实力远逊于前者。赵国曾与韩魏联手共击秦国,却被...
原创 “... 前言: 战争所带来的是黑暗与苦难,战争结束后的战败方很多的士兵会沦为胜利的附属品,也就是奴隶。其实奴...
原创 生... 1945年9月2日,日本外务大臣重光葵代表天皇、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大将代表大本营陆海军部在美军战列舰...
原创 曹...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这是描写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的歌词,表达的就是当时的政局。 说起盛世我...
原创 晚... 晚清老照片:图8真实的“阴兵开道”,图9袁世凯的大姨太倾国倾城 1、这张照片 是父子俩在颐和园的合...
原创 建... 要说建国后战斗力最强的逃犯是谁,有些人可能会认为是白宝山、东北二王,又或者是勒索李嘉诚10亿港币的张...
酉阳钟灵山墓地考古工作结束,重... 经过5个月的考古发掘,我县钟灵山墓地考古工作顺利结束。 10月14日,钟灵山墓群主动性考古发掘迎来...
原创 汉... 说到汉朝,大家不难想到大汉天子,汉朝的军事能力和政治实力较高,所以汉朝也是中华民族较为繁盛的朝代了。...
原创 日... 日本侵略者在我们美丽的华夏大地上留下了一道沉重的伤疤,屠杀、掠夺以及对妇女儿童的无情摧残,我们永世不...
原创 前... 郡县制是古代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管理行政制度,是在分封制之后出现的,是走向封建专制的标志。感兴趣的小伙...
原创 此... 白起屠城杀俘,长平一战成千古绝唱,白起之名也成了所有名将的偶像;王翦一生灭五国,攻城略地,为大秦帝国...
原创 最... 我党早期领导人,有许多有个性有血性的人,有些人后来被历史评说很多。但现在历史资料对一些历史人物重新进...
原创 郭... 三国,是一个英雄辈出、智者云集的时代,对于各路诸侯来说,一个高明的谋士所能起到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
原创 解...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在那段灰暗的时期当中,我国军队面临着十分巨大的压力,装备上的...
原创 蓝... 朱元璋 蓝玉案,明初四大案之一,是指明太祖朱元璋,借口蓝玉意图谋反,大肆诛杀功臣的事件。在整个案件中...
原创 他... 大家都知道秦始皇陵2000多年来自封闭后,从未打开。因为现代的考古技术还无法对打开后的秦始皇陵内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