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初唐故事:历年龙战血玄黄,大统终教属李唐
迪丽瓦拉
2025-07-25 22:03:23
0

初唐故事:历年龙战血玄黄,大统终教属李唐

李渊布置已定,忽报西秦霸王薛举僭称秦帝,遣子薛仁杲入寇扶风,且谋取长安。李世民自请出击,李渊因令率部众前行,到了扶风境内,遇着薛仁杲,即大刀阔斧的杀将过去。薛仁杲抵挡不住,纷纷逃走。扶风太守窦琎及河池太守萧瑀,均迎谒李世民。李世民接见如礼,引二人还见乃父。李渊命窦琎为工部尚书燕国公,萧瑀为礼部尚书宋国公,复遣使慰谕河东,招降屈突通。屈突通正与刘文静等相持月余,尝遣牙将桑显和,袭击刘文静大营。刘文静与段志玄等尽力痛击,斩馘无算。桑显和只带数骑逃回。屈突通势力日蹙,留桑显和遏住潼关,自引兵东趋洛陽。桑显和即率众降刘文静,刘文静遣窦琮等与桑显和合军追屈突通,屈突通结阵自固。窦琮遣屈突通之子屈突寿劝父归降,屈突通见屈突寿至阵前,大骂道:“此贼何来?前与汝为父子,今与汝作仇雠。”随命左右用箭射屈突寿,屈突寿狼狈奔还。桑显和出寨呼屈突通部众道:“今京城已陷,汝等皆关中人,去将何往?不若赶紧投降,尚可归见家属。”屈突通部众俱释械愿降。屈突通自知不免,下马东向,再拜痛哭道:“臣力屈至此,非敢负国,天地神祗,实所共鉴。”部众也不与多言,竟拥屈突通至刘文静大营。刘文静送屈突通至长安,李渊再三慰谕,命为兵部尚书,赐爵蒋公且遣至河东城下,招谕尧君素。尧君素登城见屈突通,欷歔泣下。屈突通亦垂泪沾襟,因呼尧君素道:“我军已败,义兵所指,莫不响应。事势至此,君应早降!”尧君素正色道:“公为国大臣,主上以关中委公。代王以社稷托公,奈何负国降敌,且为他人作说客呢?”屈突通叹道:“君素!我因力屈乃降。”尧君素道:“我力尚未屈,何用多言!”说至此,竟自下城。屈突通也觉怀惭,返报李渊。李渊因尧君素家属寓居长安,即命人将他家眷拘住,令尧君素妻致书劝降。尧君素仍然不答。李渊调虞州刺史韦义节等逼攻河东,令刘文静东略弘农各郡,又遣侄子李孝恭等,抚慰山南山东。云陽令詹俊等,往徇巴蜀,各地陆续投诚。

至义宁二年,李渊命李建成为抚宁大将军,李世民为副,统兵七万,出徇东都。李元吉为镇北将军,都督太原十五郡军事。三子受命渡河,东南分趋,忽由江都传到急报,隋炀帝为宇文化及所弑,另立秦王杨浩为帝了。李渊不禁恸哭道:“我北面事人,不能往救故主,敢忘哀痛么?”原来隋炀帝久驻江都,荒婬日甚。从幸诸臣,无论文武俱有归志。将作少监宇文智及与郎将司马德勘、直閤裴虔通等,推兄许公宇文化及为主,谋弑隋炀帝,乃乘夜纵火,引兵入玄武门,直至东閤,把隋炀帝牵出,历数过恶,将帝缢死。所有隋炀帝之弟蜀王杨秀、子齐王杨暕、赵王杨杲,及长孙燕王杨倓以下,无论宗室外戚一并枭首。又杀大臣虞世基、裴蕴、来护儿、萧巨、许善心等十余人。惟隋炀帝之侄秦王杨浩,素与宇文智及交好,宇文智及乃转告宇文化及,立杨浩为帝,令居别宫,只许发诏画敕,不得与闻政事。宇文化及自为大丞相,总百揆,拥众十余万,据有六宫妃嫔,连隋炀帝后萧氏,也公然被他奸宿,宣婬无忌,一如隋炀帝。令弟宇文智及为左仆射,宇文士及为内史令,裴矩为右仆射,特录宇文士及裴矩两人,为后文降唐张本。留左卫将军陈稜守江都,自劫萧后秦王浩等,出发江东,拟还长安。沿途仪卫甲仗,悉拟乘舆。夺江都人舟楫,取道彭城水路,陆续启行。虎贲郎将麦孟才,虎牙郎钱杰,与折冲郎将沈光,谋诛宇文化及,事泄被杀,既至彭城,水道不通,复夺百姓牛车,得二千辆,并载宫人珍宝,所有戈甲戎器,无车可载,统令军士背负登途。道远军疲,相率嗟叹。司马德勘复联络郎将赵行枢等,议杀宇文化及,且遣人诣曹州,密结孟海公为外助。哪知宇文化及恶贯尚未满盈。孟海公覆报未来,司马德勘等机谋已泄。宇文化及佯拟出猎,召司马德勘等同行,帐下藏着伏兵,竟将司马德勘等拿下,一并处死。

那时魏公李密屯兵巩洛,阻住宇文化及。吴兴太守沈法兴又起据江表十余郡,声讨宇文化及。梁王萧铣因隋炀帝被弑,居然称帝,徙都江陵。李渊连得外报,也跃跃欲动,召还李建成、李世民,胁代王杨侑禅让帝位。李渊受隋禅,明是逼迫而来,故本编书法,概不为讳。 你想代王杨侑是一个庸雏,性命都悬诸李渊之手,无论李渊说什么只好唯唯从命。一班攀龙附凤的臣僚,当然代为拟诏,今日加唐王九锡,明日许唐王戴十二冕旒,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跸。至五月戊午日,宣告禅位,其词云:

天祸隋国,大行太上皇遇盗江都,酷甚望夷,衅深骊北,悯予小子,奄造不愆,哀号永感,心情糜溃。仰维荼毒,雠复靡申,形影相吊,罔知启处。相国唐王,膺期命世,扶危拯溺,自北徂南,东征西怨,致九合于诸侯,决百胜于千里。纠率夷夏,大庇甿黎,保?朕躬,繄王是赖。德侔造化,功极苍旻,兆庶归心,历数斯在。屈为人臣,载违天命。在昔虞夏。揖让相推,苟非重华,谁堪命禹?勉强附会。今九服崩离,三灵改卜,大运去矣,请避贤路。予本代王,及予而代,天之所废,岂其如是?庶凭稽古之圣,以诛四凶,幸值维新之恩,预充三恪。雪冤耻于皇祖,守禋祀为孝孙,朝闻夕陨,及泉无恨。今遵故事,逊于旧邸,庶官群辟。改事唐朝,宜依前典,趣上尊号。若释重负,感泰兼怀。假手真人,俾除丑逆。济济多士,明知朕意!

禅位诏下,即遣刑部尚书兼太保萧造,司农少卿兼太尉裴之隐奉皇帝玺绶,至唐王邸中。李渊三揖三让,才行受命,乃改大兴殿为太极殿,择于甲子日登基。是日辰刻,先遣萧造祭告南郊,然后即位。李渊年逾五十,须眉斑白,因推五运为土德,服色尚黄,戴黄冕,着黄袍,由侍卫等拥登帝座。宗室贵戚及大臣,趋跄入殿,列班朝贺跪伏三呼,历史上称为唐高祖皇帝。乃颁诏改义宁二年为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大赦天下。官吏各赐爵一级。义兵过处,给复三年。罢郡置州,改太守为刺史。退朝后赐百官宴,赏赉金帛有差。越日,授李世民为尚书令,侄子李瑗为刑部侍郎,裴寂为右仆射,刘文静为纳言,萧瑀、窦威为内史令,李纲为礼部尚书,窦琎为户部尚书,屈突通为兵部尚书,独孤怀恩为工部尚书。殷开山以下,各晋授官秩。废除隋大业律令,另颁新格,即就都城立四亲庙。追尊高祖李熙为宣简公;曾祖李天锡为懿王;祖李虎为景皇帝,庙号太祖;父李闼为元皇帝,庙号世祖;祖妣及母皆称后。追谥妃窦氏为太穆皇后,追封皇子李玄霸为卫王。立世子李建成为太子,封李世民为秦王,李元吉为齐王,又推恩宗室,凡堂弟蜀公李孝基以下,封王约得十人。独降故隋帝杨侑为酅国公,给宅京师,追谥隋太上皇为炀皇帝。江都太守陈稜因备天子仪卫,改葬炀帝于江都宫西吴公台下。被杀王公,俱列瘗炀帝墓侧,隋朝自此了结。惟东都留守官段达、王世充、元文都等,得隋炀帝凶问,奉越王杨侗为皇帝,改元皇泰,与唐为敌。此外各据一方的草头王,互相吞并,最强悍的数部,尚角逐中原,扰攘了好几年。

(本篇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汉... 说到汉朝,大家不难想到大汉天子,汉朝的军事能力和政治实力较高,所以汉朝也是中华民族较为繁盛的朝代了。...
原创 此... 白起屠城杀俘,长平一战成千古绝唱,白起之名也成了所有名将的偶像;王翦一生灭五国,攻城略地,为大秦帝国...
原创 最... 我党早期领导人,有许多有个性有血性的人,有些人后来被历史评说很多。但现在历史资料对一些历史人物重新进...
原创 郭... 三国,是一个英雄辈出、智者云集的时代,对于各路诸侯来说,一个高明的谋士所能起到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
原创 解...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在那段灰暗的时期当中,我国军队面临着十分巨大的压力,装备上的...
原创 蓝... 朱元璋 蓝玉案,明初四大案之一,是指明太祖朱元璋,借口蓝玉意图谋反,大肆诛杀功臣的事件。在整个案件中...
原创 他... 大家都知道秦始皇陵2000多年来自封闭后,从未打开。因为现代的考古技术还无法对打开后的秦始皇陵内的文...
原创 三... 众所周知,中国拥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明,在这五千年的历史中,造就了无数王侯将相、奇人异士的经典传奇,...
原创 夺... 唐玄宗就是历史上的唐明皇李隆基! 寿王李瑁就是唐玄宗李隆基和武惠妃的儿子,李隆基抢的那个女人就是杨玉...
原创 奥... 在地中海东岸,以希波战争(公元前499-前449年)为标志,世界永久的分成了东方和西方,其分界线便是...
原创 刘... 话说,汉高祖刘邦打下了天下,建了个气势恢宏的未央宫。为了庆祝新宫落成,他大摆宴席,把文武百官都请来了...
原创 汉... 汉太祖高皇帝刘邦(公元前256年冬月二十四—前195年四月二十五),沛县丰邑中阳里人,汉朝开国皇帝,...
原创 如... 野心十足的日本 日本虽说只是一个弹丸小国,但它却自来野心十足,在上世纪的二战中,日本甚至敢挑战体量远...
原创 苏... 1991年12月25日,立国69年的苏联正式宣告解体,为二十世纪画上了令人唏嘘的结尾。苏联解体后,1...
原创 溥... 爱新觉罗·韫颖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三妹,她小时候享尽了荣华富贵,直到那庞然巨大的王朝在一朝轰然解体,...
原创 考... 我们从小就听说过武王伐纣的故事,据说在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率军击败了商纣王的军队,推翻了商朝...
原创 揭... 对于中国来说,苏联无疑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国家。在一定程度上,没有苏联就没有后来的我们,因为正是苏俄...
原创 诸... 功盖分三国,名成八阵图。诸葛亮作为三国时期的重要谋士, 隆重之时,就以按照自己的预想三分天下,常常被...
原创 杀... 三国历史里,传奇人物众多。在今天看来,自然少不了赤胆忠心的关公、仁义谨慎的刘备、勇武过人的曹休等等人...
原创 大... 从古至今,在中国古代封建帝王时期,不同的官位有不同的服装,并且在服装上面也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比如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