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上山想服山大王从良,却说不过对方?原来这是庄子惹的祸
迪丽瓦拉
2024-11-01 17:04:30
0

原标题:孔子上山想服山大王从良,却说不过对方?原来这是庄子惹的祸

时间回溯到2000多年前,一天闻名天下的儒家宗师孔子,带着弟子颜回和子贡,风尘仆仆地赶往泰山脚下。颜回和子贡面带忧色,因为这趟行程实在是有点危险。

这次孔子要见的人是一位像山大王一样的江湖英雄,他带着9000多弟兄横行天下抢劫钱粮人口,无论是大国还是小国都不敢对付他,而且一直有传说这位山大王穷凶极恶,常常拿人的心肝下酒,可是孔子却不信这个邪。

只是因为孔子跟山大王的哥哥是好朋友,就自告奋勇来说服山大王放下屠刀,颜回和子贡记得清清楚楚的,临出门的时候山大王的亲哥哥还在劝孔子说:“哎呀,我弟弟生性勇猛无敌,而且学识广博,思想活跃。特别会辩论,特别能骂人,先生你去肯定是要吃亏的。”

但是眼看着马车已经到了山大王的军寨门口,孔子摆足礼数求见大王,毫无惧色,颜回子贡眼看着老师慢慢地走进了山大王的营帐中。然后只不过经过片刻的宁静,这营帐里就传来了激烈的喝骂声。

孔子性格温文尔雅,自然不会如此高升,想来这呵骂之声必然来自那位山大王,颜回和子贡等人隔得远了,只听到断断续续的一些词汇,什么有巢氏、皇帝、伯夷、叔齐等等,颜回和子贡两人面面相觑,心中疑惑,这些古代贤人的大名怎么会从一个江湖山大王的嘴里滔滔不绝的讲出来呢?他真有如此的学问吗?果然是土匪,有文化,谁见谁都怕呀。

过了很久孔子面容苍白的从营帐中走了出来,显然是被骂的够呛,颜回和子贡慌忙搀扶他上车,孔子上车后依旧长吁短叹的说:“哎,我这次来呀,纯属是没病找病,简直是来撩拨猛虎的胡须呀!”

而这个故事中那个把孔子骂得失魂落魄的正是我们的主人公,传说中的大盗盗跖。而这个故事其实是庄子的一篇文章里的故事。

第一,盗跖的传说

根据后世学者的考证,庄子的这篇文章讲述的不是真事儿,是他创作的一个寓言故事,但是给大家转述了一个庄子写的故事,为什么呢?因为这庄子的这篇文章里面就提到了非常多的历史事件。这篇文章中却值得我们对盗跖继续一下探究。

历史上的盗跖,他是一个两面性的人物,可以说是既非常混乱又非常清晰,先说说它的混乱是因为什么,从先秦时代的文献记录来看,我们至今还无法确定盗跖到底活动于什么时代,后世学者一般倾向于就认为他活动于战国中期以前。

关于盗跖的传说,是先秦时代非常有名的,著名的成语盗亦有道就是出自盗跖的典故,不过盗跖自己没有专门的传记,他的故事都是在其他文献中,零星出现的碎片。

第二,盗跖坏的一面

而且通常来说,盗跖都是在这些典籍里边儿以负面形象来出现,比如说史学大家司马迁,在《史记伯夷列传》里就提到过,“盗跖为人非常残暴,每天都杀害无辜良民吃人内脏,但是他聚众数千人横行天下是所向无敌,最后还是活到高寿才安稳辞世。”

关于盗跖吃人心肝的说法,其实一直在战国时代有流传,即便是上面讲到的庄子盗跖篇中,也提到了孔子在见盗跖的时候,正在把人的这心肝儿切片装得跟菜一样,可能一会就下锅了,煎炒烹炸得弄一桌子菜。

在著名的儒家的思想家孟子也在著作中就提到,“努力是分种类的,努力为善的人,那就是奔着这千古贤君舜帝那样的人去。而努力为恶的人,那就是奔着像千古恶贼,盗跖那样的人去”这就是我们所看到的文献中的盗跖,这个人坏的一面。

那他怎么在这么多的历史名家那里就受到这么多差评呢?因为盗跖这人主要的业绩就是造反,当时很多农民或者是奴隶逃亡,盗跖就把这些人聚起来,转战各地开始打劫,据说从东面的齐国到西面的秦国基本上说在当时中原的范围内了,这盗跖都打遍了,所以那时候很多人站在封建社会这维护秩序的角度,就觉得盗跖这个人就很自然地被描述成了一个吃人的大坏蛋。

第三,盗跖好的一面

而就这么一位在封建时代饱受差评的人,他好的一面也是令人匪夷所思的,这就是战国时代儒家思想家荀子说过的一句话,荀子说:“在他生活的时代,君子们也就是读过书的文化人都看不上盗跖,因为他干的那些事儿都是不符合礼仪标准,但是盗跖的名声却在民间非常大,粉丝也非常多。根据他的观察,盗跖的传奇故事可以与历史上著名的尧舜禹这样的明君故事一样,获得民间传承而不朽”。

请注意这可不是荀子个人的评价,关键是后来的这事实证明了这一点,在唐代的笔记中还记载说到唐朝时候的这高唐县大致相当于现在山东省章丘一带,盗跖寿终正寝的墓葬一直还在,这已经是荀子发表那个评论,大概900年之后的事儿,那时候还有唐朝盗贼去自发的纪念盗跖,为他的这个墓上坟。

而且其实不仅仅是在唐朝,根据学者的考证就算到了清朝末年,淮北一带仍然有民众给盗跖修这个庙来祭祀他,就把这位当神了给供起来。

那为什么盗跖的遭到这么多差评,而民间却始终有人给她点赞,其实通过庄子那篇盗跖的文章,我们就能够看出来其中的端倪。

在这篇文章里,庄子实际上是通过盗跖之口来驳斥更有名气的孔子,旁征博引的雄辩内容实际上阐述的是庄子的主张。推测一下,有些话庄子不能说,但是盗跖可以说。所以这盗跖就被当成了反面角色,一来是替人说坏话骂人,二来就是为了通过正反对比来突出正面人物。

总结

咱们影视剧里面通常会安排这种角色,都是套路。那时候所有人都知道盗跖看不上这些所谓的封建秩序。其实这种因素也代表了庄子对盗跖的某些倾向,在他的笔下,盗跖虽然也有吃人心肝的恶行,但是在当时战国时代残酷的争战之下,以及在当时封建制度的种种不公平面前,盗跖仍旧是一个具有鲜明的反抗精神的人。

从这个角度来说,盗跖的千年传说大约是与盘古共工精卫这样的传说故事相类似的。

关于盗跖,大家可以在留言区探讨喔!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这本清末民初回忆录,看完久久不... 在不少人看来,正经人谁写日记和回忆录,尤其当写作者带着传之后世的心思,也就不免刻意和遮掩。可是,如果...
原创 邓... “小平同志要找你谈话。” 1980年,海军副政委杜义德接到通知,要与小平同志面谈。途中,他心中不免...
原创 两... 在两宋时期,如何应对“钱荒”这一经济问题,是当时政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要深入理解这一问题,我们首先...
原创 清... 清朝有哪些有趣的冷知识 由于清朝末期的丧权辱国,给人留下了非常恶劣的印象,许多人对这个朝代持有偏见...
原创 妲... 如果没有《封神演义》这部作品,妲己这个人物或许早已被历史的尘埃掩埋,很难再引起后人的关注。然而,正是...
原创 南... 好的,我来帮你改写这篇文章,保持原意不变,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写,让内容更丰富,但整体字数变化不大。 ...
跟着名著学造反:历史上的著名反... 有粉丝老爷问我,历史上有哪些著名反诗,最好是引起过一段血雨腥风那种,正史或小说中的都算。我查了一下,...
原创 蜀... 好的,我帮你将文章改写一遍,保持每段原意不变,增加细节描写,总字数变化不大。 --- 三国时期,诸...
原创 霍... 自古英雄出少年,尤其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少年英才更是屡见不鲜,英雄辈出。而在众多少年英雄中,最为人熟...
原创 镇... 1904年3月23日,一艘名为马尼拉号、排水量达到2700吨的货轮在德国不莱梅的造船厂顺利建成并下水...
原创 陈... 从学生时代起,毛泽东就身处革命的洪流中,几乎没有过一天能够安稳度日的时光。特别是在他成为党中央的领袖...
原创 埃... 1798年,随着拿破仑远征埃及的脚步,许多随军学者开始了对古埃及文明的探索。这些学者中有许多是当时法...
88年历史的火车站“退役” 新... 央视网消息:6月30日,在吉林通化,随着最后一趟旅客列车驶离通化站,这座有着88年历史的火车站完成使...
民国镇南教师委任状及教育概述 曾经见过很多份民国时期的委任状,曾被文书上那端庄、娟秀的字体所震撼,每一个字都饱含着深意,那是一种书...
大唐天宝十四载,从李隆基到李白 天宝十四载(755)二月,安禄山派了副将何千年来到长安,请求以番将三十二人代替汉将统兵。虽然唐帝国自...
《非洲的描述》:1526年首次... 一本早期标题页来自 《非洲史与描述》,作者为莱奥·阿非利加努斯(1485-1554),首次出版于 1...
原创 徐... 好的,我会帮你对这篇文章逐段进行改写,保持原意不变,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全文字数变化不大。以下是改...
古代中国的“计程车”如何工作? 中国科学技术馆展出的记里鼓车复原模型。   中国科学技术馆供图 张荫麟复原《宋史》记载的记里鼓车齿...
150岁北京东莞会馆修缮完毕 盛夏时节,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的烂缦胡同里槐香四溢。行至青砖灰瓦的东莞会馆门前,百年前曾见证东莞籍士人往...
原创 千... 人生仿佛一场豪赌,若赌对了,便可财源广进,权势滔天;若赌错了,便可能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悲惨无比。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