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当然在历史上并不叫韩国,更多的时候是叫高丽和朝鲜)在历史上曾经长期是中国的藩属国,当时的朝鲜半岛的内外政策的决定权都在中国手里面,甚至连朝鲜国王的册封都要经过中国皇帝的确认。因此,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到,如今的韩国在很多习俗与礼制上面都与中国非常像,特别是与中国明朝时期特别像。
一直到现在,许多韩国人对于中国明朝的几位皇帝还是非常怀念的,比如明太祖朱元璋,朝鲜的国号就是朱元璋赐与的,因此韩国人认为明太祖对于韩国有再造之恩,其次是明神宗万历皇帝,其对朝鲜半岛的主要功绩在于壬辰年间协助朝鲜军队抗击了日军,避免了朝鲜半岛被日本吞并的威胁。
再次就是明朝的末代皇帝崇祯,1636年,皇太极率领清军入侵朝鲜,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丙子之役,崇祯皇帝派兵援助了朝鲜,韩国人至今仍然怀念崇祯帝。在1644年,崇祯帝吊死在煤山后,朝鲜君臣非常悲痛,一度准备北伐,替崇祯皇帝报仇,只是当时受到清朝淫威的影响,不敢公开设坛纪念。不过,朝鲜民间在彼后一直都有沿用崇祯纪年的做法。
从韩国人至今仍然纪念崇祯皇帝可以看出,“小中华”意识一直存留在韩国人的心目中,虽然朝鲜在清朝初年迫于形势,选择了臣服于清朝,但是朝鲜君臣实际上根本就瞧不起满清,认为他们自己才是中华正统文化和政教制度的延续者,虽然到了清朝中期,朝鲜人对于清王朝的印象已经大大改观,但是小中华的意识一直留在韩国人的脑海中。
实际上,除了韩国人之外,日本、越南都曾经出现过“小中华意识”,纪念崇祯皇帝只是一种态度的宣示,这种影响一直持续到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