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秦始皇“焚书坑儒”,为何没能毁灭儒家文化?
迪丽瓦拉
2025-07-26 08:32:28
0

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事实是无法被洗白的,秦始皇三十四年,天下早已经统一了,但是在思想文化的层面上,秦帝国还是处在分裂状态。

不仅是因为几百年割据局面,造成了各地文化的巨大差异,由于各国民风的不同,各地在思想文化上的差异也是巨大的。

战国时期,西陲的秦国采用的是法家,中原文化的韩、赵、魏、齐、燕五国受儒家影响更深,南方的楚国受道家影响颇深。

秦朝统一过后,各地的学士依旧信奉不同的学派,他们与朝廷的价值观有巨大差异。朝廷每颁布一条新法令,各派学士就用自己的理论去非议法令,导致百姓对朝廷的权威产生了质疑。

焚书坑儒

学士们是在思想上反对朝廷,朝廷大臣们注意到了这一现像,三十四年,丞相李斯就建议秦始皇【焚书】。

丞相李斯上书曰:“……天下有藏《诗》、《书》、百家语者,皆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弃市;……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制曰:“可。”

根据李斯的建议,除了医学、农业方面的书籍,诸子百家的书籍全部都要被焚毁。胆敢在公众场合谈论《诗经》、《尚书》的任何人,和私藏诸子百家书籍的任何人,如果被发现,就要在集市上被公开斩首。秦始皇听从了。

这样的法令遭到了学士们的反对,诋毁秦始皇和朝廷的言论也越来越多。

秦始皇知道学士们的反对,就在三十五年对他们用了了更有力的打击,那就是【坑儒】。

于是御史悉案问诸生。诸生传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

咸阳城内展开了一次大规模的搜捕,手段十分铁血,惊慌失措的儒生们互相“检举告发”,最终有460余人被抓捕,全部被坑杀在咸阳。

有人说【坑儒】是儒生为了诋毁秦始皇编造出来的,三十五年那次坑杀的都是方士。其实据史料分析,被坑杀的基本都是儒生。

始皇长子扶苏谏曰:“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始皇怒,使扶苏北监蒙恬军于上郡。

因为坑儒过后,秦始皇的长子扶苏就劝谏说:“那些被坑杀的学士,大多都是效法孔子言行的人,陛下如今严厉地对待他们,臣恐怕会让天下人都内心不安。”秦始皇大怒,把扶苏发配到北方边境监察蒙恬的军队去了。

效法孔子的人不就都是儒生吗?【坑儒】之事大部分受害者都是儒生。

三十四年时,秦朝颁布了“禁书令”,禁止百姓藏匿《诗经》《尚书》以及诸子百家的书籍,秦朝灭亡后,“禁书令”并没有被汉朝废止,一直到汉文帝时期才将这一法令废止。

儒家为何没被毁灭?

从秦始皇到秦二世、汉高帝、汉惠帝、吕太后,“禁书令”被五位统治者沿用,儒家也被压制了几十年。

然而到了汉武帝统治的时期,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死灰复燃,而且直接在思想上统治了汉朝。

焚书坑儒和被五位统治者沿用的“禁书令”,难道还不能彻底毁灭儒家吗?儒家到底凭借着什么,能在汉武帝的时代又死灰复燃呢?

秦朝是依据法家理论统治的,汉朝初期是依据黄老道家的理论统治的,反对儒家的人都是统治阶层。

然而在社会上,儒家是具有相当强影响力的。

社会基层中,有大量学习儒术的士大夫,所以扶苏才说【坑儒】会让天下不安。

河间献王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从民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加金帛赐以招之……献王所得书皆古文先秦旧书……被服儒术,造次必于儒者。山东诸儒多从而游。

河间献王刘德是武帝的亲兄弟,他喜欢儒家,言行举止、衣食住行的细节,都要效仿儒生。他为了整理儒家的经典,散尽家财在民间重金求购古书。他收藏的书籍,与朝廷书库里的一样多。

秦朝只是禁止百姓私藏书籍,朝廷的藏书库仍有大量书籍,汉朝又继承了秦朝的藏书库。而河间献王刘德,在民间整理收集而来的书籍,竟然和朝廷的一样多。

由此可见,虽然在秦朝和汉朝初期朝廷的压力下,民间还是有大量的学士学习儒术,在这种庞大的基数下,儒家文化得到了传承。

结语

焚书坑儒之事,秦始皇即成功了,也失败了。

他成功强迫百姓交出了私藏的诸子百家的书籍,但他没能成功地摧毁诸子百家。

你可以控制别人的行动,但你无法控制别人的思想。

秦朝统一过后,所有人都以为天下即将迎来安定,战国时期的乱局可以结束了。百姓想好好过日子,秦始皇却强迫他们与百越、匈奴作战。学士想好好读书,秦始皇却强迫他们交出书籍、改变信条。秦始皇成功地让这些人都照做了,他也成功地激起了天下人的怒火。

秦朝就是因为这个原因灭亡的,所以作为一个统治者和管理者,不可一意孤行,要考虑下面的意愿,否则就算你手下有千军万马,终究也是个众叛亲离的独夫。一意孤行的下场,商鞅、吴起、晁错的悲惨结局,就足够你作参考的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1... 1943年春,国军高级将领韩德勤奉老蒋的军令,带领大军渡过运河。韩德勤的行动引起了新四军的注意,他这...
原创 清... 1912年,在袁世凯的逼迫下,溥仪退位,清朝走向了灭亡,但是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大一统王朝,在...
原创 此... 大秦帝国在崛起,不仅要求历任帝王雄才大略,还要求秦国人才济济,更有能发现千里马的伯乐;战国时期,列国...
原创 秦... 火车作为现在大家,日常的出行工具,可以说人人都坐过,现在中国在铁路上的发明,也很是强大,在世界上都是...
原创 为... 王翦,被视为是战国末期所有将领中的最强者,战术稳重,秦能够一统天下,跟王翦是离不开关系的,大多数敌人...
原创 谁... 有钱人一般富不过三代,穷也不过三代。但是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从古时就开始富的家族,有些甚至一直延续到今天...
原创 杨... 中华几千年文明,能够跻身于四大美女,确实不易。但若是以一个胖子的身份跻身于四大美女之列,是不是稍显违...
原创 此... 此人是隋唐第一名将,李元霸在他面前都要收敛,他到底是谁? 每到过年时,家家户户都会在门上贴春联、年画...
原创 唯... 他是唯一辞衔的开国上将,为的是顾全大局,后来特批享上将待遇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政府对于昔日革命功臣...
原创 孝... 满清作为我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短短两百多年的统治却在封建帝制中留下了非常浓墨重彩的一笔。 清朝起源...
原创 元... 成吉思汗从未打过败仗,西方学者称他为“全人类的王”。如果评选世界史上的战神,成吉思汗要说第二,没人敢...
原创 都... 我们都知道,在刘邦打天下的过程中,有两个好帮手,一个是韩信,另一个就是萧何。但是当他坐拥皇位之后,却...
原创 1... 世外桃源真的存在吗?抗日期间,聂荣臻就在一个山区发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这里的村民300年没有与外...
原创 武... 中国古代封建统治时期,曾有那么一个朝代,繁荣盛世,万国来朝,能人辈出,文学佳作频现,就连在后市中一直...
原创 最... 人类历史上有许多王侯将相,这些人在万人之上的位置呼风唤雨,他们最怕的无外乎两点:一是死亡,二是失去自...
原创 明... 日本是世界上为数不多几个保留皇室的国家之一,除了这个国家之外,像英国、柬埔寨、泰国和瑞典等国家都保留...
原创 巧... 在中国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 千千万万个历史人物就像满天繁星 他们虽然有高低贵贱之分 但却以一个个文...
原创 易...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项羽,在中国的帝王枭雄本纪中甚为浓墨重彩之一笔,他像是一颗穿越时代的流星,...
原创 宋... 宋仁宗赵祯一直是比较有争议的皇帝。 有人评价宋仁宗是千古明君,也有人认为宋仁宗相比起汉武帝刘彻,明太...
原创 颜... 历史时刻录,品三国!大家好,我是历史时刻录,今天与您一起聊聊三国故事。 颜良 前言 在《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