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如果韩信不死,派他去对抗匈奴,汉朝是否还需要和亲?
迪丽瓦拉
2025-07-26 09:32:52
0

如果韩信不死,派他去对抗匈奴,汉朝是否还需要和亲?

先说结论:如果韩信没有被杀,那么汉朝绝对不需要费那么多力气和匈奴和亲。

或许许多人会对这个观点产生疑问,而对于此,历史早已给了回答: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经过秦末大乱和长达四年的楚汉之争,汉代初年无论是军队数量还是综合国力都大大下降。

即便韩信有天纵之才,如果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作为支撑,也攻不下匈奴。

可这是以打败匈奴为前提的,而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问题是需不需要和亲。

汉代之所以需要和亲,就是因为他们拿匈奴没有办法。

可如果韩信健在,即便他们依然无法彻底击败匈奴,但让匈奴不敢南下是绝对可以做到的。

接下来,就让笔者给大家介绍一下韩信的优点。

1.计谋奇绝

韩信当年所说的“多多益善”,把他的个人天分展现的淋漓尽致。

可事实上,韩信要不是全靠“蚁多咬死象”,他的计谋才是他最出色的地方。

包括“暗度陈仓”、“背水一战”、“四面楚歌”等这些出色的战役都证明了这一点。

而对于军队数量,韩信却从来没有过什么特别硬性的要求。

如果韩信跟随刘邦一起去打匈奴,绝对不会犯刘邦那样被“围困白登”这样低级冒进的错误。

这里笔者也要纠正一点,刘邦之所以会面临“白登之围”,是因为战略失误,而不是物力、财力不足。

若韩信是主帅,这样低级的错误绝对不可能出现在汉朝的历史上。

这里可能会有不少人有疑问,那陈平怎么说?

当年陈平可确确实实追随刘邦一起去了匈奴。

在历史上,陈平也是个很有谋略的人。

这当然没错,可大家千万要仔细看一下。

陈平确实也谋略过人,可他的谋略主要集中在人际关系上。

陈平向刘邦提出的建议也主要集中于人际关系一类,而军事建议却很少。

就算是和军事有关的,也大多是一些什么战略部署之类的,根本不涉及具体战术。

也就是说,当面临“白登之围”困境的时候,陈平根本没有能力为刘邦提出什么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而且陈平一向很尊重刘邦,也根本不可能干涉自以为很会打仗的刘邦。

陈平就算能提出什么切实可行的策略,刘邦也不会听,更何况他根本提不出来。

2.韩信不死,汉初不会有那么轰轰烈烈的内部战争

当然,韩信不死是有一个非常必要的前提的,那就是:

剪灭

异姓诸侯王的战争不会爆发。

要想解释这个情况,我们必须要先看一看当时诸侯王们的情况。

燕王臧荼,本是韩信旧部。

当韩信被降为淮阴侯后,燕王臧荼敏锐地意识到刘邦已经对韩信旧部动手了。

为了自保,他率先开始了造反。

赵相陈豨,也是韩信旧部。

他就是韩信撺掇着造反的,本来没那么大野心。

至于后来的燕王卢绾,本来和刘邦同年同月同日生,是一对亲兄弟,后来也被迫谋反。

梁王彭越,更是倒霉,刘邦进攻陈豨的时候,他胆子比较小,选择了按兵不动。

刘邦剿灭陈豨后,自然对他“墙头草”的行为非常窝火,立马把彭越捉了起来,废为庶民。

后来吕后还是不愿意放过他,心狠手辣地诛杀了他。

淮南王英布估计也嗅到了危险的气息,也选择了谋反,最后战败。

这些造反的诸侯们,除了我们今天没有提到的“韩王信”,几乎都和韩信有关。

而韩王信,也是因为刘邦不信任他,想要让他移镇,才被迫谋反的。

这些连绵不断的内乱,耗费了大汉朝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也是导致汉朝初年民生凋敝的重要原因。

而汉朝也正是因为忙于平定内乱,才没有时间给匈奴致命一击的。

3.韩信若不死,甚至都不需要刘邦出马

当年刘邦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广建兄弟之国,推行郡国并行制。

而被分在汉朝边疆对抗匈奴的,恰恰就是上文中我们提到的这几个人。

他们分别还韩王信、燕王臧荼、赵王陈耳(和赵相陈豨)。

唯一一个和匈奴进行大规模作战的,就是韩王信。

而韩王信为了保存自身实力,谎称打不过匈奴,多次向刘邦索要好处。

这也是刘邦怀疑韩王信的根本原因,也造成了韩王信后来的移镇。

韩王信其实也很冤枉,他们本来就是“偏师”,兵力不足,而刘邦又不信任韩王信,他又怎么敢把自己的部队打完,做光杆司令。

之所以多次寻求帮助,其实也有试探刘邦的意思。

只不过,最终韩王信玩脱了,把自己也白白搭了进去。

总结

如果韩信不死,刘邦又可以找到一个好的办法平衡边将与中央的关系,那匈奴真的就不算什么大问题。

毕竟当年战国末期,赵国就可以凭借一国之力单刷匈奴。

而秦朝还修建了万里长城。

刘邦完全可以“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在秦朝和赵国的基础上对抗匈奴。

欢迎大家在屏幕下方留下宝贵的意见,废青工作室与您下期不见不散,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搜集,侵删。

文:小昭审核:梦愚编辑

文献参考:《二十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战国策》《左传》《春秋》《吕氏春秋》等。

本文为一点儿历史事作者手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日... 在历史的长河中,战争往往以残酷与复杂交织的面貌呈现,其中,日俄战争不仅是一场军事力量的较量,更是两国...
潜心为国护宝 赓续历史文脉——...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甘肃省文物资源富集,蕴藏着...
原创 曾... 历史上有个人,明明有很多机会可以当皇帝,但是他偏偏不当,皇位明明就在眼前,但是他却拒绝了。这个人是谁...
三星堆遗址到底讲了个啥? 大概在1万年前,地球伸了伸懒腰,准备进入大洪水时代。 那时地球正处于第四季冰期结束阶段,因为天气寒冷...
原创 我... 历史是一堆灰烬,但灰烬深处有余温——黑格尔 无论是经天纬地的奇才或者是平平淡淡的百姓,死后都没有什么...
原创 隋... 一位史学家说:秦始皇所做的事情隋炀帝都做了,可是他并没有焚书坑儒;隋炀帝所做的事唐太宗也做了,但他没...
原创 日... 每年日本皇室都会举行新年参拜仪式,有意思的是今年的德仁天皇选择了祭拜元明天皇,也就是日本第43代的天...
原创 日... 据观察者网报道,日本人DNA检测结果揭开真相,原来现代日本人或是中国人的后代。 经DNA检测结果显示...
原创 圆... 前面讲到雷氏家族,其实清帝国200多年的时间里,所有的皇家建筑大部分都是这个家族的作品,包括故宫、前...
原创 三... 文昭甄皇后(183年1月26日-221年8月4日),名甄宓,又称甄夫人。中山无极(今河北省无极县)人...
原创 汤... 伴君如伴虎,这话一点不假 在中国封建社会,历朝都是如此,明朝尤甚 刻薄寡恩的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开始杀...
原创 水... 1 08个梁山好汉中, 很多人都身怀绝技,他们在上梁山之前,也大多都有自己的正经职业,堪称社会中的精...
原创 东... 东西两汉,猛将如云,谋士如雨,他们在各自岗位上挥洒汗水,协助主人打下江山,立下赫赫战功,他们的智慧难...
原创 刘... 刘邦评功臣的时候和将军们发生了冲突,因为第一功臣人选上是有很大的争议的。很显然每一个人都想当第一功臣...
原创 一... 标题: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是如何征服世界的? 成吉思汗,这位历史上的杰出人物,被誉为一代天骄。他的一生...
原创 1... 1943年春,国军高级将领韩德勤奉老蒋的军令,带领大军渡过运河。韩德勤的行动引起了新四军的注意,他这...
原创 清... 1912年,在袁世凯的逼迫下,溥仪退位,清朝走向了灭亡,但是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大一统王朝,在...
原创 此... 大秦帝国在崛起,不仅要求历任帝王雄才大略,还要求秦国人才济济,更有能发现千里马的伯乐;战国时期,列国...
原创 秦... 火车作为现在大家,日常的出行工具,可以说人人都坐过,现在中国在铁路上的发明,也很是强大,在世界上都是...
原创 为... 王翦,被视为是战国末期所有将领中的最强者,战术稳重,秦能够一统天下,跟王翦是离不开关系的,大多数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