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东吴四大都督中,鲁肃的战绩不仅不逊色于周瑜、吕蒙、陆逊,甚至某种程度上来说,鲁肃的战绩还要超过另外三人,他才是对孙权贡献最大的都督!为何这么说呢?我们来看看鲁肃这个人究竟有何战绩!
一、指明东吴长远的发展道路
和三国演义中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士不同,正史中的鲁肃,其实战斗力还是非常不错的,人家那一手箭术,连盾牌都是可以射穿的,可想而知鲁肃的臂力有多强,他简直就是个猛男啊,根本就不弱!除此之外,鲁肃这个人还非常有钱,而且经常大方施舍,也正是这个原因,所以他和周瑜成为了好友,毕竟这么一个大方的土豪,谁不愿意和他做朋友呢?
周瑜刚开始和鲁肃结交,只是觉得鲁肃这人有钱又豪爽,能占他便宜,但两人熟悉以后,周瑜觉得鲁肃这人是个人才,很聪明,所以他后来直接将鲁肃推荐给了孙权。周瑜对孙权夸耀,说鲁肃是那种王佐之才,希望孙权好好用他。听周瑜把鲁肃描述得这么厉害,孙权自然是要亲自接见一下了,毕竟孙策死后,是周瑜帮他稳定了周边蠢蠢欲动的势力的。
在孙权看来,鲁肃只不过是周瑜推荐的一个普通人才而已,孙权需要卖周瑜一个面子,所以孙权原本只是打算见见鲁肃,随便给他封个官就可以了。可当他和鲁肃真的交谈起来,他才发现,鲁肃不可小觑,他是那种真正的王佐之才!
一番交谈后,孙权看出了鲁肃的不凡,所以在宾客散尽之后,孙权又把鲁肃请了回来,要合榻对饮。有过职场经验的朋友,一看孙权的这个操作,其实就明白他的意思了,领导这是要说真心话了!孙权率先开口,考校鲁肃,说现在汉室倾颓,天下纷乱,他继承父兄创立的基业,希望建成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的霸业,但不知道该如何操作,不知道鲁肃有什么好办法?
我们从孙权的这番话其实可以看到,他当时的野心其实还不是非常大,只是想做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的人而已!齐桓公、晋文公是春秋五霸里面的两个,这说明当时的孙权,只是想要称霸天下,并没有一统天下的雄心!这其实也正常,当时的天下,袁绍、曹操这些大诸侯都还活着,怎么看孙权也是没有一统天下的希望的,所以他只能梦想称雄天下。而且孙策刚死,整个江东就蠢蠢欲动了,连孙家人自己都不服孙权,可以说孙权面对的局面是很差的,所以说他能稳定江东,进而称霸天下,已经是他能想象的最好结局了。但接下来鲁肃的回复,却给孙权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首先,鲁肃否定了孙权想要做齐桓公的想法!他说当年刘邦一开始也并非想做皇帝,他想的是尊崇义帝,自己做那齐桓公,结果项羽直接把义帝给宰了。现在曹操就如同项羽般的人物,汉献帝在他手中,早晚要被害,这种情况下,你孙权怎么可能做得了齐桓公呢?皇帝都保不住了,哪里还有齐桓公?
其次,鲁肃直接告诉孙权,汉室不可复兴!当时虽然天下大乱,但汉室毕竟统治了数百年,所以不少人还有思维惯性,认为这不过是正常的动乱,之后汉室还是会复兴的。而鲁肃直接告诉了孙权,汉家天下完了,不要再指望着做一个齐桓公那样的霸主,继续尊奉汉室了!
最后,鲁肃又分析了当前的具体形势,并给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鲁肃告诉孙权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也不可能一下子除掉,为今之计,只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形势!那么具体如何操作呢?孙权可以先剿除黄祖,然后后进伐刘表,之后占领长江以南的全部地方,最后称帝建号,进夺取天下!
《三国志》: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唯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
一家公司能发展得有多远,主要看领头人的格局,如果领头人只知道解决温饱,没有长远的目光,那么这家公司的员工再强,公司也无法做大!孙权是东吴的领头人,原本他想的只是割据一方,成就齐桓公那样的霸业,但是鲁肃却给他描绘了一副更宏大的画卷,一下子打开了他的格局,这是其他人所办不到的!可以说,鲁肃和孙权的这番谈话,直接改变了孙权的格局,自此以后,东吴集团也开始向统一天下的步伐迈进了。
周瑜烧赤壁,吕蒙取荆州,陆逊败刘备,这都是很出色的战绩,但总的来说,这都是局部的成就,是行动方面成就,但鲁肃给孙权带来的,却是战略方向上的改变,是战略方面的成绩,这丝毫不逊色于周瑜、吕蒙、陆逊,甚至于说鲁肃的战绩还要超过另外三人,因为他为东吴指明了长远的发展道路,改变了东吴的未来!
二、两个关键节点,改变东吴进程
除了打开了孙权的格局,指明了江东的发展之路,鲁肃的另一大战绩,便是在两个关键节点,改变了东吴进程,使得东吴更加强大!
在鲁肃的战略规划下,孙权成功地击败了黄祖,给父亲报了仇,正当孙权摩拳擦掌,准备进攻刘表,夺取荆州时,刘表却意外地离世了。刘表死后,荆州的情况变得错综复杂,所以鲁肃决定,以吊丧之名去打探消息。而当鲁肃到达夏口时,得到的消息却令人大吃一惊,因为曹操率军南下了!
鲁肃的战场意识非常敏锐,他把刘表死、曹操南下这两件事综合在一起,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那就是曹操不仅要拿下荆州,而且很可能染指江东!有了这种考虑,鲁肃急忙跑去面见刘备,希望和刘备结盟,一起对抗曹操。鲁肃知道,刘表的儿子刘琮已经投降曹操了,整个荆州,就只有刘备还在对抗着曹操,所以他迫不及待地想要拉拢刘备,也幸亏鲁肃有此举动,否则按照刘备的操作,他早就跑到交州(广东)去了。
说服刘备别跑了之后,鲁肃立马回到了江东,把荆州的情况报告给了孙权,而当时的江东,因为曹操南下,也争论得不可开交。争论主要分为两派,一派以张昭为首,他们主张投降,一派以周瑜为首,他们主张抵抗。当时曹操实力强大,才击败袁绍,又占领荆州,而张昭又是将孙权扶上主公之位的托孤重臣,连他都主张投降,所以孙权一时半会也是拿不定主意。就在这个关键节点,鲁肃站出来说话了,改变了孙权摇摆的心态,促使孙权坚决抵抗!
鲁肃给孙权的理由很简单,我们大家都可以投降,但是你孙权不能投降,因为大家投降不会被刁难,相反还能继续保持荣华富贵,但是你孙权不同,你家和江东的世家大族是有深仇大恨的,别忘了孙策是怎么死的,现在你手中有兵,所以这些人不动懂你,你投降试试,你看看他们会不会宰了你?
最终,孙权听从了鲁肃的建议,坚决抵抗,还打出了个赤壁大捷,稳固了孙权对东吴的统治,促进了江东的和平繁荣。
鲁肃第二次改变东吴进程,发生在刘备借南郡时。赤壁之战后,刘备取得了荆南四郡,孙权则取得了南郡和江夏郡,出于发展需要,刘备想要借南郡,但是当时周瑜就在南郡,而且周瑜想以南郡为基地进攻益州,所以周瑜是肯定不愿意把南郡借给刘备的,而且他还写信让孙权借机软禁刘备,他趁机收降关羽张飞。眼看孙刘联盟就要破裂了,关键时刻鲁肃就站出来告诉孙权,别这么干!
鲁肃给出的理由很简单,我们东吴现在太弱,玩不过曹操!东吴占领江夏和南郡后,和曹操的防线拉得非常长,而东吴实力本来就不足,防线很容易被曹操击破,与其这样,不如就把南郡借给刘备,这样的话既可以减轻曹军对东吴的压力,也可以给曹操增加个敌人,何乐而不为呢?不得不说,鲁肃的想法是非常好的,如果真的按照周瑜的思路来操作,按照东吴当时的实力,其实是玩不过曹操的,最终很可能是东吴大败,实力严重受损。而且周瑜进攻益州的打算,其实并不是非常靠谱,别看刘备打下了益州,换个人可不一定打得下益州,就算周瑜能打下益州,这种适合割据的地方,孙权就一定放心让周瑜去?
在赤壁之战和借荆州这两个关键节点上,鲁肃站出来为孙权指明了方法,这其实就是他的战绩,试想一下,若不是鲁肃站出来,赤壁之战孙权真的下得了决心吗?借荆州这事,若是孙权真的听了周瑜的话,吴军被曹军击败了怎么办,东吴实力必将严重受损,哪里还能争雄天下?
事实上,鲁肃不仅为孙权打开了格局,为东吴指明了长远的发展道路,而且在两个关键节点改变了东吴的进程,他对东吴的贡献是非常大的,这种战绩根本不能用一城一地的得失来衡量,因为他的战绩体现在更大的战略层面!在鲁肃的帮助下,东吴实力愈发强大,只是很遗憾,他死得太早了,若他多活几年,偷袭荆州这种事情肯定不会发生,孙刘联盟是真的有可能击败曹操的,孙权也真有可能一统天下!
结语
东吴四大都督中,鲁肃的战绩不仅不逊色于周瑜、吕蒙、陆逊,甚至某种程度上来说,鲁肃的战绩还要超过另外三人,他才是对东吴贡献最大的都督!若没有鲁肃,东吴不可能变得那么强大,不可能成为三国之一!遗憾的是,鲁肃被严重低估了,被描绘成了三国演义中的那个庸碌无能的老实人,遭人忽视!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