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不韦可谓是战国时期的一位奇人了,他从一位商人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战国时期一位风云人物,可见其本来就不是一个凡人。他是秦始皇执政时期的第一位丞相,其执政共计十二年,在这短短的十二年时间里,对于秦国当时的经济、文化和政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推行的一系列政治举措及改革,加快了秦统一六国进程。尤其是他的理政思想,与人们心目中的“暴秦”却有着鲜明的对比,如果他能执政到秦统一,秦朝就有可能不在二世而亡国。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众所周知,秦在商鞅变法之前还是个弱国,自商鞅变法之后才逐渐成为了强国。虽然商鞅最后被秦惠文王所杀,但秦人所恨的却是商鞅,而不是商鞅之法,在商鞅死后至秦统一六国之间,秦人仍然对商鞅之法情有独钟。但我们不得不说,商鞅变法只是秦的武力进一步强大,君主集权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但秦的经济和文化并没有得到多大的发展。说得更具体一点,商鞅变法最有效的一部分,就是实行军功制,封分爵位是以在战争中斩杀敌人头颅的多少来论功行赏的。所以,商鞅变法的结果,就是将秦国打造成了一架永不停止的战国,而秦的战士则成为了杀人的机器。那么,这架战争机器在秦统一六国之后还能做些什么呢?
它除了继续杀人、实行苛政,确实已经没有什么用处了,它已经没有存在的价值,它只是为了汉朝登上历史的舞台做了一个过渡,至二世灭亡也就一点也不奇怪了。有人做过一个统计,从商鞅变法之后到秦始皇统一六国,秦国共杀了一百二十多成人,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那个时期各诸侯国所有的人口加在一起才有多少啊。商鞅之法确实奠定了秦统一六国的基础,但也成为了秦过早灭亡的一个主要原因。但是,在秦始皇执政时期,他的第一个丞相吕不韦却是一个非常强势的丞相,他所做的却似乎可以改变这个事实,也许秦始皇若不杀他、若能继续用他,秦朝不可能多活几世。吕不韦做了哪些有利于秦今后统治事情呢?
千万不要认为吕不韦只是一个商人,他其实也是很有政治头脑和战略眼光的,他所做的有利于国、民之事颇多,我们说几点重要的。吕不韦非常注重农业的发展,著名的郑国渠、都江堰都是在他执政的十二年之间修建的,这使得关中及蜀中的农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为秦统一六国战争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可能不人说这个与他有什么关系啊?要知道吕不韦的这个丞相在当时当得有多牛,如果没有他的支持、同意,谁敢去做?
吕不韦似乎看到了商鞅之法的弊端,他废除了原来的军功制,改为实行“义兵”制。他的这个“义兵”制就是说,我们秦国出的是义兵,是专门讨伐那些无道的昏君、诸侯,是在为民除害,还主张不扰民。我们知道,吕不韦执政后首先就灭亡了东周,他这样做缓和了东周遗民对秦的敌对情绪,同时也减少了秦在统一六国时的阻力,也体现了他做一个政治家的胸怀和远见。据史书记载的吕不韦执政期间,杀人的记录只有一次,大约杀了三万人。
吕不韦在其执政期间最耀眼的一项成就,就是编纂了《吕氏春秋》这部巨著。《吕氏春秋》是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最后一部著作,但它却不属于任何一家,而是集诸子百家于一体的集成著作。他编这部书的目的是为了营造一个平台,用心吸引列国的人才,使当时的秦国成为了文化的聚集地,后来的丞相李斯就是在这个时期来到秦国的。这部书的政治意义,则是为秦国统一六国准备了思想、文化基础,对以后的政治风向有一个指导作用,只可惜秦政府并没有看到这一点。也正是由于这个事情,吕不韦对列国中的身望大增,引起了秦始皇的不满,最终逼其自杀了。
因此我们说,如果秦始皇继续用吕不韦当丞相,或退一步,能够沿用他的思想,秦在统一六国之后肯定不会二世而亡国。因为,吕不韦主张采用儒家的理念来治国,同时也不排除法家。而秦始皇自始至终都是沿用法家的那一套,到秦统一六国后还是酷刑苛法。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也曾说,秦始皇与吕不韦的矛盾,使秦始皇走了另外一条统一中国的路线。他说,如果没着吕不韦的路线走下去,秦国亦然是要统一中国的,而且统一之后,断不会仅仅十五年就迅速地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