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是怎么死的?通常的说法是诸葛武侯抱病北伐,与魏军相持于岐山,终因精力不济而殒命五丈原。但根据西晋官方的说法,诸葛亮是被司马懿吓死的。毫不说笑,言辞凿凿。
西晋乐府鼓吹曲辞中一名为《宣受命》。所谓“宣”即后被追封为“宣帝”的司马懿,该曲辞主要歌咏司马懿接受魏明帝曹叡的命令,担任雍凉大都督于西北抵御诸葛亮入寇。该辞最后一句道:“養威重。神兵。亮乃震斃。”
言司马懿用兵如神,治下的军队威力势不可挡,诸葛亮见之大为震惊,恐惧而死。
如果说《宣受命》对诸葛亮之死讲述得比较粗略,舞曲歌辞《天命篇》中则直接嘲笑诸葛亮不自量力,被司马懿吊打,所谓:
“諸葛不知命。肆逆亂天常。擁徒十餘萬。數來宼邊疆。我皇邁神武。鉞鎮雍涼。亮乃畏天威。未戰先仆僵。”
天命已经在司马懿,而诸葛亮逆天而行,屡屡挑衅。逆天而行当然要受到惩罚,英明神武霸气冲天的司马懿气场强大,一到雍凉,诸葛亮出战的勇气都没有便被司马懿强大的气场吓死。一段文字完全将诸葛亮塑造成不知斤两、妄自尊大而色厉内荏的跳梁小丑。
无论是鼓吹曲辞还是舞曲歌辞,都属于乐府诗范畴。所谓乐府,即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官方设立的专门负责音乐事业的机构,既负责收集各地民歌民谣杂歌,同时也负责音乐和歌词的创作。最终产出的成果——即完整的音乐供皇家宴乐表演之用。每逢盛典,“司马懿吓死诸葛亮”的便会被重新拿出来演绎,供西晋君臣娱乐。然而,根据《三国志》、《汉晋春秋》记载,司马懿和诸葛亮正面交手两次,司马懿均不敢和诸葛亮正面交手。尤其是第二次,诸葛亮自知命不久矣,力求速战。为逼司马懿出战,直接给司马送去了女装以羞辱之,即便如此司马懿依旧不敢出战。诚然,司马懿的策略没错,毕竟皇帝交给他的任务是守城而非歼敌。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坐拥巨大优势,如果真有实力,他完全可以与诸葛亮一决雌雄永绝后患。但向来指挥风格以凌厉刚猛著称的司马懿遇到诸葛亮后却成了缩头乌龟,可见他并没有把握战胜孔明。说严重点,司马懿甚至十分惧怕诸葛亮。以至于最后闹出了“死诸葛吓退生仲达”的滑稽一幕,成为千秋笑柄。
西晋统治者不仅不敢大大方方承认司马懿的失败,反而捏造事实,颠倒黑白,硬生生把缩头乌龟司马懿塑造成霸气护体的天命之子,将悍猛如虎的诸葛亮贬低为外强中干的废物。司马家族得到天下后一直沉浸在“我很强大”的错觉中,认为结束东汉末年以来动荡局势靠的是司马家族一己之力。殊不知若无曹家祖孙三代的开创和奠基,司马懿连摘桃子的机会都没有;更不知司马家不过是中原门阀大族选出的代言人,既然门阀能选择他们,自然也能随时抛弃他们。
盲目自大当然要付出代价。后果大家都知道,中原所谓“正统王朝”在司马家统治下,第一次放弃了被视为“天下中心”的中原之地,被少数民族打得落荒流水,仓皇逃亡南方,美其名曰“衣冠南渡”。尽管西晋统治者为突出司马懿光辉伟岸的形象而无底线地贬低诸葛亮,但群众的眼睛还是雪亮的。千年来,诸葛亮因其智慧、忠诚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被一代代人尊重,赞颂甚至膜拜。而司马懿因为自己谋权篡位的无耻行径以及自己子孙的窝囊无能,无论在正史还是民间,都成为了反面教材。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