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一碰就碎的古籍重新“活”过来
迪丽瓦拉
2025-07-26 22:32:59
0

近日,在铜梁区安居古城文庙奎文阁底楼,唐智勇正在修复清雍正年间的《子史精华卷》。记者 解小溪 摄\视觉重庆

一把镊子、一把刷子、一支毛笔、一碗糨糊,9月11日,在铜梁区安居古城象征文脉传承的文庙奎文阁底楼,60岁的唐智勇正在有条不紊地修复清雍正年间的《子史精华卷》。如同一名“隐士”,他每天大部分时光都在这张大桌前度过,沉浸在与故纸对话的时光中。

信守承诺 携古籍安居“安家”

唐智勇是大渡口人,从小爱读书,特别是历史故事。20世纪90年代,乘着改革开放的浪潮,他放弃“铁饭碗”,南下广东,很快挖到“第一桶金”。

唐智勇一边做生意,一边收藏古籍。时光对古籍并不仁慈,他就开始试着修复。从民间“发烧友”一步步成为业界专家,曾任广东省收藏家协会古籍专委会主任。

“古籍,是文脉的载体,蕴藏着国人的精神密码。”唐智勇说,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古籍、珍视古籍,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19年春节,唐智勇返乡祭祖,听闻铜梁千年古城安居正在进行修复。他刚到安居古城,就被这里所吸引。在古城里的旧书摊,他淘到两本古籍。“这里不仅有古色古香的历史建筑,还有满是灵气的山山水水。我感觉这里一定藏有许多快要消亡的古籍。”

商海打拼已20余年的唐智勇一直有返乡打算,只是苦于在重庆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地方来收藏他那数万件古籍。当时,铜梁区委、区政府正启动安居古城文庙修复,安居镇向唐智勇递来橄榄枝,双方一拍即合。

2022年,文庙经过两年多的精心修缮,正式对外开放,成为游客探访古城深厚文化底蕴的新晋打卡点。唐智勇也信守承诺,结束生意,蚂蚁搬家般将3万余卷珍藏的古籍运到文庙的奎文阁,人和书都在此安家。

身兼数职 一人撑起一个古籍博物馆

走进安居古城奎文阁,古意盎然,上下三层均存放着从五代十国到近代的各类古籍,犹如一个古籍博物馆。

经唐智勇修复的《雷峰塔经》《太平御览》《唐书》《旧唐书》《钦定礼仪》《西夏国书略》《三国志》等上万卷古籍,如今静静地陈列在奎文阁中,其中《雷峰塔经》成为镇楼之宝,吸引了无数游人驻足。

唐智勇既是馆长,也是古籍修复师、讲解员。他非常乐于给游客、居民做讲解,并现场展示古籍修复技艺。

采访中,几位游客踏进奎文阁,唐智勇当即引领游客从一楼逛到三楼——

“1924年,西湖边矗立千年的雷峰塔轰然倒塌,人们发现,许多砖块内装有佛经。这就是藏在塔砖里的《雷峰塔经》,经历了1000多年时光的考验保存下来。你们看,卷头刻有礼佛图,之后是经文,每行10字,共2700余字。”“这是114册的《太平御览》,是清嘉庆年间的活字本,由徽商汪昌序印刷。《太平御览》是古代的百科全书,相当于现在的搜索引擎”……

一圈走下来,游客乘兴而来、满意而归。唐智勇满足地抿了一口手中的茶:“多向大家展示,多向大家讲解,把这条路走下去,这是我的初衷,这也是我未来的路。”

望闻问切 对症下药治“书病”

揭、补、压平、衬纸、钉线……唐智勇每天粗茶淡饭,埋头苦干,每一次修复都仿佛在与古人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古籍年代久远,脆弱身躯早已伤痕累累,虫蛀、粘连、破损、污渍均是“书病”。唐智勇说,自己犹如医者问疾,望闻问切后再对症下药。望,检查破损情况;闻,气味判定纸张的矾化程度和有无霉烂;问,询问书籍来历;切,抚摸和检查书籍材质情况。

此外,清洗除尘、修复破损、脱酸处理、加固支撑、修补整饰、封装保存,整个流程都是全手工,不能使用丁点“现代工艺”。

2002年,唐智勇收藏到一部古代经书,如获至宝。他尝试着展开经书,发现因长期受潮,纸张之间紧密粘连,成了民间俗称的“指头经”。他先用蒸汽将经书蒸松散,再找来明代纸张托底,一寸一寸用镊子剥开,一点碎片都没丢弃。

这卷2米多长的经书,唐智勇花了一年多时间才修复完毕。

对唐智勇来说,每一片故纸都有生命,他的使命就是让这些生命焕发出新的光彩,让这些一碰就碎的古籍重新“活”过来。日前,唐智勇的古籍修复技艺已申报铜梁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张莎)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秦... 秦王嬴政最终能够统一六国,除了自身的雄才伟略之外,自然也离不开手下一众马仔们的不懈努力,根据史书记载...
原创 溥...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彻底的打破了封建制度,革新的一个时代,然而清朝最后一位皇帝也是有史以...
原创 如... 岳飞和宋江差了三十几岁,就算宋江没被毒死,岳飞出道的时候,宋江为首的梁山好汉们也老了,肯定不是岳家军...
原创 父... 康熙帝是很多人喜欢看满清古装剧的原因之一,可以说康熙帝是整个清朝里为数不多的英明皇帝,其个人魅力是比...
原创 此... 曹操手下有一员大将,是个非常忠于曹操的人,此人便是庞德,庞德早年跟随马超,后辗转跟张鲁投降于曹操的麾...
原创 正... 东汉末年,《三国志》里深刻介绍了刘备的身世。虽然刘备出生在汉朝皇室,但他出生后已经是家道中落的时候了...
原创 三... 三国是我们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其中的故事人物早已深入人心,比如提起美女,大家自然会想到貂蝉,提起忠义...
寻人!65年前的日记主人,你在...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周欣怡 记者 陈素萍 筚路蓝缕启山林,栉风沐雨砥砺行。浙江工业大学71周年校庆...
原创 历... 关于黑奴的历史,中国的历史上有关于他们的记载,最早追溯到唐朝的昆仑奴。那个时候他们相当于奴隶一样,被...
黄河流域中小博物馆高质量发展学... 10月16日, 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流域中小博物馆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在佳县开幕。本次研讨会由陕...
原创 她... 很多革命英雄志士,为了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为了对这些劳苦功高的建国功臣给予最高荣誉,我军在195...
原创 为... 标题:刘邦的“狐朋狗友”:治国大才的秘密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刘邦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智慧,成功地建立...
【地评线】桂声网评:用信仰信念... 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征。90年来,充满理想和献身精神、用意志和勇气谱写...
原创 日... 这是一个让整个中华民族都热泪盈眶的日子。当天中午,整个华夏大地锣鼓喧天,无数国人纷纷涌上街头互相道喜...
一眼看去如同荒山一样,西夏王陵... 标题:一眼看去如同荒山一样,西夏王陵为何有“东方金字塔”之称? 在广袤无垠的西北黄土高原上,有一处...
原创 司... 司马懿在现在的风评很差。而实际上他并没有干什么很脏乱的事情,最多也就是杀了曹爽,之前也没什么污点,弑...
从“护林人”到“护营人” 本报记者 孟海鹰 门杰伟 细雨绵绵密密地下着,在吉林省桦甸市龙岗山脉的密林深处,东北抗联蒿子湖密营纪...
原创 清... 图为一组拍摄于1887年的清朝武汉老照片,这些时隔百年的影像不但记录了武昌蛇山上的黄鹤楼,亦是可以一...
原创 真... 蔺相如在很长时间,都是一个名不经传的小吏。在完璧归赵和绳池会之后,赵王见其表现突出,为自己挽回了面子...
原创 北... 对于北宋的精锐部队,世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杨家军,当时,杨家名将可谓一口金刀八杆枪,令辽兵闻风丧胆,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