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北宋时期,除了名噪一时的杨家将之外,还有另外一支军队战无不胜
迪丽瓦拉
2025-07-27 08:03:01
0

对于北宋的精锐部队,世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杨家军,当时,杨家名将可谓一口金刀八杆枪,令辽兵闻风丧胆,对宋朝可谓居功至伟。 怎奈奸臣当道,潘仁美大奸大佞,杨家名将遭到严重迫害。 辽国皇帝约请太宗,赴金沙滩 “双龙会”,暗藏杀机,兵困行宫。声声怒吼,阵阵击鸣,战车交错,刀光血影。大郎、二郎、三郎、四郎和五郎战死,七郎被潘仁美万箭射死。

可是,北宋的精锐只有杨家将吗?当然不是,北宋时期,还有一支如今不怎么为人所知的精锐部队,这支部队比杨家将要幸运,一直坚持到了北宋的灭亡;这支部队也是不幸的,因为以这支部队的精锐,完全可以挽救北宋,可是却被北宋君王的昏庸而陪葬;军人最好的归宿,是马革裹尸战死沙场,宛若杨家将那般,青史留名,但是种家军却死的太窝囊,渐渐消失在历史长河。

那么,种家军到底是一支什么军队呢?能与当时的杨家将相提并论,成为北宋的左右护法。

种家军是由北宋名将种世衡和他儿子种谔以及孙子种师道所率领的一支部队,主要作战目标是防御西北的西夏王朝,由于这支部队的骁勇善战,所以整个北宋王朝极少看到有西夏军队入侵的记录。

种世衡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种世衡本是洛阳人,是北宋大儒种放的侄儿,后来官至东染院使、环庆路兵马钤。

种世衡的起家是由当时总领西北军务的范仲淹一手提拔起来的(没想到范仲淹这么牛吧),种世衡镇守西北期间,招抚羌人,筑城安边,并巧施离间计,除去西夏皇帝李元昊的心腹大将野利刚浪棱、野利遇乞兄弟。

那种世衡的儿子种谔呢?与杨家将类似,杨家将是杨业带领几个儿子形成的将门世家,种世衡的儿子没杨业那么多,就三个儿子,继承种世衡衣钵的是种谔,当时种谔与他哥哥种古,弟弟种诊并称“三种”,在北宋时期享有赫赫威名,尤其是在西北一带,令西夏王朝惧怕不已,不敢领兵进犯。

期初是由种世衡任荐知青涧城,以计迫降西夏将领嵬名山,得其军万人,归途击溃敌军围袭,进筑绥州城。累迁鄜延经略安抚副使,克米脂城,又败西夏援军八万于无定川。

种家军一贯是主动出击,在征伐西夏之时,种谔收复绥州共获得酋长首领三百人、一万五千户、兵士一万人。

但是,种家军最有名的,还数种世衡的孙子种师道。

原本种师道是一个文官,后来弃笔从戎,率军抵御西夏入侵,成为一代名将,当时的人都尊称他为“老种”。

种师道的仕途坎坷,期初抗击西夏时,种师道八天就攻下了坚固的臧底城。后来宋徽宗得到捷报后欣喜不已,升种师道为侍卫亲军马军副都指挥使、应道军承宣使。

后来又虽大奸臣童贯出征辽国,与金国联军,其中与童贯交恶,被以右卫将军身份致仕退休,后来在攻辽的时候,果然被大败。这时候宋徽宗又想起了种师道,起用他为宪州刺史、环州知州。他不久归任保静军节度使,又致仕退休。

金人看北宋战斗力如此弱小,连辽国都打不过,又如此富庶,就起了南下之心,在金兵南下的时候,宋徽宗急忙召种师道进京,加封他检校少保、静难军节度使、京畿河北制置使,有权自行征兵征粮。

当时种师道正隐居南山豹林谷,得到命令之后,不顾年迈之躯,带领七千人去救援汴京,后来第一次金兵攻宋失败撤退了,北宋内部又开始一贯的“狡兔死,走狗烹”;权臣当道,李钢被打压,种师道被加封检校少师,进封太尉,换节镇洮军,担任河北、河东宣抚使,屯兵滑州。其实宋钦宗并没给种师道一兵一卒。

后来第二次金兵南下,援救太原的宋军照样受朝廷遥控,屡屡失利后,宋钦宗换掉李纲,由种师道接任。种师道在河阳遇到金国使者王汭,察言观色判断金兵一定会大举南下,立即上疏请求皇帝临幸长安躲避敌锋。大臣认为这是怕,宋钦宗又召回种师道。因为战事屡败,宋钦宗又用起主和派。

太原最终沦陷,两路金兵大举南下,宋钦宗决心议和,主和派命令地方宋军不许勤王,专心专意罢战讲和,李纲被贬出京城。种师道可能是悲愤交加,到京后已经病得无法入见,于十月份去世,终年七十六岁。宋钦宗亲临祭奠,为之恸哭,追赠开府仪同三司。

十一月金兵已经兵临城下。宋钦宗既用主和派意见派使者出城求和,又用主战派意见坚守京城不去,谁知两样都落空。京城失守,宋钦宗、宋徽宗被劫入金营,金兵以此为筹码逼两河军民开城投降、宋朝臣民贡献金银珍宝美女、并保障金兵退兵安全,因为金兵人数确实不多。宋钦宗捶胸大哭道:“不用种师道言,以至于此!”

汴梁城破之后,金兵将领入城,很想拜见一下种师道,惜乎种师道已死,便找到种师道的侄子种洌,对种洌说:“我们过去曾在阵前见过你伯父,真是一位好将军啊!如能采纳他的意见,宋朝不会败得这样惨。现在宋朝应该知道种将军是个忠义之人了吧。”宋朝的被俘官员听了,皆仰天长叹。

种师道死后,其侄子种洌护种师道的灵柩西归时,在路上碰到强盗,强盗听说是种师道的灵柩,都下拜致奠,并且反赠金钱以致意,其得人心如此。

《宋史》:“种师道宿将,有重名,二敌所畏。”“宋惩五季藩镇之弊,稍用逢掖治边陲、领介胄。然兵势国之大事,非素明习,而欲应变决策于急遽危难之际,岂不仆哉。种氏自世衡立功青涧,抚循士卒,威动羌、夏,诸子俱有将材,至师道、师中已三世,号山西名将。徽宗任宦竖起边衅,师道之言不售,卒基南北之祸。金以孤军深入,师道请迟西师之至而击之,长驱上党;师中欲出其背以掩之,可谓至计矣。李纲、许翰顾以为怯缓逗挠,动失机会,遂至大衄,而国随以败,惜哉!”

让西夏闻风丧胆的“种家军”,就是种世衡和他的儿孙们一手创建的。他不但打仗勇猛,而且足智多谋,这些计谋被他广施于抗击西夏的战争中,尤其是“苦肉计”、“美人计”、“离间计”三条计策的巧妙运用,成功打击西夏的嚣张气焰,打乱西夏的战略部署,实现他保家卫国的盖世功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他... 在中国近代史的波澜壮阔中,涌现出了许多英雄人物,他们的一生充满了传奇与悲壮。 今天要说的这位英雄,早...
原创 孟... 孟婆镇守黄泉,为何六界之中无人敢动?你看看她老公是谁就知道了 我国历史几千年,有很多的神话记载,而且...
原创 白... 楚国君昏臣聩坐吃山空,齐国闭关锁国高高挂起,战国后期实际就是秦赵两国的争霸之战。秦国自商鞅变法之后一...
原创 同... 得益于很多人的传颂,我们现在一提到“奸雄”,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曹操,这并不是一个绝对贬义的词语,而...
原创 卑... 国际格局向来纷杂多变,趋炎附势者不在少数。 但纯粹的利益之交并不会有坚固的友谊,彼时座上贵客,可能不...
原创 川... 什么时候结束了,著名的川军范绍增,不跟随蒋介石,主动留在大陆上? 你们是否知道,在全省与战争进行全面...
原创 欧... 说起欧洲国家,我们知道国家非常多。他们之间的关系也是错综复杂。虽然现在是维持着和平的状态,大家在一起...
原创 温... 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 现在的人一讲起中国古代,毫无疑问就...
原创 古... 从古至今,这个世界上最不缺乏的就是战争,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人们都会觉得,站在第一排的士兵,应该比较...
原创 李... 在我们熟知的古典小说《说唐》,《兴唐传》,《瓦岗英雄》,《隋唐演义传》等等,里面都有提到一个人的名字...
原创 清... 清朝功劳最大,没有清朝把熊努人,蒙古人打爬下,清朝末年,他们早进入中原拉,那还有后天的民国呀,乾隆把...
原创 秦... 《七绝》曾言:“凌烟阁下勒忠良,两肋庄前小孟尝。”唐朝年间,凌烟阁功臣得世人看重,凭此类英雄相助,诸...
原创 居... 居正:居正不居功,勤玫不争名 1948年3月,国民党在南京召开中华民国第一届国民大会,其中最重要的...
原创 刘... 在我们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三国是一个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时期,可谓是乱世出英雄时代,在长年战争...
经开区有序推进第四次全国文物普... 10月17日,位于皇冠街道海埠村的邵氏宗祠,一砖一瓦透着古意,经开区第四次全国文普查队在这里忙着测量...
原创 浅... 高句(gōu)丽是中国东北地区以及朝鲜半岛的政权。历史悠久,从公元前37年建国经历了27代国王到公元...
原创 清... 近代著名学者辜鸿铭早年在北大教学时,曾被讲堂底下那些自视进步的青年学子嘲笑脑袋上的马辫,而辜鸿铭则回...
解锁海淀统战记忆!海淀区统一战... 56个民族团结共荣, 五大宗教和睦相处, 一个个历经岁月洗礼的故事, 讲述着中国共产党 广交朋友、凝...
原创 毛... 作为新中国的开国上将,许世友将军的名号可谓是名震中外的,他不仅担任过南京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司令员,...
原创 此... 汉武帝是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他统治期间,国泰民安,政通人和。同时,因为他重视人才培养,破革提拔一些有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