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一支部队的主将对于整体的作战水平和能力起到的作用至关重要,士兵们在战场上能否奋勇杀敌,勇猛向前,都要看主将的个人魅力和自身水平。
北宋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算是一个命运多舛的年代,周边的少数民族纷纷起兵相向,对边境的安全形势有着严重的威胁。
北宋时期一位戍守边疆的将军与辽军对垒之时,接连几箭全部射偏,让敌军哈哈大笑,而敌军仔细一看,却立马发现了不对劲,
立刻下令全军撤退
,这位将军射出去的箭到底有什么名堂?为何来势汹汹的敌军会选择仓皇撤退?
武状元何灌
在火药作为推进动力的枪支出现之前,人们想要在战争中达到远程杀敌的目的,只能用弓箭。北宋时期有一位将领叫何灌,他在朝廷举办的武举考试中凭借高强的武艺出人头地,成为了当年的武状元,他最引人注目的技艺是他出类拔萃的箭术,颇有当年吕布辕门射戟的风采。
当时北宋和周边少数民族国家之间经常会在边境上起摩擦,所以急需像何灌这样武艺高强的将领在军队中发挥作用,于是朝廷便派遣何灌前往边境前线,加入了驻守在此的军队。
北宋的开国皇帝赵匡胤是起兵出身,他成为皇帝之后,非常担心自己的部下也效仿自己黄袍加身,所以加强了对军队的监管,壮大了文官体系。
但由此而来引发的后果就是军队的战斗力一直非常低迷,将领之间互相不信任,经常出现外行指挥内行的事情。
何灌刚刚以武状元的身份进入部队,没有受到守将的重视,大家以为他是朝廷派来监督自己的,纷纷认为他是一个光说不练的假把式,去部队报道的那一天就吃了一个下马威,将军派出了一位武艺高强的士兵想试一试这个所谓的武状元。
何灌也没有推辞,提起战刀,骑着胯下的骏马爽快地应战。第一次和上过战场的人近距离搏斗,何灌还有些不适应,但是在武艺上的天赋让他很快就摸清楚了对方的套路。
不久之后,何灌就凭借自己多年培养的技巧压过对方一头,宋军的长官一看,这小子有两下真功夫,并不是那种来混资历的公子哥,于是便起了惜才之心,立刻叫停了战斗,对何灌的到来表示了欢迎。
初露风采
但这并不意味着何灌就赢得了大家的信任,边境的守军不同于其他普通军队,时刻刻都要提防敌军的突然袭击,所以这里需要的是军事技能过关的优秀士兵。
恰好何灌所在的这支部队马上就要展开一系列比武考核,除了普通的骑术和拳脚功夫,还有一项很重要的比拼,那就是射箭。
而就是在射箭比赛上,何灌终于展现了自己高超的技巧,他不仅可以在百步的距离上精准的射中靶标,还能在骑行的状态下完成高难度的移动射击,部队的长官眼前一亮,有如此能人志士的加入,那以后和敌军的作战必然会顺利许多。
何灌的适应能力非常强,从一位科班出身的武状元到成为一名前线杀敌的战士,他仅仅经历了几个月的时间。
随着大大小小的几场战斗,何灌凭借自己的努力赢得了长官们的赞赏,他的职位也随之提高,
成为了陕西省府谷镇的府州,并担任火山军的将领。
宋辽边境就像一个火药桶,任何一点摩擦所产生的火星,都可能引爆整个战场,所以北宋朝廷对边境事务的处理非常谨慎,不敢轻易挑起事端。
何灌驻守的地方经常会遇到辽国人跨过边境来打水,如果他们只是普通百姓那倒还好说,但久而久之,越来越多的辽国人跨过边界,更有甚者还有人在水源附近定居。
何灌觉得这些人当中有可能混入了辽国军队的奸细,决定亲自带领军人先去打探情况,希望能用和平的方式劝返那些打水的辽国百姓。
但事情的发展远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这些辽国人因为身后有着军队的支持,根本没有把何灌的劝阻放在眼里,仍然我行我素的无视辽宋边境。
何灌略施小计就吓跑了这些辽国人,只见他搭弓射箭,
将箭矢准确地命中了一颗河边的石头,
箭柄深深地插入其中,其中的力道显而易见,打水的辽国人看到如此出奇的箭法,立刻吓得收拾东西往回跑。
三箭定乾坤
不久之后,辽国的军队听说了宋军当中有一位神射手,作为在马背上征战四方的国度,这些辽国的将领根本不信此事,于是组织起人马来到边境上的宋军营地叫嚣,污言秽语不绝于耳。
何灌带领军队展开架势提防敌军的突然袭击,面对外族的辱骂他也非常愤怒,但上级给他的命令是不得挑起边境上的争端,于是他拉开弓弦,微微瞄准一番之后,接连射出去三箭。
那名正在挑衅的辽国军官听到弓箭嗖嗖的声音之后吓了一跳,却发现自己身上完好无损,并没有受伤,
辽国的官兵们见状哈哈大笑
,这所谓的宋军神箭手看来是一个徒有其表之辈。
然而,很快一名辽国的士兵发现了端倪,正在军阵后方不远处的一块巨石上,
三根弓箭排列整齐地射了进去,半根箭柄都已埋入石壁,
无论是准确度还是力道都可以表现出射箭的人有着相当高的技艺,如果他瞄准的是辽军当中任何一名军官,恐怕就得当场丧命。
何灌的警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前来挑衅的辽军将领立刻下达了全军撤退的命令。
小结:
何灌凭借自己的一己之力维护了大宋的尊严,让前来闹事的外族军队不战而退,展现了一位领军大将的风采。如果当年北宋的军队能够多一些像何灌这样优秀的军官,那也不至于后来那悲惨的亡国命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