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熜从小跟随父亲修道,道家讲究清静无为,这种信仰与老朱家奉行的自律节俭融为一体,于是我们看明朝十三帝没有一个是骄奢淫逸的昏君。
四季常服不过八套,朱厚熜一年之中绝大多数时间是在西苑修道不见自己臣民,一个喜欢清静的人自然不会在意自己形容品味,以人为镜可以正衣冠明得失,没有别人眼中的自己只有自己心中的道。
道法自然,二十年深居西苑,朝堂奏对隔着一道门帘,游走太虚化境的朱厚熜给自己内阁和掌管国玺司礼监下达一个个神出鬼没的治国理政旨意。
他的无为而治没有带来政局动荡,反而是形成了有序的内阁与司礼监制衡格局,严嵩父子掌管内阁人事和财权,但是兵部却牢牢握在皇储裕王师傅徐阶高拱张居正等人手中。党同伐异,徐阶与严嵩在内阁维持权力制衡同时,宦官集团司礼监掌控朝堂人事和财权及兵权最后签字生效权。
不得不说安陆王朱佑先的家庭教育是十分成功的,他的儿子朱厚熜深刻掌握朝政实质,那就是用好人和用对人,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对的人都由自己来定义。
明朝的皇子皇孙们按照朱元璋家训和治国理政汇编经典来继承统治老朱家的天下,这是朱元璋家风传承的成功。
朱元璋除了让诸皇子从书本和老师那里接受正统的儒家教育外,还以多种形式培养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他经常命诸皇子出城下乡,接触农村生活,了解民间疾苦。
洪武八年,朱元璋在送诸皇子出城时说:“今使汝等于旁近郡县,游览山川,经历田野。因道途之险易,以知鞍马之勤劳;观小民之生业,以知衣食之艰难;察民情之好恶,以知风俗之美恶。即祖宗陵墓之所,以访父老,问吾起兵渡江时事,识之于心,以知吾创业之不易也。”
天潢贵胄们需要实习政务,文武百官自然也逃不了,明代对于官吏的选拔任用称为选举。选举分为四种:学校、科目、荐举、铨选。“学校以教育之,科目以登进之,荐举以旁招之,铨选以布列之,天下人才尽于是矣。”在这四种选官形式中,科目,即科举,为主要形式,朝中大臣多由科举中产生。其次为学校。
朱元璋为子孙安排好治国理政的大道,而后世之君继承并创新个人之道,朱元璋儿子朱棣继承并且升级特务统治机构锦衣卫和东厂,后来这种制度不断被完善升级形成了与大明律法并行特务统治体制,这套体制对内阁制度形成监督保障了嘉靖皇帝和自己孙子万历皇帝可以几十年不上朝仍能掌握局面。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治国理政是大道,修身齐家是万民的门道,朱元璋还对于牧民体制设计规范,《农政全书.卷四》谓洪武十四年:“上加意重本抑末,下令农民之家许穿紬纱绢布,商贾之家只许穿布。农民之家但有一人为商贾者,亦不许穿紬纱。”穿衣是牧民的门道,重农抑商是国策大道,嘉靖皇帝作为道法自然的天道代言人,他以四季常服不过八套来展示自己节俭。
不过,什么是才是真正的道呢?海瑞上了匡正嘉靖皇帝奏疏《治安疏》,这道奏疏里海瑞以自己为镜为嘉靖皇帝正衣冠,嘉靖皇帝以诡诈之术牧万民,以家奴驾驭百官,以一人之心度千万人之心自负都被扒出来。他放着富丽堂皇的紫禁城不住而大兴土木搞的万寿宫和西苑都是劳民伤财的昏政。
长江之清流注入滚滚昏黄的黄河,嘉靖皇帝愤怒了,云不在青山,水不在瓶,他的道终成歪门邪道而不是经世致用的大道,所谓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伪装只是沽名钓誉而已。可怜了徐阶高拱张居正海瑞等才学,夜半的西苑虚席以待的不是治国理政大才而是九天之外的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