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北宋末年,梁山阵营和方腊阵营对比,究竟哪个阵营厉害?
迪丽瓦拉
2025-07-29 06:33:20
0

提到这个问题,那就得看你问的是历史,还是小说。小说和历史是截然不同的。

一,小说《水浒传》

1,梁山方面

按照小说《水浒传》,梁山上的带兵头领后来有108人,军兵达到十万人,加上家属,梁山巅峰时期最多给他算十五万人。

根据小说描述,王伦控制梁山时,就是王伦、杜千、宋万三个好汉,聚集着七八百个小喽罗。

晁盖做主梁山时,有三五千兵马。

宋江控制梁山时,人马迅速扩大。到“三打祝家庄”时,梁山投入兵力大约有八千多。

打高唐州时,梁山投入了将近一万人马。

大军出外攻伐,梁山想必至少也得有两三千人马留守吧?这么算一下的话,梁山这时的总兵力应为13000人马。加上打不了仗的家属,估计得有两万人。

第二次攻打曾头市时,梁山投入兵马有两万两千多。

梁山大聚义时,山上总人马大概有三万人。

接受招安前,燕青曾和宿元景说过一句话:“梁山泊十万之众皆感大恩!”

按理说,燕青是梁山上的人尖子,梁山总兵力这是梁山的最高机密。燕青不可能那么真心实意地告诉一个外人。但是,燕青是奉了宋江将令说的这番话,为了表示忠心于朝廷,燕青又不至于和宿元景说谎。故此,即使梁山当时没有十万人,八九万人应该是有的。

梁山接受招安后,书中描述有数千人选择了拿钱回家。这数千人最是不好猜测的,咱们取个半数,就按五千人算。

征讨方腊时,这是作者最后一次写梁山人马总兵力,约为六万五千人。宋江带领一路,30000人;卢俊义带领一路,30000人;石秀等人带领一路,5000人。

那么,按照这种说法,梁山最鼎盛时期,人马应为七万人左右,加上家属,十万人应该差不了多少。

2,方腊方面

小说里交代过,说方腊有几十万人马,这显然比梁山人马多了好几倍。

另外,方腊据说攻占了包括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的六州五十二县,自称“圣公”,年号“永乐”,设置了官吏、将帅,建立了自己的政权。这同样比宋江盘踞的那个小地方水泊梁山强大得多。

方腊手下,头领尽管只有小说里描述的石宝、邓元觉、王寅、司行方、方杰、厉天闰、庞万春、吕师囊等八大将,但军兵却拥有数十万人。别的不说,单单从人数上,就比宋江的梁山人马多得多,可谓是兵强马壮。

在冷兵器时代,人多势众就是首要的长处。只要人多,有能耐的人才相应也多;人少,人才就不会太多。另外,人多还有个好处,就是声势浩大,别说打仗,只要看见密密麻麻的人马,对方就得首先胆怯。

二,真实的历史

1,宋江起义

从真实的历史来看,宋江起义应该是一个规模非常小的起义队伍。一开始说是36人,后来有人考证说36人应该是头领,下面的人马肯定还有。否则,36人绝不可能掀起那么大的波澜,引起朝廷恐慌,最后又招降他们。至于宋江起义军究竟有多大规模,已经无法考证。只是可以确定的是,人数肯定不是很多。

2,方腊起义

方腊起义,和宋江起义同样,爆发于北宋末年。

方腊是睦州青溪人,据传他性情豪爽,深得人心,在很多生活困苦的农民中极有威望。

宋徽宗时,他到睦州青溪县(今浙江淳安西北)万年乡帮源峒保正方有常家当佣工。也有传说方腊自己就是个漆园主。当时宋徽宗、蔡京、童贯一伙贪得无厌地压榨人民,赋役繁重,“人不堪命,遂皆去而为盗”。老百姓受不了了,只能揭竿而起。

宣和二年十月初九(1120年10月)方腊率众在歙县七贤村起义,以讨伐朱勔为号召,只要见到当地官吏及其爪牙,就全都杀掉。

百姓正苦于官吏掠夺勒索,果然到处群起而响应。不旬日,聚众数万,从者如云,攻城掠地,自号圣公,建元“永乐”。很快接连攻陷了几十座州县,部众发展到近百万,威震东南。

旬日,就是十天,这里应该是指在很短时间内。不旬日就达到了几万人。可见,方腊起义,其规模根本不是宋江起义可以比拟的。

宣和三年,在宋军的围困下,方腊被俘,但是,其余部仍然还在继续战斗。也就是说,方腊起义还延续了一段时间。

三,关于宋江征讨方腊的问题

这是一个在史学界争论了很多年的问题。一直有两种看法存在。

一种看法是,宋江起义规模很小,而方腊起义,规模显然比宋江起义大得多。宋江带兵征讨方腊的可能性根本没有。即使有,也是配合官兵行动,不可能单独征讨。

另一种看法是,宋江征讨方腊的可能性很大。

南宋之后的一些野史,常记载宋江参与征讨方腊之事。但据《东都事略·徽宗纪》载,朝廷是先平定的方腊起义,然后才平定宋江起义。

《折可存墓志》也称折可存在平定方腊之后,参与平定了宋江的战斗。以此推断,宋江便不可能去参与征讨方腊起义军。

当然,有些学者认为,宋江的确是被朝廷先平定的。不过,宋江是受了招安,然后征讨的方腊。后来,宋江不满朝廷,又重新起义了。这才有了朝廷先平定方腊,后平定宋江的这个过程。

四,为什么宋江起义有这么大的影响

有一个问题需要澄清,既然说宋江起义规模很小,那为什么宋江起义会对后世产生了这么大的影响呢?而规模比宋江起义大很多的方腊起义,反倒不太著名呢?

这里有个缘故。就是宋江那个绰号,可以被当时的统治者拿来利用,愚弄人民。

1,宋江的绰号

宋江的绰号是“及时雨”、“呼保义”。及时雨,这个容易理解;就是他喜欢交朋友,有江湖朋友落难了,只要遇到宋江,那就像久旱的禾苗遇到了滋润的雨水,就像及时雨。

但“呼保义”,就不是所有人能够理解的了。呼保义的原意是:呼群保义。什么意思呢?就是他要呼唤众人对皇帝保持忠义,保守作为大宋子民应有的“义”。说白了,就是不管怎么样,都要当大宋王朝的顺民。

那他为什么还要起义呢?因为有那些贪官污吏存在,他们当不了顺民,因此就应该“反贪官”,但不能反皇帝。

显然,宋江是忠于皇帝的,一心企盼招安报效朝廷,故不“僭侈”自称为王;故此,宋江的“忠心”被朝廷认为是可以利用的。就从宋江把晁盖原来的“聚义厅”改为后来的“忠义堂”,也可以看出来。

2,宋江起义的36人

呼保义宋江,智多星吴用,玉麒麟卢俊义,大刀关胜,活阎罗阮小七,赤发鬼刘唐,没羽箭张清,浪子燕青,病尉迟孙立,浪里白条张顺,船儿火张横,短命二郎阮小二,花和尚鲁智深,行者武松,双鞭呼延灼,混江龙李俊,九纹龙史进,小李广花荣,霹雳火秦明,黑旋风李逵,小旋风柴进,插翅虎雷横,神行太保戴宗,急先锋索超,立地太岁阮小五,青面兽杨志,病关索杨雄,双枪将董平,两头蛇解珍,美髯公朱仝,没遮拦穆弘,拚命三郎石秀,双尾蝎解宝,晁天王晁盖,金枪手徐宁,扑天雕李应。

3,官府的推波助澜

在宋江起义被平息以后,南宋时期编印出版了《宣和遗事》,这显然是官方主持或授权做的。把宋江起义这段历史演绎化、故事化;明初又出现小说《水浒传》,将宋江起义故事描述得更加生动感人,因而使这次本来规模与影响都较小的农民起义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广泛流传于民间,以至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更被选入后来的学校教材里,在学生之间口口相传。

其实,历史上的宋江起义,准确地应该称晁盖起义。因为原来36人起义,本就是晁盖领的头。但是,晁盖在小说中绰号是“晁天王”,在历史上的绰号是“铁天王”。那意思显然是要和大宋皇帝作个生死对头。

这和宋江的“呼保义”恰恰相反,这也就是官府扬宋(宋江)贬晁(晁盖)的原因。

因此,不管是《大宋宣和遗事》作者,还是小说《水浒传》的作者,他们都具有浓厚的封建正统思想,只反贪官而不反皇帝。他们认为,社会不安定的原因,不是因为皇帝不圣明,而是因为贪官污吏胡作非为。故此,他们主张对皇帝保持忠义,维护皇帝的最高统治,这才有了无论是历史书籍,还是小说,都极力赞扬宋江,而贬抑晁盖。

《大宋宣和遗事》里更是把起义的36人排名,以宋江为首起头,而把晁盖排在第34位。这件历史上真实发生的起义,也被由“晁盖起义”换成了“宋江起义”。

五,结论

总之,说到“北宋末年的梁山和方腊,到底哪个阵营更厉害?”这个问题,那就得看你是指小说,还是指历史。

如果是指小说,那显然是宋江的梁山人马阵容强大。他们尽管人数不如方腊,但他们最终剿灭了方腊,这尽管不一定是事实,但作者凭着他的生花妙笔让你相信了这件事。

假如是指历史,那显然是方腊的阵营更强大、更优秀、更厉害了。方腊起义军,最辉煌时人数达到近100万人,这绝不是宋江起义可以比得了的。从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十月初九开始,到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三月,其主力被宋军镇压下去,其余部仍然还在继续战斗。

宋江起义,发生在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五月。36个头领,即使一人带领一万人,满打满算也就是36万人。

因此,两个阵营谁强谁弱,一目了然。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 中国历史上有二十四史之称,其中最让人称道的就是《史记》和《资治通鉴》。《史记》被称之为“ 史家之绝唱...
原创 1... 1947年伟人发出一封绝密电报,刘邓看后冷汗直流,发生了什么事? 1947年,鲁西南战役中,邓小平和...
霍去病“封狼居胥、饮马瀚海”的... 霍去病,西汉名将,军事天才,虽然年仅24岁便因病逝世,可他的身后却留下了不朽的传奇。 他17岁首战封...
原创 “... 释迦摩尼在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时期的古印度创造了佛教。随着教徒的增多,佛教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现如...
原创 第... 文·姜昊骞 匈牙利裔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RobertCapa),以拍摄“决定性瞬间”闻名。他参加...
原创 刘... 他曾是刘备最信任喜爱的儿子,也曾是刘备最骁勇的镇守统帅,正当他以为自己的地位无可取代时,刘备的命他自...
原创 三... 因为三国时期处在战乱之中,所以也涌现了很多的英雄豪杰,在后世人心目当中,这也各阶段也是非常值得关注的...
原创 清... 晚清时期还有《官场现形记》《目睹二十年之怪现状》这样的谴责小说,现在这样好的土壤,随处可见的好素材,...
原创 康... 提起经典历史剧《雍正王朝》,最精彩的内容莫过于九龙夺嫡。其中八贤王八阿哥的形象深入人心,那么假如九龙...
兴文化工程|翁铁军:打造“殷商... 商丘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
原创 清... #头条创作挑战赛# 清朝轿子 在封建王朝的建国初期,如何安置皇室宗亲、子嗣,既让他们有能力能够拱卫...
朱橞:朱元璋19子,打开城门主... 朱橞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九子,作为皇室成员,他原本享有尊贵的身份和地位。然而,明初权力斗争的复杂局势...
原创 盘... 图:爱新觉罗·奕訢(1833-1898),清末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者之一,道光的第六子,咸丰的同父异母...
【蓝鲸巡游】携手共筑防线 “护... 0 关羽右臂中毒箭,毒入骨髓。华佗前来医治,提议刮骨去毒,关羽坦然应允。 有将士担心将军受苦,奉上“...
原创 明... 大家好,欢迎来到这一期的司马说史。众所周知,中国人历来对起名很是讲究,因为名字毕竟是伴随人一生的,而...
原创 项... 在他分封的诸侯中,英布可能是项羽最信任的一个了。 不过,项羽虽信任英布,却并不了解英布,最后,英布还...
原创 北... 引言 对于人类社会的历史研究来说,古墓的出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古墓内部蕴藏的一些历史文物,我...
海昏侯墓研究最新发现:中国蒸馏... 海昏侯墓研究又有新发现。28日,记者从郑州大学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获悉,该中心科研团队首次对海昏...
原创 大... 西安是一个古都,这里汇聚了六朝变迁,这里的历史遗迹遍布各地,每一次施工都能给考古学家带来惊喜。但是很...
朱元璋有26子,为何没人敢跟朱... 明朝开国之初,朱元璋这位从贫农出身一步步走到皇帝宝座的传奇人物,面临着一个令人头疼的"甜蜜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