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7年,一个约100人的殖民团体,在乞沙比克海滩建立了詹姆士镇,这是英国在北美建立的第一个永久殖民地,随着五月花号的到来,殖民地建立起了第一份成文法典《五月号公约》。
在此后的150多年当中,陆陆续续涌来了世界各地的殖民者,这些欧洲移民的入侵,迫使北美的印第安人退守更加贫瘠的土地,到了18世纪中叶,英国在北美建立起13个殖民地,这13个殖民地独立的思想越来越强烈。
随着波士顿倾茶事件的爆发,13个州的代表汇聚在费城召开了第一次大陆会议,随着马萨诸塞州列克星敦点燃战火,战争已经无法避免,1776年7月4日,13个州共同签署的《独立宣言》并以“美国”作为国号打响了独立战争。
虽然美国赢得了独立,但是13个州因为经济差异、文化差异的不同,又爆发了南北战争,即便北方解放了黑奴赢得了胜利,但是各州的矛盾已经呈现出来,各州也都制定自己的宪法,联邦法虽然大于州法,但各州独立性很强。
而且在独立战争、南北战争当中都是因为人权冲突,人权在美国是最尖锐的矛盾,当人权和州起了冲突之后,往往人权会占有一定的优势,联邦也无法强令各州,正因为这种种的问题,美国的流感病毒才会无法遏制。
这次的流感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眼下最重要的就是如何拯救更多的生命,而不是向哪一国甩锅,对于甩锅问题,美国是“满口喷粪”,对于这个毫无意义的问题,耿爽霸气的回应了一句说:中国有句古话“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知道什么意思吗?
美国历史才几百年,自然无法理解中国的古话,这句话出自《孟子·离娄上》,它的意思是:(如果)行动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就应该反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不得不说这句话说的是生动形象。
孟子是战国时期的哲学家、思想家,是儒家思想代表人之一,跟孔子并称为“孔孟”,孟子这一生给后世留下了许多著作,孟母三迁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孟母的言传身教对孟子成为“亚圣”具有巨大的作用。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政学说,在诸侯国合纵连横时期,战争不断,他周游列国,游说于各国君主之间,推行他的政治主张。晚年回到家乡,开始整理《经》、《书经》,阐发孔丘的思想学说,写成《孟子》一书。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原文为: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亚圣”还是亚圣,看问题就是清楚透彻,他从爱人、管理人、礼貌待人等多反面的问题阐述为什么自己的行为达不到预期,若是没有任何效果,就反省自己,只有自己行为端正了,天下的人自然就会信服。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也可以用“反躬自省”来表示,其实意思也差不多,都是自我反省,若是连自我反省都做不到,只能你自求多福了,以美国的现状来讲,恐怕真的只自求多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