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诸葛亮为啥无法一统三国?毛主席的评价很到位:他有3个欠缺
迪丽瓦拉
2025-07-29 14:03:19
0

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群星璀璨的时代,而诸葛亮无疑是这个时代最明亮的“明星”之一。

很多人在读到三国相关的书籍时,看到诸葛亮病逝五丈原,都会对诸葛亮的人生无限唏嘘,对蜀汉没有统一天下感到遗憾。

那么若站在后来人的视角来分析,诸葛亮当初为何无法一统三国呢?

蜀汉资源上的缺失

其实毛主席当年对诸葛亮无法统一三国一事,也曾做出过评价,他认为诸葛亮当年有三个欠缺。

第一是

缺资源

。在

三国时期,蜀汉是相当缺资源的一方

,因为它统治的疆域都是中国很贫瘠的土地,作为核心的“天府之国”四川对于蜀汉这个巨大的政权来说,耕地很明显不够。

另外帮助刘邦和刘备起家的汉中,其实只有在汉朝之前才算富饶,后期因为黄河改道等原因也变得贫瘠起来了。因此诸葛亮掌握的蜀汉,实际上是一个看起来疆域很大,但能利用土地严重稀缺的政权。

缺少耕地就无法养育大量人口,按《三国志》的记载,蜀汉登记在册的户籍大约有28万户,东吴有53万户,魏国则有66万户。能看出里面有相当巨大的差距,且因为耕地问题滚雪球式的发展,蜀汉和魏国的人口差距会越来越大。

因为没有人口和耕地,蜀汉不得已只能向南开发。

在《三国演义》中的征南蛮虽然精彩,但也展现出了当时蜀汉的无奈。如果蜀汉拥有充足的人口,就不需要费尽心机和南方蛮族角力了。

那么看到这可能会有朋友疑惑,北方的土地相当之贫瘠,为什么反而耕地会比南方要多呢?

这其实就涉及到气候变迁的问题。其实

在唐朝之前,中国的经济重心基本都在北方

,因为那时候“400毫米等降水线”在非常北的位置。

后来随着气候变迁(主要是400毫米等降水线难移)、人类的过度开发导致水土流失,再加上五代十国长达一百多年的战乱让大量人口迁往南方,这才让中国北方彻底衰弱下去。

因此在唐朝之前,北方才是中国经济的中心,像西安这种北方城市能作为十三朝古都,却在宋朝以及之后再也没当过首都,绝非是因为文化影响,而是有很深层次的

经济因素

所以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从南往北打统一全国的封建王朝,背后的原因就是经济。当年中共从北往南打能统一全国,

其背后的逻辑也是经济

。不过这并不是说到了现代,北方又更适合发展经济了,而是早前中华民国时期的腐败把经济玩崩了。

因此毛主席唏嘘诸葛亮缺资源,背后的逻辑贯穿了整个中国历史。

经济薄弱的王朝天然就处于劣势,要是在此基础上无法形成稳定的经济体系,那王朝就会朝着深渊一路狂奔,正如当年的国民政府。

诸葛亮分兵

第二,毛主席当年在看《隆中对》的时候,就评价说

北伐这么远的路,诸葛亮居然分兵

。站在后来者的上帝视角看,诸葛亮分兵不管是战术还是战略,都失误了。

诸葛亮北伐不只是单纯的打仗,还是以建立一个统一的全国性政权为目的的“抢地盘”。

所谓地盘,稳住才能算地盘,稳不住那就是用来歇脚的地方。诸葛亮分兵不仅使得自己攻取土地的能力变弱,守住土地的能力也变弱了。

这两路大军分下去,两边相聚遥远无法遥相呼应,一旦一方兵败,另一方就无法进行掩护。站在魏国的角度,自己只要集中兵力守住一方,等自己这一方的敌人退却后,就可以率大军去攻占另一方陷落的土地。由此诸葛亮这招分兵,注定了难以北伐成功,就算成功一路也难守住。

不过毛主席话是这么说,他自己在解放战争中分兵进攻却玩得不亦乐乎。

随着解放战争进入末期,解放军是几路推进,战线宽度何止千里。这么长的战线别说古代,就是二战的正面正常它也没有这么长的战线。

当然毛主席能分兵,也有现代军队指挥体系更高的优势,毕竟三国时期的诸葛丞相可没有电台。毛主席要是在三国时期指挥蜀军北伐,分出去的兵力也难以掌控。

另外首次北伐失利这件事也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蜀国没有处理好和东吴的关系。

当年

春秋末年韩赵魏三家分晋,就是比较弱的韩赵魏三家先打败了最强的智家,然后分掉了智家的土地和晋国的剩余土地。

如果当年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能联合吴国,和吴国联军一口气打到底,其实就有希望和吴国瓜分魏国

。之后的局势就不再是天下三分,而是“吴蜀争霸”。其中掌握着陇右郡以西的蜀国,可以凭借丝绸之路掌握更强的经济实力,从而拥有更大的优势。

毛主席作为一个政治家,对于这一点会看得比较清楚。所以他要是能指挥蜀军北伐,那就是“吴蜀统一战线”了。

蜀汉政治上的问题

诸葛亮的第三个欠缺,是

用人不当

中国人大多都对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这段故事有一定了解,在蜀国北伐成功率最大的第一次北伐中,

马谡

作为蜀国兵败的关键性人物之一,在战败中富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而那么大力扶持马谡上位,让其在北伐中坚守街亭的诸葛亮,自然也有责任。

不过

诸葛亮让马谡守街亭,更多的是政治上的原因,蜀国政治上很不稳定,汉室要想复兴就得用蜀汉自己的人,而非内部的旧势力。

如此一来,属于诸葛亮心腹的马谡,就成为了诸葛亮当时必然的选择。

由此马谡失街亭,虽然有诸葛亮战术失误的成分在,但蜀国内部政治不稳定的因素才占大头。

如果蜀国也像魏国那样的“曹家一言堂”,那诸葛亮也就不需要关心谁来守街亭这个问题,其北伐结果很可能就大不一样。

不过从政治角度考虑,打赢蜀国的魏国其实也输了。毕竟最后统一天下的也不是曹家人,而是在魏国有着和诸葛亮相似地位的司马懿。

当然如果是毛主席来操作,那多半不会有这样的问题。

“拉拢进步的,争取中立的,打压反动的”

一直是毛主席革命的基本纲领。解放战争中中共能策反大量敌军将领起义,甚至敌人高层内部也有大量地下党,已经说明毛主席的政治手腕非常高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明... 明十三陵,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点。何为“明十三陵”,就是明朝13位皇帝的陵墓,然而我们知道...
原创 揭... 1927年冬,毛主席率领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上千人的吃饭是一个大问题。 部队是如何解决粮食的? 时...
原创 她... 说起“妓女”这个职业,一直以来都受到我们每个人的鄙视,都觉得这样的一种职业简直就是低贱,下流。自古以...
原创 卫... 1943年11月,中国远征军第二任司令长官陈诚因病回重庆修养,由谁来接任他的职位,让蒋委员长颇费了一...
原创 为... 公元8世纪,正当唐代末年中原战乱之际,在中国的东北赫然崛起了一个强大的地方政权,它于907年建国,经...
司马昭派钟会和邓艾灭蜀 司马昭灭蜀是其一生中的高光时刻,也是晋朝序幕三部曲中最重要的大事,所以专门独立成篇。 一.三国攻防形...
原创 清... 太监和宫女是封建王朝的产物,他们都是为皇族效力的底层人物。相比宫女,太监这个职业就显得比较特殊性了,...
【两江潮】罗成友|寻找范长江的... 2024年10月16日,是范长江诞辰115周年的日子。 出于对这位新闻巨子的敬仰,我再一次翻阅10多...
原创 1... 前言 蒋介石的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统治了20余年,最终还是灰飞烟灭,黯然退守台湾。对于这一失败,蒋介石早...
原创 越... 越南人口近亿,国土仅有我国三十分之一:为何还能大量出口大米? 越南是我们的邻邦,与我国渊源极深。在越...
原创 他... 历史能记住一个人,很多时候是因为壮烈。异域扬大汉声威第一人的戴安澜将军,他的壮烈让无数中国人记住了他...
原创 蜀... 必须加个定语叫“三国蜀汉五虎将”,不然还有梁山五虎将,关胜,林冲,秦明,呼延灼,董平。蒋介石也有个五...
原创 山... 在电视剧《大宅门》中,有过这样一个有趣的桥段:白景琦因为犯了错被二奶奶赶出家门,想要自己创业,但是再...
原创 马... 胡宗南不战而退放弃西安后,最为震怒的不是老蒋,而是被称为“青马”的马步芳和“宁马”的马鸿逵。 原因不...
原创 历... 中日两国自古就是邻居,可是仇怨颇多,几乎每一次冲突都是由日本挑起的。 除近代的抗日战争外,中日两国的...
原创 孙... 《三国演义》中,关羽败走麦城,率领了部门人马突围,但是潘璋派出了手下的部将马忠前去追击关羽,致使关羽...
原创 武... 唐朝在我国历史进程中的历朝历代里面,不论是政治,经济,还是疆域面积等,都是遥遥领先的。唐朝的政治、经...
原创 皇... 最近小编看到一个皇帝的排名,说的是历朝历代的太宗皇帝,其中有我们大家熟知的汉太宗文皇帝刘恒,唐太宗天...
原创 英... 1610—1617年,瑞典王国与俄罗斯爆发了英格里亚战争。最后瑞典击败沙俄,一举成为北欧霸主。那瑞典...
原创 他... “三杨开泰,长征小菜”,周总理谈起长征时,曾幽默评价当时的三位开路先锋“军中三杨”。 三杨中的杨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