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经典历史剧《雍正王朝》,最精彩的内容莫过于九龙夺嫡。其中八贤王八阿哥的形象深入人心,那么假如九龙夺嫡是八阿哥最终胜出,他又会有哪些执政措施,满清将如何发展。
对于这个问题,首先要分析康熙后期有哪些问题,小子认为,康熙后期大病有三。第一,吏治腐败。这个不用多解释,任何一个皇帝在位时间长了,晚年都会怠政。而怠政最明显的副作用就是吏治腐败。但是康熙后期的吏治腐败还是和其他王朝有点不一样。因为康熙晚年两废太子,九龙夺嫡。所以官员的腐败又牵扯到了皇子党争。《康熙王朝》里的名场面比他们七个更腐败,就是因为皇子党争才揪出来的。而《雍正王朝》、《李卫当官》等影视作品里反映的更多。第二大病,边疆之患。人们提起满清总是说满蒙一家亲,但是满蒙之间的矛盾也不少。吴三桂造反时,内蒙地区的察哈尔王也跟着造反。康熙后期,只是让内蒙蒙古族安定了。但是西域的准格尔蒙古,青海的卫拉特蒙古依旧不服满清。先后在康熙晚年,雍正初年起兵造反。第三大病,满汉矛盾。满汉矛盾,以至于满族统治者与其他受压迫民族的矛盾贯穿有清一代。而康熙后期,大的起义、叛乱没有了。但是满族也兴起了一股崇满抑汉之风。如果不加制止。轻则影响汉族士大夫在清政府的参政热情,重则引发新的反叛。雍正皇帝应对康熙晚年怠政,朝政荒怠开出的药方有三大改革,分别是火耗归公、摊丁入亩、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面对边患则用年羹尧平定青海蒙古之乱。
而如果是八阿哥上台,他又会采取哪些措施以应对父皇晚年形成的积蔽呢。又如何烧好新皇登基造成的三把火呢。首先第一大积弊、吏治腐败。其实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历朝历代的新帝都会整倒几位一二品大员。这样做的好处有三,第一,前朝老臣总有和自己不对付的,借机排除异己,为自己今后施政扫除障碍。也好让自己人顶替重要位置。第二,自然是杀人立威,让人知道自己这个新皇帝不是好欺负的。第三,用《铁齿铜牙纪晓岚》里和珅的话说:【百姓懂什么大是大非呀,只要杀的人地位比他们高,他们心中就暗喜。】以反腐之名,行排除异己之实。还有比这更划算的事情吗?并且这九龙夺嫡,每位王爷手底下总有那么一两位手脚不干净的部下。就连有政治洁癖的雍正。四爷党不也有隆科多、年羹尧两位巨贪嘛,甚至出现了隆选、年选的现象。而这两位巨贪在康熙年间就已经官至尚书、总督。
如果八阿哥当皇帝,对这样的肥猪,自然要先授以虚衔高官,捧的再高点,然后再宰也不迟。八阿哥虽然不会像四哥那样刻薄寡恩,直接把兄弟叫狗、叫猪。但是也不会对落败的兄弟心慈手软。通过打击对方的门人,来恶心对手。最终轻则让对方削爵罚俸、重则借故直接圈禁对方。何乐而不为。就是李卫、田文镜、尹继善这样官声较好的四爷门人。要是认真查,总能查到点东西。就是这些官员自己屁股干净,能保证眷属、属下全都干净。官场只要查,总能查出来点东西的。和自己夺嫡的对手当然不能放过,自己手下那些从龙功臣,不妨也找几个来个催泪斩马谡。反正这世界上最不缺的是奴才。而不管杀谁,查谁。只要杀的官够大,就能体现新皇的反腐决心。就能换来老百姓的一片叫好。所以反腐这件事不管是九龙夺嫡里的哪位王爷成功都会去做。
第二件,平定边患。这件事如果是八阿哥上台,会比雍正做的更好。雍正不信任自己同父同母的亲弟弟老十四。而八阿哥反而更信任老十四,就像雍正更信任老十三一样。老十三圈废了,不能带兵打仗。所以只能重用年羹尧。老十四刚打完西域蒙古枭雄策旺阿拉布坦,再去收拾青海的罗布藏丹津问题不大。而雍正重用年羹尧,小功授大爵。平一个个小小的青海蒙古,就给了个一等公。要知道清朝平定三藩之乱的汉臣和平定明郑的施琅也就是侯爵。更不要说清末平定太平天国之乱的曾国藩,也无非侯爵。小功赏大爵,不仅满人会骂雍正,汉人照样会骂雍正。而如果用宗亲、贵族去平定漠西蒙古之乱,就不会有那么多后遗症。
第三,满汉问题上,许多人认为雍正是崇汉抑满。但雍正用的几大汉人宠臣,田文镜和年羹尧是汉军八旗。李卫不是旗人,但是基本上所有的文学影视作品,都将李卫描绘成雍正的奴才,虽然不是史实。但是雍正确实有点玩世不恭,重用非主流非仕途出身的汉人官员。难免会让主流的仕途出身的汉人士大夫阶层不满。而雍正的三项新政,摊丁入亩和官绅一体当差一体主要动的是汉族士大夫的奶酪。这些举措,底层汉人会受益。但在朝堂上,历史上说的上话的从来不是底层百姓。而是士大夫阶层。而雍正推行的这些政策。对旗人特权的打击又相对较少。这样一正一负。反而让人觉得雍正是在兴满抑汉。而八阿哥一向是主张维护士绅之权的。汉人士大夫的特权得到保证。自然会夸赞皇帝满汉一体。至于底层百姓是根本没有发言权的。
综上所述,八阿哥做皇帝,也能够一定程度上消除康熙晚年荒怠所造成的积蔽。甚至比四哥做的更好,表面功夫更漂亮。至于之后如何洪水滔天,就不是他该考虑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