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郑和下西洋带回两只麒麟,骗的朱棣稀罕不已,今画像公开逗笑众人
迪丽瓦拉
2025-07-29 15:33:55
0

麒麟作为我国古代神话中最为著名的动物,一直被认为是祥瑞的象征,它常常与龙、凤等传说中的动物一齐被认为是帝王与好运的象征。

在神话故事中,一个人若能够得到麒麟的亲近,则会被人们认为得到了天地的认可。而在我国历代的神话中,常常将麒麟描绘为羊头、狼蹄、遍体生鳞,且浑身散发着五彩光芒的形象。

三宝太监郑和

郑和作为我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航海家与外交家之一,他的早年经历却并没有较为明确的史料记载。经历史学家研究推定,郑和大约于公元1371年生于云南昆明。除此之外,当前我国历史学界对于郑和的早年经历以及其原本的家世的研究结果均基于各类侧面证据的佐证而作出的推测。

当前我国历史学界认为佐证郑和身世最为可靠的资料出自于《故马公墓志铭》,但是在这一资料中仍然存在一些疑点,例如这一资料并没有直接提及郑和父亲的名讳,这一点也引得国内的历史学者纷纷提出了自己对于郑和父亲的猜测,其中较为主流的观点是郑和的父亲曾在元朝末年,身为元臣,因此郑和不得不在墓志铭内隐去父亲的姓名,以表忠心。

郑和幼年时曾在明军平定云南的战争中被俘虏,三年后,他被迫在南京入宫,同时还需要在军中服役。1385年,郑和随军开往北平府,到了北平府后,被调配至燕王朱棣的府邸,从此之后,郑和得到了朱棣的赏识,逐渐成为了朱棣的左膀右臂。

公元1399年,燕王朱棣为了反抗削藩,打出“清君侧,靖国难”的旗号,直指南京,意在夺取皇位。而在这一战中,郑和立下了一定的功勋,使得燕王朱棣对他愈发欣赏,在靖难之役后,为了表彰他的战功,亲自赐他以“郑”为姓。同时允许他以太监的身份掌管祭祀朱棣乳母冯氏的重要工作。

七下西洋的壮举

在靖难之役后,朱棣登基称帝,史称明成祖。在这一年社会中的农业、经济等各个方面都已经逐渐恢复到战争之前的水平。而在经历过技术革新后,冶炼、纺织、陶瓷等各类手工业也逐渐发展到了巅峰。同时,江南地区的造船业也经历了一场技术变革,沿海地区的造船厂能够制造出更大、更轻便、更加适合远洋航行的船只。

有了适合远行的船只后,朱棣就试图在外交方面寻求更加开放的关系。朱棣登基后将首都由南京迁往北京,并且任命尹庆为大使,先后拜访了古里、满剌加等南部周边国家,试图与更多的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以便于稳定南部边境。也试图为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后来,朱棣更是多次派遣郑和下西洋,对于其中缘由也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曾经有人认为,朱棣得到线索,认为下落不明的建文帝朱允炆并没有死于南京城的那一场大火,而是逃到了海上,为了防止建文帝卷土重来,则派遣自己的心腹前往海上探寻朱允炆的踪迹。

而现在的历史学家,则大多数倾向于认为朱棣派遣郑和下西洋是为了震慑周边的帖木儿帝国与倭寇。

自永乐三年起至永乐七年九月,郑和先后三次执行了下西洋的任务。其最远航行至锡兰山国,在这三次下西洋的过程中,郑和不但带领军队剿灭了沿海区域的海盗势力,而且还在东南亚地区进行了数次以少胜多的军事行动,为明帝国在东南亚地区树立起了极高的威望,同时也为明帝国与东南亚各国的外交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永乐十年,在经过三年的准备后郑和再一次带领两万余人,向西航行,行至苏门答腊半岛时,与苏门答腊半岛的苏干剌产生了激烈的冲突,郑和率领军队奋战并取得了胜利,生擒了苏干剌。

在修整之后绕过阿拉伯半岛,行至此次旅行的最西端,也就是当今东非的肯尼亚地区。郑和此次航海为朱棣带回了那里的大量的奇珍异兽,其中就包括“麒麟”这种动物。

奇特的异兽

自第四次下西洋之后,郑和从东非的肯尼亚带回了麒麟这样一种异兽。朱棣以及朝中大臣都十分震惊,他们也不相信郑和能够漂洋过海将这种神话传说中才存在的动物带回北京,甚至有人认为郑和在外并未取得成果,而在野外捉了一直野兽想要哄骗皇帝。但是当郑和带着这种动物回到北京市,所有人都惊呆了,因为他们也没有见过这种动物。

在诸多大臣将郑和带回来的动物与古书中记载的麒麟进行对比后,一致认为郑和真的将麒麟这一瑞兽带了回来。明成祖朱棣大喜过望,认为这是上天为他降下的恩典,当即对郑和进行了赏赐,并召集文武百官,宣布要为天降瑞兽举行庆祝仪式。在庆祝仪式上,一位宫廷画师为皇帝与麒麟画了一幅画像。

在几百年后的今天,这幅画像终于得以重见天日,而我们也可以在这幅画像中一窥当年瑞兽“麒麟”的风采。

许多人看过这幅画之后都会心一笑,因为画面中的“瑞兽麒麟”不是别的动物,正是当今许多人都认识的长颈鹿。长颈鹿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古书中对麒麟的描述,但是也仍然有许多并不符合古书中描述麒麟的特点。

那么为什么当时的皇帝与大臣都会认为这是真正的麒麟呢,这是因为一方面,当时的大多数人都不具备像郑和一样远航至东非亲眼见识长颈鹿的条件,而另一方面朱棣为了树立自己的皇帝威严,利用麒麟这一概念证明自己从建文帝朱允炆手中夺取皇位的正当性,与其说是“天降祥瑞”,不如说是做给百姓看的表面功夫。

结语

在郑和下西洋过后,东非各国仍然向朱棣进贡了几次长颈鹿,而朱棣也十分喜爱这些动物,命令仆人对它们进行了悉心的照料。在郑和完成了下西洋的任务后,大明帝国的威望已经传遍了全球各地,每年都有六十多个国家前来朝贡。

而郑和下西洋也

为了后来我国与世界各国的外交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时至今日,我国已经在郑和下西洋的基础上建立了“海上丝绸之路”,与世界各国建立了良好的外交关系,这说明我国古人的智慧时至今日仍然在指引着我们。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明... 明十三陵,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点。何为“明十三陵”,就是明朝13位皇帝的陵墓,然而我们知道...
原创 揭... 1927年冬,毛主席率领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上千人的吃饭是一个大问题。 部队是如何解决粮食的? 时...
原创 她... 说起“妓女”这个职业,一直以来都受到我们每个人的鄙视,都觉得这样的一种职业简直就是低贱,下流。自古以...
原创 卫... 1943年11月,中国远征军第二任司令长官陈诚因病回重庆修养,由谁来接任他的职位,让蒋委员长颇费了一...
原创 为... 公元8世纪,正当唐代末年中原战乱之际,在中国的东北赫然崛起了一个强大的地方政权,它于907年建国,经...
司马昭派钟会和邓艾灭蜀 司马昭灭蜀是其一生中的高光时刻,也是晋朝序幕三部曲中最重要的大事,所以专门独立成篇。 一.三国攻防形...
原创 清... 太监和宫女是封建王朝的产物,他们都是为皇族效力的底层人物。相比宫女,太监这个职业就显得比较特殊性了,...
【两江潮】罗成友|寻找范长江的... 2024年10月16日,是范长江诞辰115周年的日子。 出于对这位新闻巨子的敬仰,我再一次翻阅10多...
原创 1... 前言 蒋介石的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统治了20余年,最终还是灰飞烟灭,黯然退守台湾。对于这一失败,蒋介石早...
原创 越... 越南人口近亿,国土仅有我国三十分之一:为何还能大量出口大米? 越南是我们的邻邦,与我国渊源极深。在越...
原创 他... 历史能记住一个人,很多时候是因为壮烈。异域扬大汉声威第一人的戴安澜将军,他的壮烈让无数中国人记住了他...
原创 蜀... 必须加个定语叫“三国蜀汉五虎将”,不然还有梁山五虎将,关胜,林冲,秦明,呼延灼,董平。蒋介石也有个五...
原创 山... 在电视剧《大宅门》中,有过这样一个有趣的桥段:白景琦因为犯了错被二奶奶赶出家门,想要自己创业,但是再...
原创 马... 胡宗南不战而退放弃西安后,最为震怒的不是老蒋,而是被称为“青马”的马步芳和“宁马”的马鸿逵。 原因不...
原创 历... 中日两国自古就是邻居,可是仇怨颇多,几乎每一次冲突都是由日本挑起的。 除近代的抗日战争外,中日两国的...
原创 孙... 《三国演义》中,关羽败走麦城,率领了部门人马突围,但是潘璋派出了手下的部将马忠前去追击关羽,致使关羽...
原创 武... 唐朝在我国历史进程中的历朝历代里面,不论是政治,经济,还是疆域面积等,都是遥遥领先的。唐朝的政治、经...
原创 皇... 最近小编看到一个皇帝的排名,说的是历朝历代的太宗皇帝,其中有我们大家熟知的汉太宗文皇帝刘恒,唐太宗天...
原创 英... 1610—1617年,瑞典王国与俄罗斯爆发了英格里亚战争。最后瑞典击败沙俄,一举成为北欧霸主。那瑞典...
原创 他... “三杨开泰,长征小菜”,周总理谈起长征时,曾幽默评价当时的三位开路先锋“军中三杨”。 三杨中的杨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