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史记·七十列传·淮阴侯列传》
这是《汉书》中对淮阴侯韩信的评价。
韩信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韩信曾经一个连饭都吃不上,靠洗衣服的老婆婆接济的人,能够成长为一代名将,离不开萧何慧眼识英才。韩信,家境贫寒,家里没有一亩田地,只能过着流浪的生活。
到了冬天,他只能在河边钓鱼,想要钓上来鱼,熬个鱼汤,填饱肚子。我们都知道,冬天鱼儿不愿意活动了,哪有鱼咬钩呢?一连几天韩信一条鱼,都没能钓上来。
在凛冽的寒风中,韩信夹着身上单薄的衣服,瑟瑟发抖。在同一条河的岸边,有一位洗衣服的婆婆,一连几天见到韩信,看他水米未进。婆婆来到韩信面前,从怀里掏出一块小病,递给了韩信。
韩信千恩万谢,结果了饼子,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大丈夫经受了胯下之辱,现在又有一位婆婆,在自己都吃不饱肚子的情况下,施舍于他。韩信边吃饼,眼泪开始在眼眶里打转,他揩去眼泪,离开了这条小河。
他去参军了,最早参加了的项羽的楚军,项羽名誉中原,被称为“西楚霸王”。韩信佩服项羽,所有参加了楚军,担任了项羽营帐的守卫。韩信满腹兵书,想要给项羽进言进策,却都被项羽给拒绝了。
韩信看到项羽空有其名,离开了楚军,投靠了刘邦率领的汉军。而韩信来到汉军营中,第一个见到的人,就是丞相萧何。萧何同韩信一番交谈后,当即知道韩信是个人才,把他引荐到刘邦面前。
刘邦看着面前这个穿的破破烂烂的小兵,同样嗤之以鼻,将韩信赶了出去。韩信一看刘邦,是同项羽一样的人,转身离开了汉营。当时,已经是深夜,萧何得知韩信离开后,当即趁着夜色追赶韩信,这就是“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
萧何再次找到刘邦,让他好好同韩信谈一谈,刘邦最终静下心来,同韩信一番交谈。这番交谈,让刘邦也明白了,韩信是不世出的将才。随即,刘邦将韩信任命为汉军的大将军,地位在樊哙、夏侯婴、灌婴等人之上。
此后,韩信率领汉军南征北战,征服四国,帮助刘邦建立大汉江山。萧何、张良、韩信三人,在西汉建立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刘邦登基为帝后,对萧何信任,对张良信任,就是对韩信不信任。
还是因为韩信统领着西汉一般的军队,功高震主,韩信还不自知。韩信的谋士劝说他自立为王,韩信拒绝了谋士的好意,认为刘邦会善待他。果然不出谋士所料,不久后,在云梦泽刘邦设下陷阱,最终将韩信逮捕,贬为淮阴侯,软禁京中。
在阳夏侯陈稀谋反后,刘邦开始怀疑韩信,刘邦从前线发出命令,让吕后处死韩信。吕后知道韩信不相信自己,于是找到了丞相萧何,在记载中:
“吕后欲召,恐其党不就,乃与萧相国谋,诈令人从上所来,言豨已得死,列侯群臣皆贺。”
吕后找到萧何,目的就是让萧何劝说韩信入宫,自己在除掉韩信。萧何对于韩信有感情,两人一同奋战,一同为西汉建立立下卓越功勋。但是,在危急的时刻,为了保全自己一家人的性命,萧何只能出卖韩信。
萧何当即从皇宫,去往淮阴侯府,见到了韩信。萧何开门见山,劝说韩信进攻庆贺。韩信还是有所怀疑,以自己生病为由,不愿意入宫。萧何冷冷的说了一句话,那就是:
“虽疾,彊入贺。”
韩信一听老上级萧何这样说了,自己不好驳他面子,起身穿衣服入宫觐见。韩信进入宫中,吕后就要单独接见他,这时他已经有了不好的预感。进入吕后的住处,只见宫中有几十名侍女,各个凶神恶煞。
吕后也不多说,当即宣布了韩信所谓的“大罪”,白布罩在韩信的头上,几十名婢女拿着竹刀杀死了韩信。一代名将,死于女子之首,是韩信最大的悲哀。
而作为从犯的萧何,这时也进入宫中,见到了韩信的尸体,他高兴的说:
“我萧何为国除奸,终不负天下苍生!”
在萧何看来,他为国尽了忠,但是其实他只是为了保住自己的权位而已。萧何同吕后同流合污,害死韩信,卑鄙无耻。在见到韩信的尸体后,萧何还发出一番小人的言论,令人不齿。萧何这番话,被人骂了千年,让他遗臭万年。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