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彭越、韩王信、英布、陈豨、卢绾都是汉高祖刘邦手下的开国功臣,但却都没能享受胜利果实——他们都被刘邦剪除了!为何刘邦容不下他们呢?
一、韩信不为刘邦所容是因为他太能打仗了,韩信用兵如神,攻必克,伐必胜,有所谓兵仙的称号。而且,刘邦又记恨韩信在其危机四伏的时候,派人请求封他做“假齐王”的旧事!所以才会发生“垓下之战”刚刚结束,刘邦就急不可耐地夺了韩信的军队改封齐王韩信做楚王的事儿。不久之后,又“有人″告诉刘邦韩信正在阴谋造反!于是,刘邦又“伪游云梦泽”,活捉了韩信。此后,韩信先是被降爵为“淮阴侯”,后又因还想"造反″而被萧何骗进皇宫,最终被吕后杀死!
二、刘邦对彭越的不满有两个。一个是记恨楚汉大战时,彭越和韩信一样存有保存实力的心态,竟敢坐视项羽把他打得落花流水而不援助!最后,只得让彭越做梁王并把好大一片土地封给他,彭越才带着他的兵参加了“垓下之战”。另一个是,刘邦打陈豨的时候,彭越竟敢以有病为借口不亲自率兵效力?于是,刘邦便以有人告彭越"谋反″为罪名,将彭越抓到长安严加讯问。
然而,由于彭越根本没有想过谋反,所以审来审去没有审出结果。刘邦无奈,只得把夺了他梁王之爵,然后再把他远远地打发到四川去!走到半路上,忽然遇见了吕后,彭越便哭哭啼啼诉说自己的冤枉,乞求吕布让他回老家务农。吕后安慰了彭越几句,就把他带回了长安。谁知回到长安后,吕后却向刘邦献媚,建议刘邦杀了彭越——只是觉得彭越是个壮士,不能放虎归山!结果,彭越非但没能回乡务农,反而被剁成了肉酱!
三、韩王信是韩国王室后裔,后来趁秦末天下大乱崭露头角,在秦末群雄逐鹿中原的时候出生入死,为刘邦扫除对手统一天下立下了功劳。西汉建立后,刘邦封他做了韩王。由于害怕遭到刘邦的猜忌,也为了表忠心,韩王信便向刘邦请求:“‘国被边,匈奴数入,晋阳去塞远,请治马邑。’上许之……″可结果,“秋,匈奴冒顿大围信,信数使使胡求解……”一面派人向朝廷求救,一面派人去匈奴求和,也许是韩王信的缓兵之计,要是不这么做,可能不等朝廷的援兵来到,马邑就被匈奴攻克了。但刘邦却不这么想:“汉发兵救之,疑信数间使,有二心,责让信……"韩王信害怕了:"信恐诛,因与匈奴约共攻汉,反,以马邑降胡,击太原。”最终,韩王信被汉军杀掉了。
四、英布又叫黥布,本是在骊山服苦役的囚犯,后来趁乱逃跑,回到家乡组织反秦起义军。黥布先是投奔了项梁,因为英勇善战而屡立战功,所以得到了项梁的赏识。项梁死后黥布又在项羽手下效力,堪称项羽的左膀右臂,是项羽手中的一把无坚不摧的军刀!积功受封为九江王。此后,黥布渐生骄惰之心,只想保存实力和享受生活,进取心不强了,对项羽也不再唯命是从了。
于是,刘邦便趁机派随何游说黥布叛楚投汉,黥布本想脚踏两只船,但却没有成功。最终,黥布投奔了刘邦。项羽败亡后,黥布受封为淮南王。后来因为看到韩信、彭越都不得好死,为防刘邦卸磨杀驴拿他开刀,黥布便索性率领淮南国大军造反了。结果,终究还是因为有勇无谋而兵败身亡。
五、陈豨本是刘邦的心腹爱将,一度深受刘邦信任。所以,刘邦才会让他率领大军去代地驻守,防御匈奴人。但是,赵王的相国周昌却劝刘邦提防陈豨。刘邦本就是个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主儿,听了周昌的话果然起了疑心!陈豨听说刘邦怀疑自己,便索性率领部下造反了。刘邦立刻御驾亲征,用了两年多才平定了陈豨发起的叛乱。最终,陈豨兵败身死!
六、由于卢绾与刘邦同年同月同日生,两家的关系又很好,因此卢绾和刘邦打小儿关系就很铁!铁到什么程度了呢?铁到刘邦造反卢绾陪着,刘邦打项羽卢绾也陪着。这么好的小伙伴岂能辜负?于是灭了项羽之后,刘邦便让卢绾做了燕王。后来因为陈豨造反,卢绾打算派人帮助朝廷平定叛乱。
但却因听信了故燕王臧荼的儿子臧衍要他“养寇自重”,以防被刘邦抛弃的建议,而上书欺骗朝廷。事情败露后,卢绾便逃到匈奴那里去了,最后死在了匈奴。
为什么以上诸功臣皆不得善终呢?或许原因就在于随着地位的改变,刘邦君臣的心态也随之而改变了!皇帝担心有能力的功臣图谋不轨,功臣也担心刘邦会效仿越王勾践剪除他们,早已惴惴不安。于是,一个又一个离心离德的砝码便不断地被堆砌到了天平上,天平终于失去了平衡——功臣遭到了剪除!
参考资料:《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