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二茅台
1929年,酒厂渊源
周氏族人周秉衡在茅台镇创办茅台前身三大烧坊之一的衡昌烧坊,并创立《秉衡令》12987工艺后,酱酒得到了新的酿造标准,名声逐渐在酱酒酿造中成为了专业的代名词。
1936年,酒厂起源
周氏族人周培松于猫场下街兴办周培松作坊,主要生产“回沙茅酒”,国营龙里县酒厂从周氏族人周培松先生这里已开始萌芽。
1956年,建立国营龙里县酒厂
县府牵头,由周培松作坊及杨秀之户作坊为主,在县城大十字合并建立国营龙里县酒厂,并将周培松作坊生产的“回沙茅酒”进行改进,取名“龙酒”。
1957年,龙酒获奖,迁址扩产
“龙酒”参加全省酿酒鉴定会,被评为贵州省中级名酒。省、县对龙酒予以重视和支持,县酒厂迁址至县城中山路,拨款增建厂房,增加设备,加强领导,龙酒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因此也有了“二茅台”的美誉。
1958年,更换酿酒原料,增加专家团队
酒厂的原料由以大米为主转向以玉米为主,贵阳酒厂的李绍云、邹德俊、刘贵安加入,酒厂扩大生产,继续以周培松工坊传统酿造工艺生产“回沙茅酒”。
1959年至1960年,开创代用品酿酒
“粮食难关”,酿酒原料紧缺,酒厂研发用青杠籽酿制成的白酒在全国轻工部广州会议上,获得了好评,并受到省商业厅和州领导机关的祝贺。
1974年至1978年,扩引设备
酒厂先后购进一台立式锅炉,一台卧式锅炉
1980年,研酿多款名酒
国营龙里县酒厂成功酿制出刺梨酒、龙鲤窖酒、冠山大曲、双喜酒、龙鲤38°米酒(包括瓶装和杯装)等产品。
1987年,龙酒再次获奖
“龙酒”荣获第二届黔南州名酒金奖。
1990年,百万年产值
拥有固定资产148.12万元。当年共生产各种酒625.16吨,创产值107.30万元。
1992年,米酒获奖
龙里牌米酒系列荣获“中国保健科技精品”金奖,38C°龙鲤米酒荣获首届全国老年用品博览会银奖,米酒荣获首届全国老年用品博览优秀奖
2014年,回沙工艺传承
周氏族人周双喜在国营龙里县酒厂变化基础中创办贵州省龙门酒厂,传承“回沙茅酒”工艺。
2022年,成立贵州龙门酒镇酒业有限公司
成立龙门酒镇公司,开始运作
2024年,产业复兴
为满足发展需求,周双喜加大资金投入,酒厂进一步扩建厂房,正式开启产业复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