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韶山的伟人铜像前,一位96岁的日本老人,眼含热泪的向伟人的铜像致敬,并说道:“伟人救了我,我是一名八路军”,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这位日本老人是谁?他为何自称自己是八路军战士,还说伟人救过他呢?感兴趣的小伙伴别忘了点赞关注。
日籍八路军——小林宽澄
在
湖南韶山
的
伟人铜像前
,一位
96岁的日本老人
,引起了所有人的围观和注意,老人穿着一身中国式的军装,胸前还佩戴着一枚,象征着荣耀的
金色勋章
。
很多人纷纷猜测,这名老人肯定曾是一名优秀的战士,只见老人注视着伟人的铜像,缓缓抬手,向伟人敬了一个十分标准的军礼,嘴里还吟诵起了,伟人的经典词作
《沁园春·雪》
。
看着虔诚的老人,和胸前闪闪发光的,代表荣誉的勋章,同样前来瞻仰伟人铜像的人们,纷纷围了过去。有人好奇的询问老人的身份,才知道老人其实是一名
日本人
。
说到动情处,老人激动的说;
“我是一名八路军,伟人还曾救了我的命”
。众人都十分疑惑,一名日本人,怎么能成八路军战士呢?伟人救过他又从何说起呢?
这名日本老兵名叫
小林宽澄
,1919年,出生于日本一个有声望的
和尚世家
,而日本的和尚是可以结婚生子的,直到小林宽澄的出生,父亲对他寄予了厚望,希望小林宽澄长大后,也能继承自己的衣钵。
但当时抗日战争,正是大量需要士兵的时候,小林宽澄,就这样被日本
“骗”
去了中国,日本的公署对他说,
对中国的战争已经结束了,此时的中国是和平安全的,不仅如此,他们还会给中国的士兵
“发钱”
。
在这样的
“诱骗”
下,小林宽澄和很多日本人,就这样来到了中国,但很快他就发现,战场上的情况,和他们描述的完全不一样,在小林宽澄到达中国后没多久,就被我军的八路军战士俘虏了。
当时的小林宽澄害怕极了,因为在来之前他就听说,
中国的八路军对待战俘非常的残忍,小林宽澄也想自杀殉国,可还没来得及,就被八路军俘虏了。
此时的小林宽澄十分担心自己,会被八路军残忍的杀害,可事实上,在被俘的日子里,八路军对他
十分的友善
,不仅让他有馒头吃,还有肉炒的菜,而一般的八路军战士,吃的都是小米饭加野菜汤。
这让小林宽澄大受震撼,因为这和,日本部队宣传的完全不一样。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当时共产党,提出的
“战俘政策”
,起了很大的作用。
当时伟人对战俘政策提出了,不杀害虐待战俘,不取战俘身上的财物,有伤病的战俘要给予医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放战俘回去,还有一点就是,
如果有愿意留在部队的日本士兵,也可以给予他们适当的工作。
正是在伟人提出的战俘政策下,小林宽澄得到了非常好的优待,不仅如此,八路军还邀请小林宽澄,参加了
七一建党大会
,小林宽澄很受感动,对八路军的好感一下子加深了很多,甚至还让小林宽澄,有了想加入八路军的念头。
中国是如何对待日本战俘的?如果没有伟人提出的,优待战俘的政策,小林澄宽可能早已没了性命,更不会成为一名八路军战士,成为八路军战士后的小林宽澄,又做了哪些事情呢?
自愿加入八路军
在被八路军邀请参加了,八路军召开的七一建党大会之后,
小林宽澄
的内心世界,对中国以及中国的八路军,有了极大的改观。
开完大会后的深夜,正在熟睡中的小林宽澄,突然被一阵枪声惊醒,他赶忙走出营地查看,发现是
日本兵来偷袭
了,小林宽澄突然想到,八路军会不会因此怀疑,是他通风报信的呢?如果真是那样,那自己肯定必死无疑。
忐忑的小林宽澄站在营门口,正不知所措时,一名八路军战士将他叫了过去,
让他一起讨论,如何对付偷袭的日本兵,小林宽澄没想到八路军不仅没有怀疑自己,还
十分相信
他。
从这次事情后,小林宽澄对八路军彻底改观,原来
中国的八路军战士们,是这样一支热爱国家、热爱人民的好军队
。与此同时,小林宽澄内心也十分的惭愧,因为他意识到,自己国家发动侵华战争,是非常可耻的行为。
从那之后,小林宽澄自愿加入了八路军,并被组织派往了延安,去日本工农学校进行学习,在学校里,小林宽澄的汉语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深受党的教育,也让小林宽澄越来越想要,
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抗日战争贡献自己的力量
。
后来,小林宽澄加入了,
“日本人民反战同盟”
,利用自己日本人的身份,做最有说服力的
反战宣传
。在八路军和日本的无数战斗中,小林宽澄便多次上前线送
慰问福袋
,和对日军喊话。
给前线战士送
慰问福袋
,是日本的一种风俗,在侵华战争初期,日本的士兵平均每年都会收到,8至12只慰问福袋,福袋里一般装着,非常高级的食品和物资。
后来日军深陷战争的泥潭,福袋的质量和数量也大不如从前,于是八路军也想到了这个方法,
给日军的福袋里,除了烟、酒之类的食物,更多的是
反战标语和宣传画
。
在小林宽澄的建议下,慰问袋里的宣传画,都是能直戳日本士兵
“痛点”
的,比如日本的富士山,或者身穿和服的日本妇女。
每次小林宽澄,便会带着这些慰问福袋赶往前线,将这些福袋投递给日本官兵,然后对他们喊话,告诉他们这场战争的非正义性,让他们
放下武器,停止作战
。
刚开始,日本官兵不仅不听劝,还会对小林宽澄进行辱骂,说他是
“叛徒”
,后来小林宽澄就改变了策略,开始用优美而悲伤的声音,唱起日本的歌曲。
随着歌声飘进碉堡,原本还在开炮射击的碉堡,变得寂静无声,所有的日本官兵都静静的聆听着,想念起自己遥远的家乡,和远在家乡的亲人们。
在这样
的温柔攻势
下,很多日本士兵都纷纷投降了八路军,让战争不再继续,也避免了更多人的伤亡。
在小林宽澄,成为了一名
日籍八路军战士
后,凭借着日本人的身份,通过喊话和送慰问福袋,劝降了不少日本官兵,为当时的抗日战争做了不小的贡献。直到1945年,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在中国的这些,日籍八路军和新四军,也面临着新的抉择。
回国后的日籍八路军
其实在整个抗日期间,有不少的
日籍八路军
,为了阻止自己的同胞继续侵略中国,而
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
小林澄宽通过喊话,改变了无数日本官兵的思想,让很多日本士兵,纷纷加入到了反战同盟的队伍里。
直到1945年,日本宣布了投降,在中国的这些日本八路军,也面临着人生的选择。一部分日籍八路军,选择了回到自己的祖国,对于选择回国的这些日籍八路军,八路军还给他们
提供路费
,以及非常优厚的安家费。
据
小林宽澄
说,
当时八路军给的安家费,足以在东京买下一栋房子了
。除了选择回国的人,还有一部分人选择继续待在中国,后来这些日籍八路军转战到东北,变成了
“日籍解放军”
,参加了解放战争甚至是抗美援朝。直到1954年,这些日籍的解放军战士们,才陆陆续续回到了自己的国家。
但回国之后的这些,日籍八路军、解放军的日子,并不好过。很多不了解事情真相的日本民众,会嘲讽他们是
“叛徒”
,这让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变得非常困难,
大多数只能从事低薪的工作,来勉强度日。
小林宽澄在
70多岁退休
后,附近岗亭的警察跑过来对他说:
“我们已经监视你几十年了,一直以为你是国际的间谍,但发现这多年来,你并没有做过什么出格的事,所以从现在开始,你自由了”。
直到此时小林宽澄才知道,自己受到了十多年的
监视
。虽然生活过的拮据,但小林宽澄在回国后,
一直在组织集会,发表演讲,宣传和揭露战争的残酷,鼓励人们爱好和平
。
后来95岁的小林宽澄,被受邀参加了,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的,纪念活动和阅兵仪式,并被授予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纪念章。
直到3年前,小林宽澄在日本去世,享年99岁,至此,
最后一位,参加过抗日战争的日籍八路军,也永远离开了我们,关于那段历史,我们也将永远铭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