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再往前追溯,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到1856年第二次鸦片,中法战争,直到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
每一次也都是敌人的兵力,属于少数的劳师远征的情况下,而清朝的军队无疑占据着人数的和地利的优势。可是,最后都失败了。
因此到了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清军失败,也是在偶然性中有其必然性的一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究其原因,有许多种,过去我们常说起近代史,受到侵略欺辱,总是说西方船坚炮利。事实就是这样,西方在十八,十九世纪末期到二十世纪初期,已经经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在这期间,诞生了大量的,引领着世界潮流的先进的科技,体现在武器装备上也是这样。
西方某些国家武器装备的先进性,如滔滔河水一发而不可收拾。
而清朝在那个时候,虽然经过了历次战争,在武器装备上有了一些提高和进步,但是远远还比不上西方某些国家的武器装备。
其次,就是在军队人员素质上,西方已经有一套完备的,科学的,正规化的,近代化军队。
在组织架构上,指挥体系上,后勤保障上,武器装备上,情报的收集上,都有一套规范化的运作,而这几点,恰恰是当时清朝军队所不具备的。
第三,清朝末期,贪污腐败横行,民不聊生。上层统治者,都为了各自的利益,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尤其当时利用义和团,来保障自己的地位,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派集团,首鼠两端,利用完义和团又无情的抛弃义和团,任由外敌屠杀,已经彻底的丧失民心。
从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城,进入皇城的这个过程中,就有很多的老百姓袖手旁观,甚至帮助侵略者搬运梯子,才使得侵略者顺利进入皇城,表现了难以置信的冷漠和麻木。
在八国联军,快要攻进北京城的紧迫关头,以慈禧太后为首的贵族阶层,仓皇出逃。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舍弃京城和百姓而逃离,还怎么指望,百姓去保护这一个腐朽的落后的封建政权呢?
就是在东南的几个省的一些封疆大吏,对利用义和团,向八国宣战,也颇有怨言,认为万不可如此,当时出台了一个东南互保的这么一个政策。就是东南几个省联合起来不参与进这场战争,你说滑稽不滑稽,可笑不可笑,这一个国家,都为了各自的利益。
纵使当时征调了很多的军队,仿若一盘散沙,组织不力,各自为战,虽然也在极个别的战斗中也取得了一些战果,但是远远不够。
经过了这一次战争,之后十年,大清国就土崩瓦解,飞灰湮灭在了历史的尘埃之中。
经验和教训都是深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