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日本战后为什么能保留天皇制
迪丽瓦拉
2025-07-31 03:33:24
0

近代天皇制是日本军国主义的基础,而以裕仁天皇的名义发动、裕仁天皇作为国家元首和最高指挥官积极指挥的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亚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二战结束后裕仁天皇没有成为战犯,没有被追究战争责任,裕仁保持了他的天皇身份,天皇制也得以保留下来,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其中有历史和宗教文化方面的原因——由于上千年以来,天皇一直以至高无上的神性权威存在,天皇作为神化了的人而受广大日本民众尊敬崇拜,“只要是天皇发出命令,日本人民就会用竹刀战斗到死,而同样的如果这是日本天皇的命令,他们就会心甘情愿的和平接受战败和占领”;也有当时美国出于现实利益的考虑的原因——减少美军伤亡,尽快结束战争,同时降低战后占领和统治日本的成本。

1、神道教——天皇权威的来源

神道教是日本的第一大宗教,有着广泛的信众基础,85%左右的日本人信仰神道教。神道贯穿于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之中。在日本,新年、升学、结婚、生子、升职、晋级等,日本人都会到神社祈祷,祈求神佑实现心愿。

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3世纪,日本先民基于对大自然威力的敬畏和万物有灵的观念,盛行对天地神灵、山川风雨等自然精灵和祖先神灵的崇拜与祭祀。这就是神道的原始形态。约在公元3世纪末,正是日本历史进入早期统一国家初步形成的时期,国家的出现使神社的产生成为必要,神灵祭祀由无固定场所进入到固定的神社中。

到了公元8世纪,为了加强本土宗教信仰、宣扬皇权神授、提高皇权威望,强化天皇制中央集权统治,当时的天皇命人编纂了《古事记》(公元712年完成)和《日本书》纪(公元720年完成)。御用史官将上古时代以来流传的日本民间神话传说改造成了天皇家族的历史,即日本开国史。

按照《古事记》的记载,日本列岛和世间诸神是由尊神伊邪那岐命和伊邪那美命结合生产的。“天照大神”是尊神伊邪那岐命的女儿,是普照天空的伟大之神,被奉为太阳女神,地位居众神之首。

天照大神

天照大神后命令自己的孙子琼琼杵尊降临地上,治理人间的国家,这就是“天孙降临”。从此,天皇作为琼琼杵尊的子孙、天照大神的后裔,世代统治日本——此即“万世一系”——日本天皇上千年来一直世袭,没有发生过“易姓革命”,从未改朝换代。天照大神的直系子孙日本磐余彦在日本列岛的中心——大和地区建立了日本,日本磐余彦就是日本的开国之君神武天皇(神武天皇于公元前660年建国即位,不过这只是神话传说。从第二代绥靖天皇到第九代开化天皇,并无事实或政绩记载)。从天照大神到神武天皇的各代神灵因此被尊崇为日本的皇祖神、国祖神。

这些建国神话被编入正史,获得了正统的权威性,由此成为日本神道教的核心内容与学说——即“日本国为神创国家,天皇为神的后代”成为神道教的核心,神道教和皇权和国家形成了十分紧密的关系。由于神道教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日本人被灌输了这样的思想:日本诸岛是神的杰作,天皇是天照大神的后代,天皇因此成为“神裔”,是神在人间的代表,是“现人神”(现出人形活着的神),皇统就是神统。日本人就这样被“神国神君”的意识支配了。

2、天皇制——万世一系的神性权威

日本天皇制即日本的君主制,第一个使用“天皇”称谓的是推古天皇(公元592-628年在位)时期摄政的圣德太子,其之前的天皇均自称为“王”或“大王”。公元608年9月,圣德太子第二次派出遣隋使小野妹子到中国,在致隋炀帝的国书上写道“东天皇敬白西皇帝”。这是日本首次正式对外使用天皇称呼。日本模仿中国的皇帝制度,通过公元645年的“大化改新”建立起古代天皇制和以天皇为中心的封建中央集权制国家,国名从倭国改称日本。

天皇制从创立起已经存续了将近1400年,期间从未改朝换代,真正实现了“万世一系”,这在世界史上是极为罕见的。日本的天皇制是向中国学习模仿建立的,但与中国古代朝代更迭多次十分不同,这里面虽然有地理位置的原因,但是天皇制本身的特质是更为重要的原因。

日本的天皇制是政权与神权相对分离的体制,在天皇制存续的将近1400年的历史中,天皇真正执掌政权,只是三段有限的时期:古代天皇制时期(大化改新后的200多年)、建武中兴时期(2年)、近代天皇制时期(明治维新后70多年),加起来不足300年。天皇制的大部分历史,天皇并不掌权,从而避免过多介入政治权力纷争,这反而保护了天皇皇室的延续性,同时因为天皇总以人民保护者的形象出现(天皇主持祭祀祈福等仪式,祈祷神灵保护人民免受自然灾害和外敌入侵),权威性得以反复巩固。

而天皇作为神性权威存在是从未间断的,神性权威来自上文中提到的日本和天皇起源的神话传说和以此为核心发展的神道教。天皇作为神化了的人而受人尊敬崇拜。

天皇的主要工作就是主持每年各种例行祭祀,比如对稻魂的祭祀、对天照大神的祭祀等等,还有就是祈祷国家平安——尤其在国家受灾、遭遇外敌入侵的时刻,天皇的祈祷能够凝聚人心、激励民众斗志。

德仁天皇主持祭祀

随着历史的发展,祭神越来越成为天皇最重要的、专职的国事活动。天皇也逐渐被打造成为国家和民族的守护神。由于天皇拥有神性的绝对权威,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举足轻重,且这种权威是天皇家族独有的,无论是摄关政治时期还是幕府政治时期,实际的掌权者都不敢问津皇位,而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利用天皇的神圣权威为自己的统治提供正统性和合法性。

我们看到日本的天皇制度和中国皇帝制度有很大不同,中国的皇帝虽然经历多次改朝换代,但通常来说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政治权力,有着绝对的权力;中国古代虽然也宣传“君权神授”,但没有类似神道教这样的宗教,皇帝的神性权威非常有限。

还有一点中国和日本也有很大不同,中国儒家在古代虽然也宣传忠君思想,但是这个“忠”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仁”,以孟子的观点,为王者,必须施行仁政,使民众得以安居乐业。如果统治者不仁,臣子可以选择离开,老百姓可以揭竿而起。这在日本是不可想象的,日本强调对天皇绝对的忠诚,这个“忠”不带任何条件。

日本天皇制施行政权与神权相对分离,大部分历史,天皇并不掌权,但至高无上的神性权威从未间断,日本民众被宣传对天皇绝对尽忠,以上三点是天皇能够万世一系地传承下来的重要原因。

3、美国对于当时现实利益的考虑

第二次世界大战进行至1945年,形势朝着有利于同盟国的方向发展。这年4月,苏军攻占柏林,希特勒自杀身亡;5月,德国投降,日本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同时日军在太平洋上的节节失败,海空优势全失。美军开始向冲绳进袭,日本本土日夜遭美机轰炸,日本战败已是大势所趋,日本内部开始考虑结束战争。6月22日,美军完成了对冲绳的战斗,日军被歼10万。美国的海军逼近日本本土近海。

7月26日由美、英、中三国政府首脑签署《波茨坦公告》发表,敦促日本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8月6日上午,美国在广岛投下了人类有史以来第一颗原子弹,9日,又在长崎投下了第二颗原子弹。两颗原子弹给日本造成极大威慑。

8月10日,日本通过瑞士向美国发出乞降书,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条款,但附带提出一个条件——不废黜皇室。8月11日,美国回复日本,实际答应了日本提出的不废黜皇室的条件。8月15日午,日本的广播电台播发了天皇的录音诏书,同时通过瑞士向同盟国转达了《停战诏书》。诏书说:“联已饬令帝国政府通告美、英、中、苏四国,愿接受其联合公告”。至此,日本宣告无条件投降。

通过以上叙述,我们看到日本实际上不是无条件投降,而是附带条件的投降,这个条件就是保留天皇制。美国是同盟国中实际的领导者,日本投降后由美国占领,因此日本是否保留天皇制,美国有极大的话语权,美国不顾其他盟国的反对,最终选择保留了天皇制,也没有追究裕仁天皇的战争责任,主要是出于现实利益的考虑。

(1)减少美军伤亡,尽快结束战争

日本投降前对美军对日政策制定影响最深的就是曾经担任美国驻日大使、后来担任副国务卿的格鲁和美国的人类文化学家本尼迪克特等人,他们积极支持保留日本天皇和天皇制度。格鲁向当时的杜鲁门总统建言道:“我们必须考虑到日本是狂热的民族,在最后关头有战斗到最后一个人的可能性。如此的话,美国人生命的牺牲是不堪设想的。但对于日本人来说,无条件投降的最大障碍是天皇制度的存废问题。”

而本尼迪克特在其著作《菊与刀》中,深刻刻画了日本人民对天皇的极度崇拜:“只要是天皇发出命令,日本人民就会用竹刀战斗到死,而同样的如果这是日本天皇的命令,他们就会心甘情愿地和平接受战败和占领。”

1945年初,日本虽然遭到重创,但其仍有较强的军事实力。日本总兵力尚有540万,其中陆军410万。海军总兵力126万,并拥有战列舰6艘,航空母舰4艘,巡洋舰7艘,驱逐舰22艘。日本陆海军航空兵还有10700架飞机。

日军强大的战斗力在战场上也得到了验证,仅在1945年2月至6月美军夺取硫磺岛和冲绳岛的战役中,美军的伤亡人数就高达到7.2万人。面对硫磺岛与冲绳战役的巨大伤亡,美军的一些高级将领也开始倾向于格鲁的主张。在6月一次军事会议上,海军上将莱希就对杜鲁门说:“我所担心的是,我们坚持要日本无条件投降这点,只会使日本更加铤而走险,从而增加我们的伤亡。我认为这没有什么必要。”

冲绳岛战役

为了减少美军伤亡,尽快结束战争,避免出现战后的日本将由美国和苏联甚至中国共同占领的情形——如果战争继续下去,苏联在中国东北的军事胜利很快会发展到整个朝鲜半岛直至日本本土,同时出于战后抗衡苏联需要——美国亟需利用日本作为自己的根据地,美国政府逐渐倾向保留天皇制度。

(2)降低美国对日本的占领和统治成本

日本投降后,由麦克阿瑟出任驻日盟军最高司令长官,全权领导负责对日军事占领以及日本的战后重建工作。麦克阿瑟对天皇和天皇制的存续有极大影响力。

1945年8月30日,麦克阿瑟到达东京,美军对日本长达7年的军事占领开始。当时跟随麦克阿瑟一起到达东京的只有美军四千多人,而此时的日本尚未解除武装,仅在东京附近的关东平原就集结了日本陆军22个师团,三十万兵力。力量对比如此悬殊之下,麦克阿瑟和他的参谋人员对此次东京之行也有些忐忑。不过麦克阿瑟下飞机之后,并没有出现令他们担心的情形。在通往横滨的道路两侧,日军三万名士兵,沿着15英里的车行道列队迎接,毕恭毕敬地举行欢迎仪式。这显然是士兵们忠诚地遵守了天皇结束战争的命令。这时的麦克阿瑟虽仍未与裕仁天皇见面,但是天皇在日本人心中的至尊无上的地位已让他大为震动。

麦克阿瑟赞扬“天皇是胜过20个师团的战斗力量”,认为如果没有天皇的诏令,要让现存日本本土数百万的日本士兵投降将无法完成。

1945年9月,驻扎在日本栗原海军基地的日军向美军投降

除了士兵,天皇的诏令对日本民众同样有着极强的号召力。日本著名导演黑泽明在自己的自传中有这样的描述:在天皇没有发布诏书宣布战争结束的时候,商店街的情况真如号召中所说的那样“一亿玉碎”(二战末期,日本军国主义狂热分子在国内大肆宣扬“一亿玉碎”的计划,该计划是指在盟军进入日本岛后,日本上亿民众将拒绝投降,以生命来守护祖国家园)。甚至有的老板拿出佩刀擦拭,仿佛战败就自杀一样,到了末日;天皇发布投降诏书以后,战争结束了,和平了。气氛完全改变了,商店街的人们仿佛过节了一般,老板也还在擦拭,不过这次是打扫店铺,迎接新生活。

麦克阿瑟与裕仁天皇

到达日本后的日子里,麦克阿瑟更加感受到天皇无处不在的影响力,天皇在日本人信念里无与伦比的权威,日本国民对天皇极度的崇拜和敬畏。出于降低占领和统治成本和减少美军伤亡的目的,他开始渐渐偏向保留天皇,利用天皇来维持盟军在日本的统治。

从1946年2月起,裕仁获得了盟军总部的批准,开始“巡幸全国”。天皇几乎走遍了除冲绳岛以外的大片国土。在各处都出现了狂热地欢迎天皇的感人情景,欢迎的日本民众甚至踩掉了裕仁的鞋子,挤掉了他的帽子。通过“天皇巡幸”,天皇在人民心目中的神圣地位得到提升,同时也使以麦克阿瑟为首的占领当局认识到了天皇不可替代的作用及保留天皇制的必要性。

裕仁天皇战后巡幸全国

在发给杜鲁门总统的一封电报中,麦克阿瑟表示:“这种不公正的行动(指废除天皇制)会引起灾难性的后果……如果天皇作为战犯受到控告或被绞死,那么整个日本就必须建立军事管制,而很可能爆发游击战争。”麦克阿瑟此前还向陆军总参谋长艾森豪威尔表示“他(天皇)是一个团结全体日本人的象征,摧毁他的话整个国家将会解体。实际上全体日本人将他看成这一国家的社会领袖且坚定不移地相信《波茨坦宣言》指明保留他作为日本的‘皇帝’。若废除天皇制,他们将认为这是一种对历史的背叛,那么由这一想法导致的怨恨和憎恶将毫无疑问地持续许多年,相应的复仇行为也将持续数个世纪来进行。必须大幅度增派占领军,最低限度也必须增加到一百万军队,并且军队必须驻扎在此数年,此外还必须召集一个完整的民间服务系统并派遣至日本,规模要数百上千人……”

麦克阿瑟领导的占领当局出于降低美国对日本的占领和统治成本的考虑,影响了华盛顿当局的对日政策。1946年在美国占领下,日本废除了明治天皇宪法,颁布新的《日本国宪法》,从而确立了现代天皇制——象征天皇制,天皇丧失统治大权,“只不过是日本国的象征,是日本国民整体的象征,其地位以主权所在日本全体国民的意志为依据。”宪法明文规定“天皇并无关于国政的权能”。

虽然天皇不再拥有行使国事的大权,但天皇制得以保留,裕仁天皇的战争责任也没有得到追究。

4、结语

日本天皇制由于历史和宗教文化的原因,拥有顽强的生命力,经历上千年的风雨仍然存续。二战之后,天皇虽然失去了政权,但是天皇制度得以保存,尤其天皇的神性权威依然强大,天皇制的本质并没有被触动改变——天皇制常态是神权与政权分离,这次的变化只不过向常态回归。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中... 中国历史上有不少无缘无故消失的名人,他们的去向成为了未解之谜,以下是其中比较著名的 5 位: ...
原创 如... 十八路诸侯会盟讨伐董卓,汜水关前华雄连斩数将,这么多大将都不敢出战华雄,关羽站了出来并杀了华雄,如果...
原创 非... 大家都知道我国作为一个有影响力的大国,每年都会拿出一部分钱来帮助周边的这些小国家,有一些国家在遇到困...
原创 韩... #夏日生活打卡季# 公元前年,大将军韩信平定齐国,功绩卓著。汉王刘邦为笼络韩信,立他为齐王,并让他带...
原创 诸... 三国时期,群雄四起,曹操以奸雄之名闻世,刘备用仁主之心治下,其中有智多近妖的诸葛亮更是以足智多谋而使...
食全食美 | 邯郸名宴之运河文... 转自:邯郸网络广播电视台 邯郸市大名县境内大运河历史悠久,发端于三国时期的白沟,隋开凿为永济渠,宋、...
原创 朱... 文/少时李白 编辑/少时李白 1425年,朱高炽病逝,这是大明朝的第四位 君王 ,他死后被儿子朱瞻基...
原创 蒋... 1949年,蒋介石眼见大势已去,在逃亡台湾的路上遗弃了十面石头大鼓,不曾想如今已成镇国之宝。 蒋介石...
原创 一... 非洲大陆上,有各种各样的国家,其中有一个叫吉布提的小国,在这么多年以来一直是一个小透明。可就在近些年...
原创 李... 我是米局长,关注国内外热点资讯、各国人文、国情、历史 唐太宗李世民是文武双全、彪炳千古的杰出皇帝。但...
原创 朱... 众所周知,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草莽并在马背上夺得天下,是个杀伐果断的雄主。为了坐稳江山,朱元璋举起屠刀铲...
原创 清... 清朝是中国的最后一个王朝,这个王朝到了末期充满了各种的耻辱,又是战败,又是腐朽,优势割地赔款,又是丧...
原创 原...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之美,可与天堂相媲美,这是自古以来便被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可的,今儿...
原创 他... 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有着极其不平常的一生。他从一个大字不识、清贫困苦的穷和尚混到皇帝宝座,开创...
原创 汉... 我们在很多古装电视剧中经常能够看到女子穿的是肚兜,可以说在文胸等内衣传入中国之前,肚兜可是中国古代女...
原创 真... 在罗贯中《三国演义》中有这么一个精彩的故事“草船借箭”。 周瑜为难为诸葛亮提出“限十天造出十万支箭...
原创 赵... 古往今来,有很多众说纷纭的历史悬案,对于这些充满神秘色彩的传奇故事,史书往往以春秋笔法一笔带过,民间...
原创 男... 前几年的时候,很多电视台都推出了各种各样的鉴宝节目,有很多专家都深入到民间,来民间探访那些被遗落的文...
河南博物院携手海康威视,以科技... 河南博物院内珍藏着包括贾湖骨笛、莲鹤方壶、杜岭方鼎、妇好鸮尊等在内的“九大镇院之宝”以及17万余件珍...
原创 朝... 在中国,尤其是农村地区,逢年过节或有亲友上门,热情好客的人家总少不了一桌丰盛的宴席,大鱼大肉已然成为...